经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肠道小息肉的预后分析

时间:2022-10-10 02:15:19

经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肠道小息肉的预后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经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肠道小息肉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50例胃肠道小息肉(直径

【关键词】 高频电凝电切术;胃肠道小息肉;内镜;预后分析;病理分型;出血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8.020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endoscopic high frequency electric coagulation electro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small polyps. Methods A total of 50 gastrointestinal tract small polyps (diameter

【Key words】 High frequency electric coagulation electrocision; Gastrointestinal tract small polyps; Endoscopic; Prognostic analysis; Pathological type; Bleeding

胃c道息肉由于黏膜慢性炎症, 引起黏膜局部增生肥厚而形成在黏膜上的隆起样病变, 其特点是病程长且起病隐匿。在临床上仅有少数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带血和黏液, 次数增多, 和其他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该病多数症状不典型, 不易被发现[1]。但其由于有癌变倾向而受到临床关注, 其癌变的可能性与息肉的病理类型相关[2], 与疾病的预后息息相关。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普及, 胃肠道息肉的检出率逐渐提高, 尤其是小息肉(直径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胃肠道小息肉患者, 其中男34例, 女16例;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42±10)岁。临床表现为便血、黏液便及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息肉部位:胃息肉29例40枚, 肠道21例35枚。纳入标准:①经胃肠内镜镜确诊为息肉, 且息肉直径

1. 2 方法 ①操作器械:PENTAX高清胃肠镜, 高频电凝发生器, 圈套器, 热火钳。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50例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凝血酶学时间、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并行内镜下病理检查。患者术前禁食1晚, 行胃肠道准备。②手术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或截石位, 插入内镜, 行胃肠道探查。观察到息肉后根据息肉的形态、大小、数量及有无蒂等, 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路产生的热效应使组织凝固、坏死而切除息肉, 方式有电凝烧灼法、高频电凝圈套法和高频电凝热活检钳法等[3]。如创面有渗血, 以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局部喷洒或用金属钛夹闭止血。切除的息肉均送病理科行病理检查。术后禁饮6 h后进流食, 输液补充水、电解质, 观察有无腹部不适和便血等情况, 必要时给予止血、抗炎治疗。术后12个月来院复查胃肠镜。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息肉的病理类型、息肉数量、有无高血压、有无蒂及预后的情况, 包含术后有无出血、穿孔、复发。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①50例胃肠道小息肉患者经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后, 1例出现术后便血, 经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术前血压服药后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 术后血压升高, 最高达180/100 mm Hg

(1 mm Hg=0.133 kPa ), 经静脉滴注止血剂和降压药治疗后, 便血消失, 血压恢复正常, 观察3 d, 无继续出血则出院。余49例患者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 且12个月后复查无息肉复发。术中观察息肉:有蒂, 息肉数量为4个, 直径为6~9 mm。

②病理检查后, 发现1例为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 追加手术治疗。术后其他患者送检息肉, 均为良性病理类型。③根据患者的息肉大小分为

3 讨论

胃肠道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的疾病, 胃息肉的发病率约2.8%, 肠息肉发病率约5.4%, 同时有癌变的倾向性, 如绒毛状腺瘤高级别的上皮内瘤变等, 对人体的危害是潜在的。同时病情加重时, 会有便血、腹痛等症状, 影响到正常生活[4, 5]。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胃肠道小息肉(10 mm)的癌变率, 但存在着79.9%的肿瘤肉检出率[6]。而大息肉经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切除息肉预后不良可能性高于小息肉, 尤其是巨大息肉其预后不良增加。息肉的直径越大发生癌变的可能性越大, 在息肉存在的状态下, 正常上皮受损, 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 可使组织不断增生, 诱发腺瘤, 乃至恶变, 所以早期行高频电凝切除息肉, 控制恶变前期, 可降低癌症的发生率[7-9]。

虽然内镜电凝电切术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 但术前、术中、术后的执行过程对于预后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术前对患者行完善的术前检查, 如心电图、血压、凝血酶学等检查, 减小后期术后出血的可能性;肠道准备充分, 术中操作者的手法, 切除息肉少切多凝, 减小创面, 以减少出血及穿孔的可能性;术后必须对标本进行病理活检, 明确息肉的性质, 是否具有恶变倾向, 对下一步的治疗方案进行关键的指导[10-12]。本研究中, 50例患者的息肉均送病理活检, 发现1例有高度恶变倾向的患者, 而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及早发现相关的不良反应, 如便血、腹痛等, 明确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并采取对应的治疗, 减少患者的痛苦, 保证手术的质量和预后。在随访的过程中, 未发现相关的不良反应, 同时1年后的内镜下复查, 未发现息肉的复发, 但必须警惕病理检查提示有恶变倾向的息肉患者进一步发展。

针对胃肠道小息肉的切除和诊断, 相对腹腔镜手术而言, 内镜治疗明显具有成本低、技术要求较低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的优点[13]。在诊断和发现胃肠道息肉, 内镜下可观察的更直观、清晰, 创伤小, 利用了人体的自然通道进入消化道进行探查, 对于病变范围小、手术范围小的病灶的切除, 是临床上的首选。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使内镜下切除息肉应用范围广泛[14-16]。本文针对胃肠道小息肉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评价, 安全性和有效率均很高。

综上所述, 经内镜电凝电切术治疗胃肠道小息肉疗效显著, 具有创伤小、无疼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可降低复发率, 临床应用广泛, 但考虑到患者的综合因素较多, 加强术前、术后处理, 更好的保证患者的安全。内镜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肠道小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预后良好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佟金生. 内窥镜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6, 16(12):174-175.

[2] 康海锋, 李海燕, 朱凌音, 等. 含进展组织腺瘤在结直肠微小息肉中的检出率. 胃肠病学, 2014(7):389-393.

[3] 李春娴, 罗彩艳, 王培玉. 胃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3):37-38.

[4] Saks K, Enestvedt BK, Holub JL, et al. Colonoscopy Identifies Increased Prevalence of Large Polyps or Tumors in Patients 40-49 Years Old With Hematochezia vs Other Gastrointestinal Indications.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the Official Clinical Practi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2016, 14(6):843-849.

[5] 刘兴琼.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 四川医学, 2011, 32(11):1845-1846.

[6] Law R, Das A, Gregory D, et al. Endoscopic resection is cost-effective compared with laparoscopic resec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complex colon polyps: an economic analysis.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2015, 83(6):1248-1257.

[7] 汪朝惠, 王艳惠, 杨凯成.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895例临床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15):128-129.

[8] 胡威, 田卫平.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682例临床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7):55.

[9] 任家孝.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65例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2):187-188.

[10] 李冰.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临床分析. 医学信息旬刊, 2011, 24(2):418.

[11] 许克伟. 结肠息肉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今日健康, 2016, 15(9):147.

[12] 范奇, 张莉莉. 内窥镜下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治疗416例临床分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2, 21(11):1077-1078.

[13] 孙晓丹, 吕英姿, 何春艳.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息肉106例临床分析. 健康大视野:医学分册, 2007(1):69-70.

[14] 刘东升. 内R下上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凝切术120例临床分析.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1):34-35.

[15] 王昌泉, 李跃川, 李泽民, 等.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胃肠道息肉35例. 临床荟萃, 2010, 25(20):1807-1809.

[16] 吴水余, 雷浩强, 梁锐枝. 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120例胃肠息肉临床观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5):595-596.

[收稿日期:2017-01-11]

上一篇:海州露天矿南帮边坡稳定性浅析 下一篇:浅析塔台管制对西安咸阳机场航班延误的治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