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为中用”

时间:2022-10-10 01:41:55

摘 要:随着音乐作品的进展和不断发展,小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浅谈的是它如何客籍中国在使用过程中进入各地方剧种,以及小号的特性表现力,说明它在戏剧乐中立足后必定的永远。

关键词:小号客籍中国;在中国使用中的经过与作用;过度到戏剧乐队的过程

中图分类号:J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132-01

一、西洋乐器小号客籍中国的过程

自强汉盛唐以来,有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马可波罗中国之旅游,郑和下西洋等中西方的往来,从古至今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我国对世界各国的文明进化影响都很大。特别是中国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活字印刷术”对世界的发展文明贡献更大。艺术界也是如此,没有中国的笙流传至西方,就没用西方的管风琴及至钢琴的诞生。

西方文化,在明末已通过传教士的进入而带进中国,清康熙皇帝十分喜爱西传教士进贡的“铁丝琴(钢琴)”,且康熙皇帝吹“洋箫(单簧管)”很好。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随着列强的军事,政治侵略而来,西方的音乐也随着传教士的传教歌咏来了,接踵而来的是音乐乐理知识和乐器。包括西方铜管乐队,其中小号是主要演奏乐器之一。

二、小号在中国使用中的经过与作用

那中国人最早使用“军乐队”的情况又如何呢?

1898年,袁世凯亲自编订的“兵备录存”中,有军乐队的编制。在这一年前他建立了军乐队,并采用军号(小号)来传达军队指令,调动军队位置,以及将“军乐队”承担军中正式操典或仪式等。自此以后,“军乐队”及“小号”传达命令等作用在北洋军、东北的奉军以及后来的保定军校与黄埔军校起着作用。

从1906年清政府取消科举考试,全国遵令成立学堂后,热河地区一所蒙古学校,天津私立一中,槟榔一所华侨式小学也成立过西洋管乐队。小号的吹奏出现在中、小学生里。交响乐队随之而来,1922年中国第一支交响乐队正式命名“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

小号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太古时期,1615年,小号进入管弦乐队,由于调性,则小号就种类多。一个调一支号,演奏起来非常麻烦。1790年英国人C·克拉杰特在小号上加一个活塞,但还不完美。1815年德国人施托策研制出现代定型的三个小号活塞后,才使它成为一种能演奏半音阶,可以任意变化十二种均律的乐器,正式进入大型管弦乐队。

小号的性格响而明亮,善于表现和复用于辉煌宏大壮丽的场面,它情绪明朗活泼,善于描绘明快的情节,所以西方人无论是大型社交、歌舞欢庆场面,它都是主要的不能少的重要角色。同样它作为“客家”到了中国仍然发挥上列的作用。

小号是一个合群广交朋友的乐器,它在小型乐队,如声乐队,以中国器乐为主的小型合奏乐队,哪怕是地方戏曲乐队,他也能分清主次的合拍,参与并为人所喜。小号不仅是一个刚强的汉子,它也不失温柔的一面。它可以用柔和的音色向人们叙述音乐语言。小号还是一门优秀的独奏乐器,当它向人们独自展示自己时,它的性格和音乐语言能给人带来勇敢的前进。

三、小号的特点,如何过度到戏剧乐队中安家的过程

尽管小号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各种新型乐队中,但它的领域还是有一个地方未涉猎过,这就是传统的戏曲乐队中。

1966年以前,除人民艺术剧院和上海歌剧院等大城市能照搬上演外国歌剧和舞剧中应用的交响乐队外,各地的地方剧种,如秦剧、沪剧、河北梆子、湘剧、川剧、花鼓戏、越剧乃至国剧京剧均是原民族器乐为主的伴奏形式,谈不上什么西洋乐器的介入。人们也没有过这种意识将西洋铜管和中国乐器组合起来。但是到了1966年后,西洋乐器已介入了国剧—京剧,小号随着也进入了民族剧种。西洋乐器进入戏剧乐队是对剧情的表现有一定的帮助的。实践证明,在突出中国民族器乐为主,西洋乐器为辅的中西结合,对戏剧剧情的渲染是有意而无害的,起码戏剧音乐更丰满了。自此,西洋乐器进入了全国各省各大地区乃至各县市的剧团,小号从此也在戏曲乐队中落户安家了。如《红灯记》第四场过门主题,就是小号的旋律的反映,小号高亢,明亮的音色一吹奏,观众的情绪随着高亢的旋律同仇敌忾,《沙家浜》开场音乐小号一吹奏,又是何等的振奋人心。又如,小号在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草原小姐妹》中更是得心应手的主奏乐器。

自改革开放以来,文艺音乐活动从他娱已过渡到一个自娱的时代。人们生活安定,日子越过越甜,社区自发的文娱生活如雨后春笋地开展,小号也逐渐由少数人掌握到大多数人喜爱。从小学的鼓号队到中学的军乐队,掌握小号技能技巧的人更多了。早晚我们可以在公园里看唱采茶的人与乐队,而且很多人自发地组织乐队在街头、在单位的礼堂开展自娱的文化艺术活动,都有小号在乐队中参与,地区剧团也积极组织乐队为各企业各大单位为国家重大庆典服务,所以我们可以说:“洋必为中用,客籍中国的西洋管乐在戏曲乐队中永远的发挥作用,同样也在和各类乐队中其他乐器一样,作用永远。”

上一篇:谈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 下一篇:浅谈中学音乐歌唱教学中的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