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时间:2022-10-10 12:21:04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摘 要: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杆菌(E.Coil)引起的以临症表现急性败血症、卵黄性腹膜炎、关节炎、心包炎等多种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该病病原最常见的血清型为O1、O2和O78。80年代以来该病不断在我国蔓延和扩散。据统计,广东、江苏、吉林、青海、河南、北京、湖南、黑龙江、福建、贵州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已陆续报道了该病的发生。并且,发病日龄趋小(1月龄左右),传播途径增多(包括消化道、呼吸道、蛋穿透、、经蛋传播等)。这些报道足以证明该病对我国养鸡业的危害性很大,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对近年来流行大肠杆菌病的病因及防治作一综述。

关键词:鸡;大肠杆菌病;诊断;治疗

一、病因

促使家禽对大肠杆菌敏感的致病因素很多,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环境卫生恶劣和应激、营养缺乏或者过剩以及其他导致家禽免疫防御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的有毒物质和免疫抑制因素等。

1.1 饲养环境和密度。根据调查发现卫生条件差,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潮湿,闷热及氨味过浓等较恶劣的环境,是大肠杆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滋生的良好条件。同时,这种环境条件本身对鸡群就是一种应激,使鸡群抗病力减弱,各种病原微生物乘机侵入,引起机体发生疾病。有资料报道:随意采取1g健康鸡的粪便样品用微生物学方法计数,常常含有100万个左右的大肠杆菌,其中常见致病菌珠有O1、O2、O78和O35、O36等血清型。当环境差、饲养密度大时一部分致病菌随空气飘散,通过鸡呼吸可进入呼吸道粘膜,当鸡体抵抗力下降时,致病性大肠杆菌便通过侵袭通道乘机侵入体内引发疾病。

1.2 原发性大肠杆菌。原发性大肠杆菌大量侵入机体潜伏期从数小时至3天不等,急性者体温上升,常无腹泻而突然死亡。经卵感染或者在孵化后感染的鸡胚,出壳后几天内即可发生大批急性死亡。慢性者呈剧烈腹泻,粪便灰自色,有时混有血液,死前有抽搐和转圈运动,病程可拖延10余天,有时可见全眼球炎。成年鸡感染后多表现为关节滑膜炎、输卵管炎等。

1.3 其他病因。诊断疾病不正确,延误病情。据调查发现:大肠杆菌引起鸡发病拉绿色粪便、喷鼻、呼噜,看不见任何其他明显症状,常常被误诊断为AI、ND、IB和CRD。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在确诊疾病时一定要找准原因,不能随便对一个表面症状盲目下结论。用药不准确(包括用药剂量不正确,药物对病原不敏感),以至延误病情,引起继发或者加重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能产生一种可以破坏β--内酞胺类抗生素的酶,而对β--内酞胺类抗生素类药物产生耐药性。

二、发病情况及病理变化

致病性禽大肠杆菌可感染胚胎,因此在孵出前可能发生死亡,这种损失可持续到3日龄的幼雏。一般可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急性败血症:雏和成禽均可发生。(2)气囊炎:见于5~12日龄雏鸡,气囊增厚,内有干酪样物质,常有继发性呼吸道病变,伴有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包膜炎。(3)骨膜炎:关节肿大,关节略有纤维素或混浊的关节液。(4)大肠杆菌性肉芽肿:肝、肠(尤其是十二脂肠、盲肠)、肠系膜、肺脏等出现菜花样增生物。(5)输卵管炎:多为慢性,输卵管扩张,内有干酪块及恶臭渗出物。伴发卵巢炎、子宫炎、腹膜炎。我省调查的该病表现型为:(1)急性败血症:雏和成年鸡均有发生,肉用仔鸡更为常见,一般于4~6日龄发病,死亡率5%--20%,高达50%。(2)卵黄囊炎和脐炎型:发生于孵化后期的胚胎和1—2日龄的雏鸡,俗称“大肚脐”,多于出壳后2~3d死亡,死亡率为5%~15%。(3)气囊炎型:多见于5~12日龄的雏鸡,多为继发或并发性感染,并继发或并发霉形体病、新城疫和IBD等。(4)卵黄性腹膜炎:见于产蛋鸡。(5)肠炎型:常见于成年鸡。(6)眼炎型:眼球发炎肿胀,前眼房积脓。(7)脑炎型:见于3~5日龄肉鸡,也发生于育成蛋鸡,表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死亡率达5%~20%。(8)关节炎:多为慢性迁延,常见于20日龄育成蛋鸡和育成肉鸡。(9)肉芽肿型:在各内脏器官出现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肉芽肿结节。

三、诊断

3.1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萎顿,食欲基本正常,步态蹒跚,头颈震颤。有呼吸道症状,甩头,咳嗽,口腔和鼻腔内有粘液,有湿罗音。缩头,垂尾,羽毛膨乱。排灰白色稀便,周围粘着白色便,病程一般2~3d,耐过者为慢性,生长缓慢。

3.2 剖检变化

随机剖检7只病鸡,病变基本相同,病鸡肝脏肿大,呈棕黄色,胆囊肿大,充盈胆汁。严重的心包炎和肝周炎,心包膜和肝包膜上附有一层黄白色纤维素性伪膜,心包积液,气囊内大量干酪样分泌物。脾脏充血肿大。腺胃内有大量粘液,肠粘膜脱落,整个肠道呈弥漫性出血,泄殖腔末段点状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肠道内充满黄白色内容物。气管环出血,有粘液。

四、综合防治措施

目前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抗菌药物的研制速度有时落后于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家禽产品出日的要求,对家禽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决定了必须改变“药物控制大肠杆菌”为主的防治策略。

4.1 科学的用药和整体调理结合

尽管目前抗菌素仍是治疗大肠杆菌的主要武器,但用药必须合理。用药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正确诊断,对症下药;正确掌握用量和疗程;根据抗菌素自身特性和病情轻重来选择给药途径;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不要滥用抗菌素;最好能将分离出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出敏感药物供临床上使用;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尽量避免使用影响免疫反应和生产性能的药物。近年来临床实践表明,中草药及中药复方制剂对禽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具有残留低、治愈率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符合当今社会倡导的绿色养殖的行业要求。

4.2 饲养管理方面

提高鸡苗的质量,严格消毒,加强发病鸡群的饲养管理,保证饲料营养的全价,作好其它疾病的防治工作等都是降低大肠杆菌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4.3免疫

适当进行特定大肠杆菌疫苗的免疫,可选用当地分离株或自家株制备的疫苗。

参考文献:

[1]杨永莲等.养禽与禽病防治[J],1995(6):36.

[2]陈伯伦等.中国禽病学分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2:410.

[3]陈福勇.中国禽病学分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2:411.

[4]许琳等.中国禽病学分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2:409.

[5]杨润德等.中国兽医杂志[J],1994(12):18-19.

[6]陈建红等.中国禽病学分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2:207-211.

[7]李敬玺等.鸡大肠杆菌病及其防治的进展[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1999,9:59.

[8]王海荣,桑圣云,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生产,2001,5:19.

[9]廖延雄.兽医微生物实验诊断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1,24.

上一篇: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设计与未来发展模... 下一篇:中原高速材料成本管理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