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被免”,你所不知的原因

时间:2022-10-10 12:20:24

2016年11月11日,中国的“光棍节”。这一天,有两条消息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一、阿里系单日交易额高达1207亿元,超2015年近300亿元;二、董明珠被免格力集团董事长、总裁、法人代表职务。

蹊跷免职的两大疑团

对此,珠海市国资委解释,上市公司和所属集团的董事长一般是不能兼任的,目前国资委是在慢慢理顺这个关系,是正常的人事调整。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事情可能不是大家想象得那么简单。

背后有两大疑问:

疑问一:早在10月18日珠海市国资委已下发免职通知,这样一个重大人事变动,为何格力电器迟迟不公告?直至20多天之后的11月11日才被媒体通过非官方途径获知公布于众,这算不算上市公司重大信息存在纰漏?

疑问二:珠海市国资委此时免去董明珠担任的格力集团所有职务,放在格力电器当前背景之下看,难免让人生疑:这是一桩正常的人事调整吗?背后有无官方更深层用意?

有媒体援引董明珠本人的回应称,“这是正常的人事调整,不需要作出回应”。问题在于,“不需要作出回应”不等于必须压住通知不对外公布。再说,既然是“正常的人事调整”,为何格力电器既不通过上市公司公告,亦不通过其他官方途径对外公布?直至20多天后被媒体通过非正常渠道获知,格力电器及董明珠本人才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并急急忙忙作出所谓的“澄清”。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蹊跷。

珠海国资委暗度陈仓?

我们倾向认为,这是珠海市国资委在为2018年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选举提前进行人事布局。多数人看来,虽然董明珠一贯高调的风格并未改变,但其领导下的格力电器在过去四年的业绩表现的确不能令人满意,甚至可以说让人失望。

2015年,格力电器业绩大幅下滑,营收猛降至1000亿元以内,虽有“天灾”的成分,更有“人祸”的因素。2016年,董明珠宣布收购珠海银隆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想法刚一提出即遭各界质疑,以至于临时股东大会就收购及融资方案进行表决时,中小股东联手投资机构否决。

2014年之前的格力电器,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家电第一股”,而今,从“营收”到“营收增长率”,从“净利”到“净利增长率”,再到“流动资金”“总市值”“每股收益”等主要指标均被美的集团超越。甚至“营收”一项指标,也已被青岛海尔超越,从中国家电第一股跌落为中国家电老三,这一滑坡,格力电器只用了不足三年时间。

董明珠主导格力电器这四年,珠海市国资委作为大股东居然在格力电器无一席之地,大股东的意志完全体现不出来,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2012年,珠海市国资委曾给格力集团派去一名总裁周少强,并提名其担任格力电器董事,有意思的是,该人士在股东大会选举中意外落选。大股东珠海市国资委在格力电器竟然一个董事席位都没争取到,真是咄咄怪事。

更有趣的是,随后该总裁因为和几个“朋友”喝洋酒被人传至网上,结果总裁职务也丢了。

2018年,格力电器董事会将再次换届选举,谁主导格力电器将直接关乎格力电器的未来。目前格力电器的形势与2012年之前有巨大的反差,不免让人担心:未来格力能否持续发展?

作为大股东的珠海国资委,有必要提前进行人士层面的布局,以免再次出现2012年那种被动状况。这实际上意味着,不久珠海市国资委就会给格力集团派去新的董事长、总裁。而这个新的董事长、总裁很有可能被推举为2018年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董事人选,与董明珠一起竞选董事长、总裁职位。

珠海市国资委显然汲取了此前的教训――因为进入格力集团时间太短,前总裁周少强既无业绩亦无人脉,最终落选。提前两年布局人选,有益于该人选在下届选举中争取一个好的结果。

和华为、海尔实施轮值CEO方式不同,已届花甲之年的董明珠至今并无接班人的实质性安排。这意味着下届董事会换届选举,只能投董明珠的票,别无选择,这就是董为什么敢自信地说“我2018年之前不会退休”的原因。

珠海市国资委提前进行人事布局,假如投票人认为董明珠不值得继续支持的时候,至少他们还有别的人选可供选择。

就在10月底,格力电器股东大会否决董明珠主导的26项议案中的15项,最终导致收购珠海银隆整体方案未获通过,已折射出中小股东乃至部分机构对董明珠的态度,而四年前,正是他们将董明珠扶上了格力电器董事长的位置。

上一篇:基于网格化课程设计的培训体系研究 下一篇: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培育的实践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