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生物:从千亿元市场中挖宝上市

时间:2022-10-10 12:00:58

裕隆生物:从千亿元市场中挖宝上市

美国中心实验室输出先进的技术路线,上海中心负责研发销售,山东曲阜基地专职产品生产。上海裕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裕隆生物”)董事长穆海东称自己花了7年多的时间才把这种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搭建完毕。

作为裕隆生物专研的主要产品,生物芯片对应的是一个价值千亿元的消费市场。

所谓生物芯片,是由若干个芯片点矩阵组成,每个小方格对应不同指标,通过血液与芯片点发生的反应,以光电子的形式进入电脑,再用电脑软件把这些生物信息传递出来,以此来诊断疾病。

据了解,在美国目前有6家生物芯片上市公司,每家市值均超过10亿美元。“这些上市公司在美国的PE值普遍在160倍,比IT还要火爆。”穆海东说,“近期,我们正在做上市前的融资,只释放10%的股份,近1000万美元”。

据穆海东透露,在与券商接触后,曾有计划在国内创业板上市。但他坦言,目前国内创业板市场尚存在不确定因素,裕隆生物打算做两手准备,也不排除海外上市的可能。

行业的门槛

2002年1月,获得纽约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的穆海东带着仅有的几张商业计划书回国寻求合作伙伴一起创业。

当时他一共见了26个投资人,约见的第25个人是山东某煤炭企业的老板,想不到两人一拍即合,从初次见面到敲定合作再到办理公司注册,最后拿到营业执照,穆海东只花了11天的时间。

但是,生物芯片的研发是笔烧钱的生意。钱一直要烧到企业拿到产品国家认证书为止。

据介绍,一个产品在报国家审批过程中需要600多个标准作业程序、3~6个月的实验记录、临床报告等一系列涉及质量体系的文件,国家药监局还要审核企业在厂房、人员专业培训等硬件条件以及通过研发现场考核等多道关口。“每一个关口都有一定的审批周期,获得一个产品的国家认证起码要花2~3年,这还不算前期产品研发的时间。”穆海东说。

此外,生物芯片前期研发的最大难度在于,传统的检测模块是一个小方格对应检测一个指标,而裕隆生物目前研发的生物芯片则是在一个小方格中放入10组小蛋白,每组小蛋白用来检测一个指标。“如何防止在有限的空间内,小蛋白相互交叉反应,相互干扰是个难点。”穆海东说。

正因为如此,穆海东坦言,从创业之初到现在公司已经投入1.2亿元的资金,并经历两次资金链断裂。“第一次我卖掉了自己在山东的一块500亩地,换回 500万现金保住了公司,第二次则依靠南京普天(200468.SH)以及个人投资者共计8000多万元的注资。”他说,“公司绝大部分钱都投入到了前期研发中,目前,裕隆生物拥有的生物芯片研发专利在全国占据了该行业的半壁江山”。

看好基因检测

除此以外,3年前,裕隆生物还将精力放在了基因检测。裕隆生物自建检测机构,采用研发的基因芯片对人体DNA的变异检测及分析,以此评估个体的患病风险、心理健康、营养状况以及儿童的天赋优势。

“目前我们对儿童耳聋检测的准确率已经高达98%,但这种健康服务的检测结果仅作为参考。”穆海东强调。

穆海东坦言,由于目前基因芯片的检测技术水平准确率不高,所以对此国家尚未开放准入机制。“未来3~5年人类的检测将以基因为主。”他说,“现在我们一边在储备技术、完善产品,另一边已开始与医院合作,进行临床实验,积极地做基因芯片产品的申报审批工作。”

据穆海东透露,今年公司将拿到诊断肿瘤疾病的国家认证,产品线将丰富到三个。“明年可能会有10多个产品能拿到认证。”他说,“生物芯片产品的毛利高达80%以上,一旦获得国家以及市场认可,依靠前期的积累就很快会有爆发式的成长,预计明年我们的销售额将过亿”。■

上一篇:徐工亿元信息化重构 下一篇:日本综合商社:超级商业情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