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生态课教学讲话

时间:2022-10-09 11:29:02

科学生态课教学讲话

促进课堂走向“原生态”朴素的课堂从容把握内心,因此我应强化对日常课堂的关注与重视。将职业体验与幸福生活相勾连,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寄托,从而精神自由、快乐地栖居课堂。

今天我作为科学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参与者提出一些本人敷浅的观点与大家交流。

这里有必要谈谈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

提高教师素质,邓元小学提出口号。争创一流学校。也清楚地认识到一所学校的质量高低,与教师素质直接相关,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要靠培训。培训的方式很多,有自主学习,有外出交流,有教学研讨,而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培训方式就是教学研讨了结合我校们科学课实际,所以我暂时推行的这种备课、上课、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的培训主要有以下目的

一、促进教师间相互听评课的日常化,逐渐转变教师们上公开课、研究课的心态。自觉化,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

二、能力得到锻炼、提高;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长足发展提供平台。逐渐让教师们集体活动中观念得到转变。

现在有了一定的效果:这种模式坚持了两学期。

那样抵触了有的教研组教师甚至还很积极地参与了这是一大进步。还听说中段教研组就没有给老师们排上课次序,教师们上教研课并不像刚开始那样紧张。而老师们争着上,有时还出现两个老师同时要求上的事。由此可见,教师们逐渐把上教研课看开了觉得没什么大不了虽然有为了完成任务的态度,但至少心态已经趋于平和了

其实,教师们确实从中得到锻炼提高。通过我自身上的两节研讨课我认为教研活动和专题培训的最大受益者不是观课的人,而是授课的人,因为他要上课,就必须对教法,学法,课件包括基本功都要作准备,准备的过程就是自我提高的过程。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

要日常化,为我进一步规范常规教研奠定了基础。将来的教研活动。有效化,自觉化,如果没有平常对待教研课、公开课的平淡心态,没有积极自主的参与意识,教研活动只能是走过场,费力不讨好的事。而且,向教研要质量,向教研要成绩,那只能是一句空话。

科学课正向着“原生态”方向发展,总的来说。教师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对公开课的看法

规定每一位教师在规定时间内都要上研究课,听说某地有这样一所学校。而到时只要校长在校,谁也不愿上研究课,托词是还没准备好”一旦校长出差,教师们则争先恐后地上研究课,老师们应接不暇地相互听课,犹如过“研究课的节日”原因何在原来每当上研究课,校长都要例行公事观课、评课。评课时“一视同仁”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横扫一切地将教师自尊心摧毁。所以,教师最怕校长听课,尤其是听日常课。这一“立竿见影”地摧毁教师专业自信的近乎于“夸张”真实特例,高度地浓缩了教师职业的生存状态。学校不存在这种现象,从校长到教师都在认真地呵护着我脆弱的心灵,都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来观课。一堂课上好了大家发自内心的赞赏,就好像是自己上好了那样高兴;一堂课没上好,观课的人安慰的语言、神情溢于言表,这种安慰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很是温暖人心。让我觉得,只要认真做了就不怕失败,且谁没有失败过呢?那么我该如何看一节课呢?也许,教学结构与教学手段上并非每一次都那么完整、完美,目标达成上并非处处理想。但它强调过程的扎实性,基础的渗透性,能力、心智发展的后效应与潜效应。例如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随机培养,对学习方法与技能的强化训练,对学生认知矛盾的化解和感悟的耐心等待,以及中断教学流程而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及时处理,等等,这些都是日常课堂所不能回避的可能不会“赏心悦目”甚至还令人尴尬,但却是自然状态下真实的耕耘”.总之,不能舍本逐末地仅以课堂是否活跃、热闹来判定教学是否成功,否符合新课程要求。

上一篇:当前怎样加重对电子档案的整理与保护 下一篇:旅游电子商务公司顾客发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