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使用情况及对农业环境造成的影响

时间:2022-10-09 10:59:37

化肥使用情况及对农业环境造成的影响

一、佳木斯市化肥使用情况

佳木斯市化肥每年用量在45万吨左右,按全市耕地面积1800万亩计算,平均亩施化肥在25公斤左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45万吨化肥中,其中氮肥17万吨,磷肥8万吨,钾肥4万吨,复合肥15万吨,其它肥料1万吨。氮、磷、钾比例为1:0.5:0.3,氮、磷肥用量较大,钾肥和中微量元素用量不足,特别是中微量元素用量严重不足。由于磷的积累固定作用和每年磷肥的大量使用,使磷在我市耕地土壤中大量累积。

二、化肥对农业环境造成的影响

1、使农作物产品品质下降。施肥过量对庄稼造成危害的结果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容易倒伏,倒伏一旦出现,就必然导致粮食减产;另一个是容易发生病虫害,氮肥施用过多,会使庄稼抗病虫能力减弱,易遭病虫侵染,继而增加消灭病虫害的农药用量,直接威胁了食品的安全性。更为严重的是土壤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镉等富集到作物果实中,人或牲畜食用后发生中毒。

2、加剧环境污染。施肥过量,过多施用的肥料量超过土壤的保持能力时,就会流入周围的水中,形成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滋生,继而破坏水环境。过量的肥料会渗入20米以内的浅层地下水中,使得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从我国浅层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的现实看,氮肥的施用量是过多了。造成江河湖及地下水源的污染。据有关资料表明,农田径流带入地表水体的氮占人类活动排入水体氮的51%。据调查,我市的几条河流中,82%受到不同程度的氮污染,这些河湖水域中氨氮和硝酸盐都是主要污染物,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同时造成地下水污染。

3、浪费大量紧缺资源。氮、磷、钾是庄稼所需营养的“三要素”。大气中的氮气是绝大多数庄稼不能利用的氮素形态,必须通过高压高温,也就是通过消耗大量能源把它变成氨气态活性氮,再转化成能够被植物利用的其他形态作为肥料。过去生产氮肥主要以石油为原料,现在靠天然气和煤。这些能源都是我国的紧缺资源。这也正是化肥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能够把浪费掉的化肥节省下来,就会缓解我国的能源紧缺状况。

4、影响人类健康。施氮过多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是正常情况的20~40倍。人或牲畜食用硝酸盐含量高的植物后,硝酸盐在体内转化反应,会产生亚硝酸胺,同时亚硝酸盐容易与血红素中的铁离子结合,导致高铁血红素白血症,使人们出现行为反应障碍、工作能力下降、头晕目眩、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的还危及生命。饮用水、食物中硝酸盐超过一定含量,人食用后会受到很大毒害。在人体内硝酸盐易转化成亚硝酸盐,与仲胺合成产生毒害性很强的亚硝胺类致癌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严重危害性。

5、破坏土壤结构。长期大量地使用氮肥特别是大量施用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逐渐酸化。铵离子能够置换出在土壤胶体微粒上起联结作用的钙离子,造成土壤颗粒分散,从而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大量施用氮肥,给土壤引入了大量非主要营养成分或有毒物质,如硫铵中的硫酸根离子和氯铵中氯离子,或尿素中的有毒物质缩二脲,它们对土壤微生物的正常活动有抑制或毒害作用。土壤酸化不仅破坏土壤性质,而且会促进土壤中一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释放迁移或使之毒性增强,使微生物和蚯蚓等土壤生物减少,还会加速土壤中一些营养元素的流失。我市长期使用氮肥,根据调查,50年代初土壤有机质含量约5~8%,现在已降到2~3%。表土pH由6.0降到5.5,土壤板结普遍严重。一些农田中长期大量施用氮肥而不用有机肥,致使土壤严重板结,最终丧失了农业耕种价值。

三、化肥科学合理施用对环境污染的防治

1、科学施用钾肥。合理施用钾肥,要因地制宜,综合多种因素进行考虑并与氮、磷肥和微肥等进行配合施用。

2、科学施用磷肥。磷肥施入土壤后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其移动半径多在0.5~1厘米以内;二是容易被土壤中两价阳离子固定。这就造成作物根系吸收利用的困难,降低了肥效。

3、广泛施用有机肥。有机质是作物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作物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的源泉。有机质是作物碳素营养的源泉,这主要靠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另外它还能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而且能形成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缓冲能力。

4、积极推广微生物肥料。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以及施用的厩肥、人粪尿和绿肥等,很多营养成分在未分解前作物是不能吸收利用的,也要通过微生物将它们分解,变成可溶性物质,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5、积极推广垃圾堆肥。垃圾堆肥和垃圾复合肥的产生,既处理了城市垃圾,防止了污染,又生产出能够满足农业需要的高质量有机肥料,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一篇:膜下滴灌技术 下一篇:北方寒冷地区芦笋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