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植被特点与垂直分布

时间:2022-10-09 10:06:42

庐山植被特点与垂直分布

摘 要 本文通过在庐山内实习观察观察庐山植被和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分析了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特点,主要包括植被的类型、分布情况、和受气候和土壤垂直分布条件下形成的植被垂直带谱,具体将庐山自下而上分为:1)600 m以下为常绿阔叶林;2)400 m-900 m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3)800 m-1 200 m为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和灌木丛;4)1 100 m以上为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次生灌木丛和次生草丛。

关键词 庐山;植被垂直带谱;植被类型;垂直气候带;土壤垂直带谱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31-0097-01

1 庐山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包括庐山风景区、九江及庐山南麓星子县的大部,位于东经115°52′-116°10′与北纬29°24′-29°46′之间,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

庐山在地势上属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北至长江,南至星子县,东至鄱阳湖东岸,西至瑞昌县,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长约25 km,宽约10 km。庐山是一座中山,平均海拔1 000 m以上,最高峰大汉阳峰海拔1 474 m,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山上与山下处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相比,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庐山在气候上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温湿气候区,四季分明,具鲜明的季风气候特征。水气充足,雨量丰沛,云雾弥漫,每年7至9月平均温度16.9℃,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冬季最低气温低至-16.8℃;庐山夏季受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气流,多为偏南风,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以偏北气流为主,盛行偏北风。夏短、冬长、春长于秋,年平均降水量1 833.6 mm,雨日年平均167.7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

2 庐山的植物概况

虽然人类的活动对植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庐山的植被资源依然非常丰富,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据统计,庐山植被种类有2 000多种,1 000多属,其中维管束植物计有210科,735属,170种;种子植物175科,661属,1 517种;蕨类植物35科,73属,149种。

1)物种资源丰富。庐山植被以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主,特别是亚热带种类是庐山植被的重要成分,其中又属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最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 000种,分布有野生观赏植物528种,,乔木类138种,灌木类140种,藤木类52种,草本类198种。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毛竹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灌木丛、草丛、草甸、沼泽植被等,主要植物种类有:枫香、日本扁柏、庐山厚朴、三角枫、金钱松、日本冷松等。

2)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庐山在这种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垂直分布条件下,发育着呈现垂直分布的土壤,进一步促成了植被的垂直分布结果。从江边湖滨到庐山山顶,发育有红壤、黄壤与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沼泽土以及水稻土、浅色草甸土等。从下到上有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针叶林。且竹林、灌丛、草地等类型发育完全,植被演替规律典型。

3 气候垂直带谱

庐山属于山地气候,山地气候的特点是随海拔的升高气候反而降低,如牯岭海拔比九江、星子高1100多米,年平均气温比山下大约低6℃。但是另一方面降水因海拔升高而增多,高度影响水热变化进一步导致了气候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了气候的垂直带谱。

4 土壤垂直带谱

同样,由于庐山的山地特征,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水、风力、日照和生物等因素随之变化,导致土壤类型和分布随海拔也产生了垂直变化,形成了土壤垂直带谱。

5 庐山植被的垂直分布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升高,地表水热状况形成垂直分异,使气候和土壤呈现出垂直分布特征,最终导致了植被垂直分布的情况。由山麓到山顶植被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具体结论

如下:

1)600 m以下属于中亚热带气候,发育为红壤、黄壤和水稻土,由于海拔低,人类活动频繁,有机质含量较低,生长着常绿阔叶林,又叫照叶林,叶光亮、革质,墨绿色,群落主要有壳斗科、山茶科、樟科,并且多在寺院和陡峭的山坡分布。

2)400 m-900 m是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发育着黄壤和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全剖面呈较强的酸性反应。有机质全氮量含量较高,土壤酸度以活性铝为主。形成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过渡带,在黄龙潭地带的下部和沟谷中多为阔叶林,向上多为落叶林,落叶林叶薄、草质,是淡绿色的,成林的基本很少,只有在牧马场和铁船峰一带保存较好。植物种类主要有:青钢岩、苦槠、甜槠、山鸡椒、四照花等。此外,在海拔960 m左右的玉屏峰的阴坡生长着喜阴喜湿的毛竹林,这种植物对气温要求高,此处形成了局部小气候,适合毛竹生长。还有在海拔911 m的旅游景点“三宝树”处生长着一株银杏和两株柳杉,至今1 600余年,银杏名为“白果”,是第四纪冰川的遗留植物,柳杉喜阴喜湿,在温暖的环境下生存,长枝短生,短枝簇生,雌雄异株,不能单独生长,所以互相之间相隔不能太远。

3)800 m-1 200 m是暖温带湿润气候,发育着山地黄棕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生长着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和灌木丛,灌木丛多为森林破坏后的次生类型 ,主要有短柄炮、映山红、满山红、茅栗、金银花、紫藤、盐肤木等。

4)1 100 m以上为山地棕壤,山地棕壤的特点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粘粒下移现象不甚明显,由于山地降水较多,物质有一定的淋溶,土壤呈微酸性反应。生长着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次生灌木丛和次生草丛,次生草丛在山体上部主要分布在山南汉阳峰和仰天坪一带,以禾本科草类为主,多为以芒、斑茅、野菰草、管草、白茅,也有多种蕨类,草丛中有稀疏乔灌。此地受人类活动影响,局部地区也有针叶林出现,有些地区成片出现,如日本柳杉、日本扁柏林。

6 总结

庐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了气候的特殊性,加之山地海拔的变化形成了气候垂直带谱,气候的垂直分布特征和生物因素进一步影响了土壤的垂直分布,导致了植被的垂直分布带谱。

参考文献

[1]鞠继武.庐山自然地理[M].新知识出本社,1958.

[2]张根寿,林爱文,王新生,贺华中.庐山地理调查[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3]张金泉.华南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1982,01.

[4]刘建中,奚为民.雾灵山主要植被类型及垂直分布规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18.

[5]曹伟,傅沛云,刘淑珍.东北平原植物区系亚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1995,17.

[6]钱宏.长白山种子植物区系地理分析[J].地理科学,1989,9.

上一篇:变电站在线式防误系统改进设计 下一篇:直流电阻仪器检定方法及自动化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