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教育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讨

时间:2022-10-09 09:36:48

关于高职教育构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讨

摘 要: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是现阶段高职院校进行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其次从政府制定完备的校企合作激励及约束机制、构建互惠双赢的驱动机制以及校企合作中调控机制的建立这三方面介绍了关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40-0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在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我国已开始加大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而校企合作教育指的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各自不同的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从而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组织形式。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是由于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应运而生的,按照企业以及学校的安排来进行实施的,是交替进行课堂教学以及企业实际操作的一种教育模式。它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以及高职院校的专业优势,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实践经验的获取相结合,以期培养出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

我国现在运行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在总体上来说是基于目标导向型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通过这一形式,能够使得学生们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进行紧密结合,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还增强了企业内部以及高职院校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可能性,使得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阶段,无论从校企合作的全局来看还是局部来看,有关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还并没有形成一种成熟并且能够进行长期运行的模式。目前正在开展的高职院校合作主要有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半年制的校外顶岗实习,除此之外,企业还会来学校挑选学生组建企业订单班,企业还会设立奖学金,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优秀学生。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从实践观念到实践行动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政府并没有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以及政策的支持,企业的行为短期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学校过于偏重利益,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校企合作机制。

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

(一)政府制定完备的校企合作激励及约束机制

政府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在教育层面上做文章,还应该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政策来对认识差异问题进行消除,政府应该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当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努力将校企合作通过一定的公共政策从而转化成为近期以及长远的现实利益,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确保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政府应该对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鼓励政策进行健全,对于在校企合作当中的学校、政府、企业以及学生们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一定的立法规范,对保证各方面的利益都不会受到侵害,对于违反规范的企业或者是个人应该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建立一定的奖励制度,政府应该对积极应用市场机制从而开展校企合作机制,并且在对培养高技能人才做出突出成绩的企业以及高职院校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支持。政府还可以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主管部门,与企业、学校共同构建校企合作教育平台,使得学校与企业的信息共享得到促进。

(二)构建互惠双赢的驱动机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以及维持主要停留在关系以及信誉的层面上,这种机制是进行校企合作的最初形式,形式简单方便,但是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应该构建互惠双赢的驱动机制。学校可以选择优秀的高职人才进入企业,企业也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对企业的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双方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还能起到对企业的宣传作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了达成这一效果,高职院校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并且能够根据调研结果合理进行专业的设置,使其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还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从而培养高技能的人才,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便是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学院的科研水平,因此,应该朝这两方面继续努力。

(三)校企合作中调控机制的建立

高职院校与企业能否进行长期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求与把控,而能否在合作当中均产生最大的效益,则取决于在合作当中双方建立的调控机制。在对调控机制进行建立的过程当中,应该始终将高职院校作为主体。首先,应该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除此之外,还应该成立进行专业建设的指导委员会,最后,应该成立培训工作委员会。其中,调控机制的决策层为校企合作委员会,该机制的执行层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及培训工作委员会。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进行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这一合作机制的构建能够不断的满足社会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机制是现代化高职院校进行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具有传统教育所没有的实践性、技术性以及服务性,因此,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沛奇.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上一篇:谈声乐初级教学的有效方法 下一篇:浅谈民间吉祥图案在陶器纹饰设计上的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