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时间:2022-10-09 09:14:01

浅议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摘要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语文知识的运用。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可见,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把握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职业中学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中级人才,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所以,职中语文教学尤其要加强学生运用能力的训练。况且,职业中学没有升学的压力,为进行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那么,我们如何来进行语文的实践活动呢?

关键字语文教学;合作学习;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27-02

合作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标准已实施几年,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探讨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与同学共同操作、互相讨论、交流中促进学习进步和智力发展。通过合作,有利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讨和思考问题,培养其参与意识、创造意识,产生创新思维。合作学习也是语文新课程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几点心得。

1创设一个和谐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必须拥有互助、促进、分工、交流、加工五大要素,但这些要素不是学生天生就拥有的,而是要求教师有前期有效的指导以及精心的课堂设计,不经过这五大要素的流程,容易出现课堂秩序混乱,学生七嘴八舌,既无暇顾及其他人的发言,也无法判断出谁的思路严谨,谁的设想新颖,课堂气氛看似热闹,硝烟过后,痕迹全无。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分组:①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能力、兴趣爱好、特长等差异,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兴趣相同),组内异质(能力不同)”的原则进行分组。切忌采用自由组合和随机组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兴趣相投的几个好朋友在一起时话题多,表面上讨论热烈,但海阔天空,影响学习目标达成。而且凑合的小组讨论不起来,参与率低下,目标不能达成,成为形式上合作。这样建立的小组可以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组间平等竞争,协调发展。每个小组6―8人,多少取决于任务的性质、合适的时间、教师运用小组方法的经验等,要便于组内交流,也要便于初中年龄段学生的管理。②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任何一个成员的表现都关系着小组的成败得失。为避免学生“袖手旁观”的情况发生,教师应参与到不同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去,及时加以指导和点拨或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等,充分发挥教师的管理、调控作用,同时要对学习小组进行分工,落实职责。后进生的成绩落后,大多数其实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从小的不良学习习惯使然,教师应该积极动员,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进行一帮一配对,指定一些有责任心的优生对这些学生进行督促,制定详细的奖惩制度,以及学习计划,定期落实到位。

2明确目标、分工合作

为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活动,积极交流、探求,充分发挥小组集体的互动互补作用,使学生在共同探讨、合作学习中以点带面,以优促差,共同提高。我给小组命名为“语文协作小组”,其宗旨是“互助、协作、竞争、发展”。各小组从组长到每位组员都分配有具体任务,但这并不意味就是合作学习,要切实地使全员参与到学习中来,关键还在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小组长的组织作用至关重要,我每周都要进行一次组长培训,每次确定一个培训主题,如:怎样树立自己的威信、怎样组织讨论、如何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挥的技巧……有时也根据教学内容及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解决在讨论及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全体学生,也要教会他们合作学习的步骤与方法,如何发言、如何讨论、如何分工等等。目标具有引导和激励功能。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小组合作目标。建立小组目标要明确具体,并依据学生实际。实践表明,通过自主和合作学习,几乎所有的组都能实现100%的当堂达标率。明确教学目标,首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并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把课程标准具体化,变成学校的标准,这样才能把课标落到实处。还要清楚让学生学什么、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教学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传统的教学是针对传统应试教育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后进生的发展,也有利于尖子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全面提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就容易实现。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操作流程中,自学时间相对较长,有利于全体学生充分自学,这样后进生也能跟得上,学得明白;尖子生可以学得更加深入,为小组讲解做好准备;在交流环节,通过对子组互讲,小组精讲,可实现第一次合作提高;在展示环节,通过尖子生讲解,教师点拨,可实现第二次合作提高;在检测环节,子组互查,小组长复查,教师巡查,轻松解决了面向全体的问题。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才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魏书生说的“只有懒老师才能培养出勤学生”就是这个道理。

3开展现场采访、辩论、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的学习不仅要重视书面语言的培训,更要重视口头语言的练习。有资料表明,人的一生中在进行人际交往时有40%的时间在说话,可见,口头语言对职中生来讲是多么重要。就业班学生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从上课的情况来看,他们不仅不会说,而且还不想说。为了让他们能够会说,我开展了多种活动,锻炼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比如,学习“提问、采访”一节,组织学生对听课教师进行现场采访,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训练,教师都要牢牢记住自己的职责,既不能包揽包干,也不随意放羊,而要时时关注,主动参与活动的组织、开展、总结工作,真正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职业中学的学生文化素质相对来讲比较差一些,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学习的习惯。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专业特点,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餐旅专业讲“报告”这种应用文体时,我鼓励学生到市场搞一个调查报告,这种作业弹性大,学生发挥的空间也大,大家都愿意做,乐意做。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还让学生在搜集、阅读资料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能够游刃有余的运用,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还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的探索实践过程。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复习课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