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离心时间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

时间:2022-10-09 08:17:57

标本离心时间对凝血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离心时间对血标本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浓度检测结果的差异,以明确实际工作中的最佳离心时间。方法:将50例门诊患者的抗凝全血,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离心5min、10min和15min,用CA-7000全自动血凝仪进行凝血项目的检测。结果:APTT结果在三种不同离心时间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标本至少3000r/min离心10min后进行测试

【关键词】离心时间;凝血项目;CA-7000血凝仪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88-01

凝血项目检测是临床上常用的出凝血和血栓检测的重要项目,也是术前筛查的常规和抗凝及溶栓子治疗的重要监测指标,随着现代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是否严格控制实验前因素(如标本的采集和运送,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标本离心温度与转数,抗凝剂【1】的种类等)进行探讨。本文就凝血标本在室温下相同的离心力条件下,不同离心时间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随机收集我院2012年9月-12月门诊患者50例,其中男21例,女29例,平均年龄52岁。

1.2 仪器与试剂

1.2.1 仪器和试剂 CA-7000全自动血凝仪及其原装配套试剂,配套质控血浆,仪器定期进行校准。

1.2.2 采血试管 用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真空管。

1.2.3 KDC-40低速离心机: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 方法 待测标本以3000 r/min离心5min、10min和15min,分别测定PT、APTT、TT和FIB。严格按照CA-7000操作手册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结果以( ±SD)表示,应用配对资料t检验。

2 结果

不同离心时间凝血项目测定结果。见表1.

3 讨论

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素是否异常的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是反映血浆中凝血酶原因子Ⅴ,Ⅶ,Ⅹ水平,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Ⅷ,Ⅸ,Ⅺ因子水平较为敏感的指标和常用筛选试验,是监测普通肝素的首选指标【2】,从表可见,离心时间对凝血的影响很大。

标本以3000r/min,5min,10min,,15min,测定作为比照,结果显示离心速度大小对PT结果没有明显影响,而对APTT结果有显著的影响,我们认为血小板在体内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活化血小板提供的血小板第三因子是体内凝血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故在制备标本时,一定要有足够的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尽可能地除去血浆中的血小板,使标本成为乏血小板血浆,以便排除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对血浆凝固时间的影响。

综上所述,凝血项目检验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其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医生的诊断及用药至关重要,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以免发生错误报告,延误病人诊断

参考文献:

[1] 李玉芹,离心时间对凝血常规测定结果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5),92-93.

[2] 李立青,离心时间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1,2(23)366-367.

上一篇:宁夏中医医院专科护士培训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辽河油田职工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检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