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学生教育经验交流

时间:2022-10-09 07:57:55

性格内向学生教育经验交流

她的声音变大了

她叫__,是我的一名女学生,个子不高,瘦瘦的,皮肤白白的,看起来比较弱小。刚入学时,她的胆子很小,上课总是安静地坐在那儿,从不举手回答问题,睁着大眼睛看着老师,脸上流露出似懂非懂的神情。请她回答问题,她的小脸涨得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试着去鼓励她,她就皱着眉头,嘴巴紧闭,想说又不敢说。时间长了,她也开口说了,但只见嘴形,几乎听不见声音。这可不行,如果总是这样会直接影响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于是我进行了家访,又与她交往较亲密的小伙伴接触了,发现她课下也能与他人正常沟通。为什么一到课堂就说不出话了?是因为她畏惧老师,是因为她畏惧课堂,是因为她缺乏自信……找出了原因,通过我长期耐心地教育,慢慢的,我发现她变了,变活泼了,声音变大了,课堂上也能大胆举手回答问题了。

通过这个例子,让我发现大多胆小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他人交流,学习不突出,缺乏自信心;通过这个例子,也让我积累了一些转变胆小学生的经验。

一、多方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

要想改变一个学生仅仅依靠班主任是不够的,必须借助家长的配合、学科教师的共同教育、同伴的帮助,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我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并要求家长配合老师教育,我也及时将孩子的点滴进步告知家长;其次,告知学科教师希望他们多关注这类学生,尽可能的多给他们一点爱;最后,要求班级中活泼的孩子主动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感受集体的温暖。

二、细心呵护,消除畏惧心理。

胆小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怕老师,进而怕课堂。我想这跟中国的家庭教育有关,大多父母灌输给孩子的是:上课认真听讲,听老师的话,否则老师会骂你、打你的。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就天天面临这样的教育,她怎么会不怕老师呢?我们必须要消除孩子畏惧的心理。

1、重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我们应正视每位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心中不应该总是偏爱那些聪明、听话、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冷落内向、胆小、成绩较差的学生。大多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胆小,缺乏自信,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呵护、关心和尊重。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教育的前提,教师不能根据好恶来对待学生。

2、多交流,与他们成为朋友。

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应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更应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基于此,我一有时间就找她们聊天,找她们做游戏。刚开始,她们有点腼腆,可次数多了,她们显得很自然。记得二年级春游的时候,我们一起在草坪上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我猛然发现那几个胆小的女生玩得很疯,而我也成了她们的朋友,我仿佛也变成了孩子了。时间长了,她们不再怕我了,主动跟我说心里话了,我成了她们的良师益友。

3、抓机会,锻炼她们的胆量。

任何人不是天生就是胆量大,也不是天生就是英雄,后天的培养是关键。因此,我在课堂上多找她们回答问题,及时表扬,遇到困难帮助她们解决;课下经常找她们帮我做一些小事,她们总是很乐意,觉得替老师做事很了不起。记得有一次,我的教科书忘带了,我问:“哪位同学愿意帮老师拿书呀?”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我去,我去。”我眼睛扫视全班,只见施小波也举手了,企盼地看着我,没有说话。我一想锻炼她胆量的机会有了,我亲切地问:“施波,你愿意帮老师吗?”她红着脸,笑着点点头。她开心地跑出了教室,我也欣慰地笑了。这说明胆小的学生也希望被老师关注,希望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

私下里,我还与她们家长沟通,希望家长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走出去,别一天到晚都呆在家里。我也与其他学科教师交流,希望在课堂上多找她们回答问题,让她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转变观念,进行多元评价。

班主任正确地评价学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它是保证班主任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任何一个班主任都应该正确地评价自己班里的每一个学生,而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却决非易事,有的班主任认为,我只要抱着一颗公正的心去处理班级事务,就可以做到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学生。其实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看到,一些平时工作认真,处事公正的老师却得不到学生的认同,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存在偏差,使师生关系紧张,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也就没有相同的学生。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理论,那么今天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是单一,而应该是多元化的。

1、轻结果,重学习的过程。

大多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一般,在课堂上默默无闻,对所学知识吸收慢、消化慢,所以大多老师先是耐心教育,到后来就慢慢放弃了。也许对于一个班级是算不了什么,但对于家庭来说是断送了家庭的未来。因此我对这类学生更关注她们学习的过程、做事的态度,不以考试分数衡量她们。记得有一次我要求学生回家制作手抄报,并告知学生评奖,将做得好的作品贴在墙上。几天后,学生交上来了,我发现施波等几个学生的作品虽不是很好,也许是能力的原因,但她们确实是认真做了。我当场表扬了这几个学生,并将她们的手抄报贴在墙上,我要让让学生明白,只要你认真做了,就会得到老师肯定与表扬。 后来她在日记上写到,她不敢相信自己的作品会上墙,她非常高兴。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一方面很自卑,另一方面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尊重。只有让她们不断体会成功的喜悦,才能帮助她们树立起自信心。别人行,我也行!

2、降低评价的标准。

我在班级中开展了“比一比 谁最棒”的活动,根据作业质量、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方面评价学生,奖励小红花,为了提高积极性,一个月统计一次,看看谁的小红花最多,给予奖励。几个月下来,我发现每次统计总是那十几个学生排在最前,其他学生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仔细一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层次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成绩优异的学生听写必须100分奖励一朵小红花,中等学生85分以上奖励,中下等的75以上奖励,个别学生只要及格就奖励。孩子们的小红花越来越多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我也慢慢 的提高评价标准,让她们一边体会成功的喜悦,一边向更高层次迈进。总之,对学生的了解、研究和评价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做到正确评价学生,班主任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四、利用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

赏识小学生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实践证明,发现儿童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学生的一日生活中,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内向的学生,发现其“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欣赏,并注重随机教育,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比如,他早早来学校值日、上课举手发言、主动帮助别人等等,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应该及时的肯定他们,及时的表扬他们。哪怕是她做错了什么,也切忌大声呵斥,而应该讲究艺术,语气要婉转而富有启发性,既帮助她找到不足,又保护她的自尊心。这样,胆小的学生才能从教师的态度中敏锐地感到教师对他们的热爱与信任,从而使自己充满自信。家长在家时,应处处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包办,不要用语言去讥讽他们,而要让他自己想法解决。当然,开始时父母要予以必要的指导,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而不能一下子就不问不管使孩子手足无措,更加自卑、胆小、内向。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感觉到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最难教育。对她们要求严了,怕她们接受不了,更封闭自己;对她们要求松了,又怕她们养成习惯,自暴自弃。因此我们要刚柔并济,尝试不同方法进行教育。我在摸索中前行,在困惑中探求方法,在反思中积累经验,辛劳与喜悦并存。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新时期的班主任不仅是管理者、教育者、协调者,还应是学习者、设计者、学生的良师益友,更要做研究者。

上一篇:用学生质疑法来激活语文课堂 下一篇:推行农村学生周末班车加强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