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挑脚手架型钢悬挑梁的受力分析与构造要求

时间:2022-10-09 07:25:39

悬挑脚手架型钢悬挑梁的受力分析与构造要求

摘要:悬挑脚手架既能满足施工现场进度的需要,又能节省周转材料,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确保安全的关键部位是型钢挑梁,本文通过实例对型钢挑梁进行受力计算,并提出一些构造要求,可供施工现场参考。

关键词:型钢挑梁;整体稳定性;锚固

中图分类号:TU32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4-0090-01

1引言

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施工速度越来越快,对脚手架的要求越来越高。与落地式脚手架相比,采用悬挑脚手架有以下优点:1)不受场地限制,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很复杂,如后浇带、外墙防水等,致使基坑土方不能及时回填,落地脚手架无法施工;2)落地脚手架的搭设高度受到限制,脚手架越高,自重越大,超过一定高度后,钢管无法承受轴向压力,此时采用分段悬挑可以解决高度限制问题;3)落地脚手架占用钢管、扣件数量多,时间长,而采用悬挑脚手架可以分段搭设,分段拆除,减少周转材料的数量和占用时间,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悬挑脚手架的悬挑支承结构如果选择不当或者施工质量不可靠,将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本文通过工程实例,结合《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中对悬挑支承结构的要求,认为支承结构应进行以下设计计算,且型钢悬挑梁应满足以下构造要求,才能确保脚手架的安全。

2工程实例

某工程外脚手架一次悬挑高度为7层(21m),采用Φ48*3.5mm钢管扣件搭设,立杆纵距La=1.5m,横距Lb=1.0m,步距h=1.8m,栏杆、剪刀撑、连墙件等均按构造要求,施工荷载按一层结构荷载(3kN/m2)或二层装修荷载(每层2kN/m2)考虑,从上至下满铺3层脚手板(包含2个防护层和1个操作层,每层脚手板重量按0.35kN/m2),采用16号工字钢,如图1,lc1=1300mm,lc2=300m,lc=1600mm。型钢自重20.5kg/m,Wx=141cm3,f=205N/mm2,I=1130cm4。(如图1)

3型钢悬挑梁的设计计算

3.1荷载计算

①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

gk1=0.124kN/m×21m=2.62kN

②脚手板自重

gk2=0.35×La×Lb×3层÷2根

=0.35×1.5×1.0×3÷2=0.79kN

③活荷载

NQK=2层×2kN/m2×La×Lb÷2=3kN

(注:装修施工荷载大于主体结构施工时的荷载,故取大值)

④荷载组合

N=1.2(gk1+gk2)+1.4NQK=1.2×(2.62+0.79)+1.4×3=8.3kN

⑤型钢自重

q=1.2×0.205=0.25kN/m

3.2型钢悬挑梁的抗弯强度验算

Mmax=N(lc1+lc2)+0.6lc12=8.3×(0.3+1.3)+0.6×0.25×1.32=13.53kN・m

σ==96.0N/mm2<[f]

=215N/mm2

3.3型钢悬挑梁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φb取值为0.988

=205mm2

3.4型钢悬挑梁挠度验算

Vmax= (2l +2lcl +2lclc1lc2+3lcl -l )

(2×1.33+2×1.7×1.32+2×1.3×1.7×0.3+3×0.32×1.3+0.33)=7.5mm

[VT]= ==6.5mm

Vmax>[VT],故选用16号工字钢不满足挠度要求,改用18号工字钢,再验算。

I=1660cm4

Vmax=5.1mm<[VT]=6.5mm,满足要求。

3.5锚固钢筋拉环强度验算

①假设选用φ14圆钢。

A1=2×153.9=308mm2

Nm==

=1.56×104N

σ== =39N/mm2<fL

=50N/mm2

不满足要求。

fL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取 。

②假设选用φ16圆钢。

A1=2×201=402mm2

σ= = =39N/mm2<fL

=50N/mm2

故锚固钢筋直径不得小于16mm。

3.6型钢挑梁采用槽钢

如果选用槽钢,型号分别为16号、18号,其材料力学性能及抗弯强度、稳定性、挠度计算如表1。

4型钢挑梁的构造要求

前面对型钢的抗弯强度、整体稳定性、挠度及锚固钢筋环的强度进行了计算,即使上述各项力学指标都能满足要求,仍然不能保证型钢挑梁安全可靠,还必须使其满足以下构造要求:

4.1锚固段长度应不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倍。如果锚固段长度过小,型钢挑梁与楼板连接的压点处锚固钢筋拉环的拉力变大,楼板混凝土局部抗拉力增大;如果长度过大,悬挑段的挠度增大,不利于整体稳定,也不经济。

4.2悬挑支承点的位置。型钢挑梁的根部必须搁置在建筑结构的梁板上,荷载直接传给建筑物;当必须位于挑阳台或悬挑板上时,必须由设计单位对挑阳台或挑板进行验算,不满足要求时进行加固,也可以将荷载传递给下层建筑结构;楼面必须进行找平,受力点下应垫200*200*10mm钢板,确保混凝土受压均匀。

4.3当选用槽钢作挑梁时应在槽钢开口面焊接加劲肋,避免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弯扭现象,在立杆位置焊接钢筋头防止立杆位移,如图2。

4.4悬挑梁的固定。悬挑梁的前端必须采用一个定位钢筋环,末端必须采用二个钢筋拉环,型钢侧面必须采用钢楔或硬木与钢筋环塞紧,顶面应采用钢压板或补焊钢筋开口环,保证型钢于钢筋环的紧密接触,防止型钢晃动;钢筋拉环应使用I级钢筋,防止弯曲时发生脆断和开裂,且最小直径不得小于16mm;锚固钢筋环处楼板厚度不应小于10cm,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20Mpa,如图3。

4.5转角处理。脚手架立杆都必须落在型钢上,当遇到特殊部位时(如楼板阳角处,且有结构柱),型钢应单独设计计算。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10.

[2]建筑施工钢管扣件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上一篇: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公路造价管理中应用 下一篇:有较厚砂层地质条件下的PHC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