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赎买突围分红困境

时间:2022-10-09 07:04:52

资金赎买突围分红困境

国企红利蛋糕怎么分

话题背景:

财政部7月18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74191.6亿元,同比增长24.2%,同期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1 256.8亿元,同比增长22.3%。

国企的利润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已经不是新话题,不仅明显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更远远领先于同期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超常规增速的取得,既有包括割让分红在内的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也有国民紧衣缩食提供超廉价资金的支持。某种程度上说,国企改革的进展是以牺牲国民福利为代价的。

做大蛋糕当然就要适时切分蛋糕。尽管2007年以来,国有企业将其经营利润按照5%- 10%的比例上缴国家财政,称之为“国企红利”,但其中绝大部分被低效率地投入到“取之国企、用之国企”的怪循环中。眼下,步入转型期的中国不得不在公平分配上做大文章,然而高速增长的财政收入面对庞大的预算开支已经显得捉襟见肘,出路似唯有国企红利。作为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者,国企红利究竟如何分配使用才能施惠于民,使全民真正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成果,而不让其成为贬值的控制权,沦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口中餐?改革不容延宕,答案亟须明确。

主持人:本刊记者 郭洪业

讨论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杨志勇

招银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联席董事/ 郑磊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朱雪华

上海和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 / 王坤

股东从企业得到红利,天经地义。股东连分红都难,那么股权之于股东,就无甚意义。国企分红,道理雷同。

鉴于国企的特殊性,作为股东的全国人民得到回报的形式不独直接的红利,如同其他许多国家中,国企存在是为了承担社会责任,而非与民争利。国企因弥补市场缺陷而存在,涉足的主要是民间资本不愿介入的领域。技术进步和社会变迁,都会影响国企活动范围的变化,但国企的非盈利性特征通常不变。一般情况下,这类企业或盈利不多,或略有亏损。因此,分红问题通常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果国企老是亏损,那么我们自然会拷问这样的企业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国企赚大钱,那么我们就要面对分红难题。就拿国有控股和国家独资企业来说吧。国企分红要解决分红比例的确定问题。从短期来看,分红比例可以“适度、从低”,要有利于企业平稳发展,要有利于企业自生能力的增强。从长期来看,分红比例的确定应该服务于国有经济总体布局的要求。属于国家要退出的行业,可以适当提高分红比例。从根本上说,国企分红应有制度化的规定。但是,过高的分红比例无异于企业所得税,可能给企业的自主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

如何走出分红比例确定困境呢?有人提议,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国企,将国企改造成股份制企业,尔后以所持股份的多少为依据进行分红。但这种设想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遇到以下问题:到底由谁决定分红比例?如果国家所持有企业的股份是少数,那么股东大会决定的分红方案国家只能接受,这里可能会遇到如何保护作为少数股东的国家的权益问题。如果国家所持有企业的股份是多数,那么归根到底,企业分红的多少是由履行国家出资人职责的代表说了算的。这里难免会遇到履行国家出资人职责的代表是为政府说话,还是为企业说话的问题。如果是前者,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权益似乎难以充分保证;如果是后者,那么政企不分又可能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

分红规则的确定与政企不分问题如何协调也是一个难题。在某种程度上,国企是无法解决好政企分开问题的。要减少政企不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问题,可尝试确立分红规则。国企分红比例不宜采取统一划定的办法,而应该根据国企在国有经济中的地位,参照企业的财务指标加以确定。企业分红比例的确定依据应是企业发展战略和国家对国有经济的定位。分红规则不是直接确定企业税后利润的分红比例,而是通过一套可为多方所接受的规则,来计算分红比例。

国企分红的去向也是一个大问题。国企分红是应该“取之于企,用之于企”,还是用于民生?不同类别的国有企业存在不同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国有企业改革仍有许多难题待解,而且要解决这些难题,越到最后,难度越大。

不少问题牵涉多方利益冲突,在某种程度上需要资金赎买的方式才可能得到解决。政府充分利用国企分红,在国有经济大战略的框架内“以强扶弱,整体推进”,可以减轻国家在国企改革过程中的财政负担,提升国有经济的整体质量,从根本上服务于广大人民。

国企分红从短期来看,可以用于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弥补国企改革的成本。但国企分红不属于某个国企,它应该体现“国有”,应该直接为所有公民作出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说,国企分红完全应该直接造福全体人民。

国企分红还应作为公共预算的资金来源,作为政府经常性支出的资金来源,用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服务于民生改善之大局。从目前中央企业分红来看,预算中一年只有40亿元调到公共财政预算,虽然比前些年的10亿元涨了不少,但还是不到预算分红总额的5%。显然,不仅分红比例太低,而且分红来的资金绝大部分还只是在体内循环。对于盈利性国企来说,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上一篇:高利贷疯狂的制度悲哀 下一篇:还原公有制还利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