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建筑新材料在木结构建筑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9 06:03:17

竹木建筑新材料在木结构建筑中的应用

摘 要:主要从竹木建筑新材料在木结构建筑中广泛应用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以期能够为竹木建筑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关键词:竹木建筑;生态建筑;木建筑结构;良性循环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木结构建筑已经遍布全球,在建筑市场上,采用木结构建筑的住宅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是人们首选的建筑结构。目前,木结构建筑通常被用于学校、厂房和体育馆等。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木结构建筑更加受到广大人们的热爱和关注。

1 竹木建筑与生俱来的低碳性能

竹木建筑材料之所以能够越来越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其自身具有较多的特点,最突出的特性就是低碳性能,并且竹木建筑材料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即具有可回收、再生产、低碳环保等特点。竹木生长在泥土里,最终也回归于泥土,这就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再生资源。竹木在自然生长循环的过程中,既不消耗自然资源,同时,生长过程中也不会造成任何的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等,是非常环保的自然资源。它自身还具备一个较强的优势,即生长周期较短,因此,竹木资源比较丰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加工,这也是竹木材料在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竹木建筑技术的优点:取材方便、成本较低、施工期短、结构占用空间少、质量优质、弹性好等。竹木建材经久耐用,即使被损坏也比较容易修复,而且修复后的效果较好,木材料建筑物比较容易维护和更新。加上自身取材和建筑技术的优点,是木建筑行业首选的建筑材料,构建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建筑。

竹木材料相对于其它建筑材料,其组织结构比较简单,竹木的维管束和竹杆平行排列,因此,竹木建筑的抗劈性能较高,尤其是需要弯曲加工的建筑,竹木是最好的选择材料。从力学的角度分析,竹杆上部强度较大,并且竹壁的外侧比内侧的力学强度大,因此,从这个角度说,竹木被誉为自然界中效能最高的材料。建筑选材中,一定程度上,竹杆能够代替木材和金属。

2 竹木建筑新材料在木建筑中的应用

2.1 竹木规格材

我国人工林竹木地区以湖南和安徽地区为典型,在我国森林使用相关规定的法律法规基础上,采用人工林结构,北美曾对竹木规格进行分级测试,综合评估竹木规格材,从而得出相关数据。竹木规格材具有可弯性,并且力学强度较大,在建筑中能够有效满足墙骨和屋架等各种要求,而常规的SPF规格材通常被竹木规格材代替。

2.2 竹木复合覆面板

我国的毛竹和速生杨木资源较为丰富,在采用该种材料时,主要是利用改性酚醛胶黏剂(PF)。建筑采用竹木建材之前,首先,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的工艺加工,通过这样的操作程序加工竹木,加工成轻质高强的竹木覆面板材。在测量好建筑需要材料的尺寸和稳定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其力学性能,这时竹木复合覆板面的性能就会达到甚至超过OSB/4级的要求。这一方面是由于竹木材料比较好加工;另一方面是因为竹木自身的性能较高。

2.3 竹与木的搭配

2.3.1 空心与实心的搭配。采用竹木复合材料的建筑,其外观是竹材,从建筑的强度和加工特性以及稳定性的角度来分析,其它竹材不能与之相比较。而竹木复合建筑材料加工过程比较简单,竹木的竹节内部有节板,加工竹木复合建筑材料时除去节板即可,把加工好的圆形木棒插人竹筒作芯材,竹筒与芯材之间会有缝隙,这个缝隙可以用树脂来填充,使竹筒和芯材构成一个整体。

2.3.2 刚与柔的搭配。所谓刚柔并济的效果,在竹与木的结合中诠释的非常恰当,木材是刚性材料,因为它具有质轻高强和顺纹抗压的性能。竹材属于柔性材料,竹材的性能相对于木材来说更稳定,而且密度较小,具有抗劈性能。因此,竹材与木材二者相搭配,其性能刚柔并济、相互稳定,并且施工中方便快捷,力学性能也较强,由此看来,二者在建筑中搭配使用能够得到很好的建筑效果和性能。

3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中纯天然的可再生资源,既可节省自然资源,又不会造成污染的优良选材就是竹木,而且采用竹木材料的木建筑不仅力学稳定性能较强,同时,人们居住的舒适度也大大提高。金属建材是一种小范围的良性循环,相对而言,竹木建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纯自然、纯生态的大循环。由此看来,在全球范围内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大背景下,竹木建材应运而生,是木建筑首选的优良建筑材料,也是生态建筑发展过程中又一次质的飞跃,更好地促进了我国生态意义上的良性循环。

上一篇:园林施工中提高植物成活率的措施 下一篇:城市道路绿化养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