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肿瘤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状况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2-10-09 06:01:10

盆腔肿瘤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状况及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盆腔肿瘤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状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盆腔肿瘤术后疼痛患者160例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抗生素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物理方法综合治疗,包括体外射频治疗与手法治疗。

结果: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3%)(P

结论:相对于药物治疗,物理综合治疗盆腔肿瘤术后疼痛可有效改善满意度状况,降低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盆腔肿瘤术后疼痛 满意度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239-01

盆腔肿瘤术后患者疼痛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影响因素众多,既有病理因素,又有生理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体内因素;既有局部因素,又有全身因素[1];既有行为因素,又有心理因素。严重影响预后,也导致患者不满意[2]。在治疗中,原先多采用药物治疗,当前研究表明物理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不同方法治疗盆腔肿瘤术后疼痛对于患者满意度状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160例盆腔肿瘤术后疼痛患者,纳入标准:符合盆腔肿瘤术后疼痛中医诊断标准;年龄20-50周岁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治疗前1周内未服用其他治疗该病的药物;患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4]。年龄最小22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5.2±2.6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2年,平均4.2±0.7年。根据入院单双号,我们把上述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年龄、病程对比差异类似(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复方新诺明0.2g,1天2次,罗红霉素0.2g,1天2次,都加入到5%的葡萄糖中静脉注射治疗,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物理方法治疗:先采用体外射频,温度控制在40-41℃,射频的最大输出功率600W,每次治疗时间1-1.5小时,间隔2-3天照射一次,每5-6次为一个疗程。同时采用手法治疗,患者仰卧,医者用掌摩法顺时针摩小腹,持续5分钟,手法要轻缓、柔和。

1.3 疼痛积分评价。采用NIH-CPSI进行疼痛积分评价,包括3个重要症状:盆腔区域疼痛、排尿异常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共有9个问题涵盖了盆腔肿瘤术后疼痛的3个方面临床表现包括疼痛症状、排尿症状、生活质量,NIH-CPSI 1-9个问题总分之和最高可达43分。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盆腔肿瘤术后疼痛评分[5]。同时对于患者的疼痛控制满意度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分为满意、一般与不满意三个级别,发放问卷160份,回收有效160份。

1.4 资料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NIH-CPSI评分采用(X±S)表示与t检验,临床疗效对比采用秩和检验。P

2 结果

2.1 满意度。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3%)(P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例数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

治疗组8060200100.0%

对照组8035301581.3%

P

2.2 疼痛积分对比。两组治疗前疼痛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两组对比也差异明显(P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CPSI积分对比(X±S)

组别例数(n)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8031.52±2.5210.36±1.41

对照组8031.89±6.2520.36±1.93

P>0.05

3 讨论

盆腔肿瘤术后疼痛是指盆腔肿瘤手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超过急性疾病通常病程或外伤愈合所需时间1个月以上,或由于某种慢性疾病造成持续疼痛或反复发作超过6个月以上的疼痛。与急性盆腔疼痛不同,盆腔肿瘤术后疼痛的特点是病因复杂,病程长,治疗起效慢。盆腔肿瘤术后疼痛的临床特征是会阴盆腔、腰骶等部位的疼痛不适,伴有下尿路刺激或梗阻症状,不全以及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抑郁,其中以会、下腹部、、疼痛和痛为其最典型的特征。目前比较公认的临床症状的评分标准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的盆腔肿瘤疼痛症状指数(CPSI)评分系统(NIH-CPSI)[6]。目前对于盆腔肿瘤术后疼痛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能令人满意。常规多使用抗生素治疗,临床应用的口服抗感染药物种类很多,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及四环素类等。当前可选用敏感的左旋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复方新诺明、交沙霉素、罗红霉素或阿奇霉素等。但是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效果远不及体外试验,一方面是由于药物难以通过血一前列腺屏障;另一方面,许多微生物的致病性仍受到质疑。由于药物疗法效果欠佳,促使许多物理疗法被采用,如手法、温水坐浴、微波、射频、超短波和超声疗法等。以上方法均为通过热效应和热传导作用,促进前列腺体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局部肌肉痉挛和疼痛,可作为辅助疗法。有研究经尿道微波加热,温度控制在42℃,持续40min,治疗56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7]。同时必须强调综合治疗,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同时还要注意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性生活等)和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以提高疗效。本文结果显示,经过观察,治疗组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1.3%)(P

总之,相对于药物治疗,物理综合治疗盆腔肿瘤术后疼痛可有效改善满意度状况,降低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晓筠,张爱国,单宝德,等.山东省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防治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3,18(9):560-562

[2] 刘肖平,余聚生,王舟琪.慢性盆腔疼痛及其流行病学研究[J].疼痛,2010,8(2):81-84

[3] 刘勃.慢性盆腔疼痛发病率及病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8,14(6):303-304

[4] 顾群.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0(1):40-41

[5] 生秀杰,陈敦金.盆腔炎的抗生素合理化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4):259-260

[6] Barbalias GA,Nikiforidis G,Liatsikos EN.Alpha--blocker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rost atitis in combination with antibiotics[J].J Urol,2008,159(3):883-887

[7] Bates S,Talbot M.Short course oral prednisolone therapy in 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 and prostatodynia:case reports of three responders and non-Responder[J].Sex Transm Infect。2010,76(5):398-399

上一篇:急门诊护理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 下一篇: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