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逆生长”的亲子设计

时间:2022-10-09 05:27:31

“互逆生长”的亲子设计

第一次落地北京的国际亲子设计节,提供了构建亲子关系的创新思维,也意在对亲子产业的融合发展注入最新的价值理念。

2016国际(北京)亲子设计节起源于米兰设计周的场外展“儿童设计周”,从2004年起每年都在米兰设计周期间举办。经过12年的发展,国际亲子设计节已经成为包括儿童友好型城市研究、儿童建筑设计、儿童设计教育、母婴产业、儿童公益活动等内容丰富的跨学科、跨行业活动及传播平台。

作为一个“舶来品”,第一次落地北京的国际亲子设计节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活动期间的整整10天,我们的团队每天都是在和小朋友们‘打成一片’。小朋友们惊人的创造力让我们无比赞叹,最欣慰的画面就是有小朋友来了之后特别跑过来和我打招呼,跟我说:我昨天来过了,今天又来了……”亲子设计节运营总监苏朗说。

“亲子设计”的英文原义是“儿童设计”,之所以定名为“亲子设计”,WDW世界设计周网络国际执委、北京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国际亲子设计节出品人孙群表示:“‘亲子’包含了一种‘传承’的概念。”

从“儿童”到“亲子”的转换,主办方强调的是父母、长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与互动。与此呼应,本届国际亲子设计节以“为爱而设计”为年度主题,更提出“设计”、“学习”和“陪伴”三个年度关键词作为呈现内容的选择标准。

在为期十天的活动中,国际亲子设计节共举办展览、论坛、沙龙、工作坊、亲子设计商店、亲子设计之旅等亲子活动103项。所有这些活动中,最吸引观众的当属主展“逆长其境”。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的展览空间变成了临时博物馆,有各种充满互动乐趣的装置和工作坊:纸与灯光打造的“纸影迷”、捕捉姿态影像的“灯光实验室”、“绿幕互动”带人“上天入地”,在“少年建筑学堂”一砖一瓦搭筑梦想小屋……家长和孩子可以在这里共同玩耍,零距离亲近艺术与设计,年龄的界线仿佛不复存在。策展人董灏表示,所有这些互动活动,更多地强调成人和儿童都可以参与,在这样环境里成人和儿童之间的交流,有一种新的形式。“对于儿童来说他受到尊重,对于成人来说鼓励成人换一个新的视角来重新看问题,重新来定义亲子的概念。”

戴上鸟头形状的《离魂头盔》,观众从里面的电子屏幕上看到的是从远处观看自己的影像。视角的转换让他们变成自己的旁观者,这不仅创造了一种怪异而超现实的感觉,也迫使得他们去探索周围的动态和社交空间的乐趣。新奇装置带来的互动体验颠覆了家长和孩子的感官经验。

董灏说,这里不仅仅是一个为儿童打造的乐园,更是一个让家长与孩子互相学习及分享的创意平台。除了增进感情,亲子在这里更多的是能相互理解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也分享创造过程中的奇思异想,让家长孩子“互逆生长”,体会思维的冲击无长幼之分,一起突破各自的思维习惯。

现场的小参与者从3~10岁都有,有孩子告诉工作人员,“我很喜欢这里,因为这里不像其他地方那么幼稚!”在董灏看来,通过不同的视角看世界,创意的想法就会有所诞生。任何行业、人、企业都会有一种惯性,亲子和设计的结合能够打破各种的思维惯性。

“我们希望这样的环境及形式能引起社会更多的反响:亲子是纽带,引起全人类思想及变革。亲子是形式,共同启发引导全社会的创新思维行动。”

“亲子”影响力

在4+2+1的家庭结构下,亲子活动也是传播率的“王中王”。活动制作服务公司EPS &INT++为此次国际亲子设计节策划的“飞翔”主题绿幕互动游戏,实现了平均每天170次的互动体验,共收到1526个上传视频,而这些小视频通过微信页面被12352个不同IP观看分享,共计下载44509次,平均每个设备重复观看率高达3.6次。

苏朗介绍,本次活动在家长群体内的传播影响力超出他们的想象,前期就有数十家自媒体公众号和他们联络,推出各种互动活动,“抢票活动几乎瞬间就抢空,大家的反馈都是非常需要有创意、新颖的活动。”活动开幕后,仅自媒体、公众号、妈妈群报名参与抢票的人数就有几千位。之后,“妈妈告诉妈妈”的口碑传播力量彰显出来,更有妈妈专门在记录自己宝宝成长历程的公众号上面,非常详细地写出亲子节的体验“攻略”,文字洋洋洒洒还配了自己精心绘制的插图。

国际亲子设计节的火爆,反映出国内市场对于亲子内容的渴求和追捧。随着儿童消费在城市家庭支出中的占比持续增长,有报告称,2015年国内亲子(母婴童)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预计2018年的亲子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元。毫无疑问的是,二胎政策的推行将继续支撑这个产业的繁荣。

技术革新和需求的暴涨,推动亲子产业的内容及形态不断变化。国际亲子设计节创始人之一、意大利米兰儿童设计周创始人卢卡・弗伊斯(Luca-Fois)教授表示,好的设计产品不仅仅能陪伴孩子的童年,更能为他们提供经验、情感和教育环境,帮助他们在社会关系与人际交往间取得良好的平衡。在他们多年的儿童相关设计当中,更多地是把儿童当成一个真正的研究对象和真正的使用者来进行对待,也就是以儿童为设计的中心,做出更多创新的设计。他认为,现在社会中,科技和材料的发展,都会随时随地的改变设计师看待问题的观点,“但是我更希望,设计是以儿童为中心来改变大家在设计开始时候的观点。”

平台化发展

作为国际亲子设计节的主体及承办公司的卓意中国(Sfera China),是意大利第一大国际传媒集团RCS集团成员,也是中国传媒领域第一家与意大利合资的传播机构。借助RCS集团多媒体的强大资源优势及经验,卓意中国正全力推进母婴及亲子产业项目在中国的发展,为国际亲子设计领域搭建全新立体的传播平台。

“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单纯地每年只做几次活动。国际亲子设计节是以提供平台服务为首要定位。”苏朗说,“活动期间就有很多家长会问到我们,这样的活动什么时候会再办?在哪还可以再参加?”她表示希望能将这个平台常态化运行。“目前,在这个平台的上游聚集了大量海内外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团队、机构,下游匹配到不同的商业环境。就目前而言,国际亲子设计节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发展模块,不拘泥于特定的场地或形式。它可以是一个大而全的节庆活动,也可以是一个针对性较强的体验内容。”投资人范黎带着孩子参与了亲子设计节,他认为,从投资角度看,线下商业与文化内容的结合已经是大家的共识,而亲子互动是其中的核心,但由于商圈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流量规模,需要服务的接纳能力具有一定弹性,需要内容有持续更新机制,需要针对开放空间的设计。“这个设计节虽然是首次举办,规模不大,但已经能感受到主办方的专业和细心,以及对未来融入商圈和街区的很多思考。”

参与本次国际亲子设计节的文化、设计、教育等相关机构近35家,包含各国的参展商,如荷兰来的团队SUPERIMPOSE、MONOBANDA、[S]Lab、澳大利亚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灯光实验室、挪威Hilde & Bard Tordal,以及国内的Zii儿童展览研究所等;活动与工作坊则与京剧猫、涂思美誉、摩卡站、器安木作、时尚妈咪等机构合作;产业沙龙与公众沙龙与TSL北京英伦精才教育机构、ACE Lab以及KIART启想国际艺术等进行合作。

除了751的主场,国际亲子设计节还在全北京十余个重点商圈,包括三里屯太古里、侨福芳草地、蓝色港湾以及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机构同时开展亲子之旅的相关主题活动。专注于艺术设计领域的“艺滴设计发烧站”“艺滴盒子”还为国际亲子设计节呈现数百件世界各地艺术家设计的“亲子系列”互动商品。

苏朗说,她们接下来的目标,是以适当的形式,将国际亲子设计节这个综合传播平台与不同区域的特性匹配并呈现。从时间上来讲,明年四月的米兰、六月的上海以及十月的北京设计周都已经在计划当中;从地域上,计划在国内的其他城市进行巡展活动;此外,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也考虑落地实体空间。“不论如何,我们将会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父母和孩子共同感受‘设计的魅力’。”

上一篇:家政行业渐行渐远? 下一篇:“一带一路”需要更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