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群:剑胆诗心闯天下

时间:2022-10-09 05:04:54

上海某公司的一名普通文员,居然还是个酷爱单身云游江湖、颇具古道侠风的诗人。漂泊生涯的坎坎坷坷,催发了一枝融“诗”与“侠”于一体的文学奇葩。

妙联巧对戏文痞

两年前,炎夏的一天傍晚,有诗侠之称的35岁的孙群路过盐城大丰县白驹镇一座古桥,被桥头相峙的两方所吸引:一方是一个留着鼠须、手摇折扇的中年人,另一方则是一群女学生。

只见中年人阴阳怪气地说:“对得出,我就让路;对不出,你们哪里来还回哪里去也。”女学生个个急得满头大汗。

见此情状,孙群迈前一步,拱手问由来。原来,这群女学生中的一位,前不久投稿某报,有一首诗竟获发表,顿时,乡人谓其为“诗童”,一时传为美谈。邻村的这位中年“鬼难缠”,颇有几分歪才,闻知乡间出了一个“诗童”,抢了他的文名,心有不甘,便心生一计,赶在女学生下课之前,霸占了桥头,出了一个事先拟好的上联“欲前欲后,请猜我向不向左右?”让女娃娃对。女学生毕竟学识肤浅,搜肠刮肚,还是难以应对,眼见红日西斜,个个心急如焚。

问明缘由,孙群略一思索,在纸上刷刷写了一行字交给女学生,女学生读后,愁眉立解,马上朗声对出下联:“非南非北,谁知你是否是东西!”正是上联问得刁蛮促狭,下联应得连讽带喻。“鬼难缠”瞪直双眼,悻悻而去。

孙群的诗才侠名瞬间传遍白驹镇,镇长出面请他喝酒。席间,镇长高兴地说:“鬼难缠”数十年从未碰到过对手,想不到却栽在一个外乡人的手下。

孙群报以淡淡的一笑。这样的事,在他多年的江湖游历过程中,实在是微不足道。

人在江湖,孙群知道,仅凭诗才有时是难以服众的,还要有胆有识有勇有谋。自小身体孱弱的他,拜拳师学了一身武艺,出门在外,路遇不平之事,就是凭着一身真本领多次化险为夷的。有一次,孙群行走到浙江萧山一个小镇,看到三个恶少正在欺负一位衣衫单薄的外乡人,便上前劝阻。三个恶少见他孤身一人,口出恶言拳脚相加。孙群护住要害,一边叫被打的外乡人快走,一边装出被打得疼痛难忍的样子。待外乡人跑远了,周围的人都对恶少的行径表示不满时,孙群一个鹞子翻身,右肘一个“进槌”,击中一个恶少的胸口,顺势又抓住这个恶少的头发朝下摁,右膝上提,给恶少的面门来了个满堂彩。未待恶少醒过神来,他一个落叶旋风扫荡腿,又撂倒了一个。第三个恶少是个戴眼镜的,吓得浑身筛糠似地抖。孙群没有打他,只是上前摘下他的眼镜,又抱拳向围观者说:我只求脱身,请各位闪条道让小弟我过去。骑上自行车踏出几里路后,孙群绕到另一条路上朝回骑,边骑边拿出望远镜巡视。果然被他猜中,被打的恶少邀了十多个人,骑着摩托车、自行车沿着他走过的路一路追赶。

对行侠仗义之事,孙群的认识是,该出手时一定要出手,但要智取为上,毕竟江湖险恶。也许,这些江湖阅历,给他创作《奇门兵器》诗集时,增添了真实的生活素材。他在《袖中刀》中写道:……这一次搏杀我冷眼旁观/邪门剑法并不奇妙/难以提防的/是她的暗器/袖中刀。

历经艰难觅诗源

孙群,这位乡村教师的儿子,是怎么成为江湖上颇有名气的诗侠的呢?

话得从头说起。孙群幼年身虚体弱,多病多灾。做语文老师的父亲便为他请了一名拳师教他武艺,自己则教他诗词。12岁那年,他父亲的一位诗友前来造访。言谈间,这位诗友信口叹道:“活下来真不容易。”孰料孙群在旁随口答道:“长大了也很简单。”来客大奇,便试探道:“弱柳难经风雨。”年少好强的孙群又对答:“成材好做栋梁。”这段对诗佳话传遍了乡间,孙群也因此与诗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份“诗缘”使他在学业上严重偏科,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他一心向往着古代诗人游学天涯、以诗会友的生活。高考时,他因数理化成绩不佳,终于名落孙山。

然而,他没有失望,没有伤感,而是作出了一个可以说影响他一生的选择。

1987年端午节这一天,孙群踩着自行车,不顾亲人的拦阻,离开了家乡。

他遍访江苏、安徽、山东、四川、浙江、江西、福建等省,行程数万里,所到之处,即结交当地诗人,以诗酬往,并收集民间诗词掌故,还组织了一个《天涯》诗社,最兴旺时,有200多人参加。

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和生存本领,孙群出门时分文不带。他边走边学,掌握了许多民间绝技,如炭精画像、泥雕、剪影、龙凤书法等,并藉此挣钱糊口。有一次,他在苏州卖艺时,一个女孩递给他一张照片,要求他立马题诗。孙群稍一思索,挥笔而就:“隐隐红装透绿丛,传言不肯借春风。回眸却将绵绵意,藏在嫣然一笑中。”引得围观者轰然叫好,求诗者立时排成长队。

在风餐露宿行吟天涯的过程中,孙群好几次差点丢了性命。有一次,他在海南岛的一个小山村结识了一位诗友,住了几天后,赶路到另一个地方,半途突遇龙卷风,他赶紧用练功带将人与车捆在一棵大树桩上。狂风呼啸,电闪雷鸣,身边的大树一棵棵被连根拔起,雨,浇透了他的身子。那时,他真的感受到生命是那么的脆弱。当然,他也庆幸自己的精灵,捆住的是风无法着力的树桩,才逃过这一劫。当孙群推车返回小山村时,却发现刚认识不久的诗友,已在龙卷风中罹难。他欲泣无泪,欲哭无声,昏昏沉沉中想到远方的家中那盏橘黄的灯,漂泊半年多的他第一次返回家乡―――江苏省淮安市仇桥乡长沙村。

然而不久,他又踏上了浪迹天涯之路。因为在人生旅途中,他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写出好诗,光停留在名山大川是不行的,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生活,是一本真正的大百科全书。为了体验人生甘苦,他在江西教过书,在淮阴开过服装店,在四川成都当过记者……

在江南某地做“地下”动画师的那段经历,是孙群终生难忘的恶梦,但也为他日后出版的诗集《奇门兵器》积累了最原始、质朴的素材。“地下”动画师与一般画家的创作不同,平时主要由老板养着,没有活干的时候,每月只能拿到微薄的收入,一俟老板接到活,画师就得没日没夜地干,只要活没完,是不允许“下课”的。当然,因为实施的是计件制,画一张算一张的钱,手脚勤快的画师,一个月挣上个七八千上万元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在一个冬天,好久没有接到活的老板接到了一宗大买卖。老板让所有的画师都上阵,接连干了一个多月,即使孙群有着扎实的武功底子,也感到吃不消了。就有画师提出,要老板放一两天假,让他们睡足了再画。老板怕完不成计划要赔款,坚决不同意,雇了几个打手把场,还掏出香烟,一一分发给画师们,说抽了他的烟精气神都会吊上来。孙群毕竟历经江湖磨难,又没有抽烟的嗜好,便暗中将烟藏起来,没有贸然去抽。果然,抽了老板香烟的画师个个精神焕发,发疯似地画,还一而再、再而三地乞讨老板的香烟。好容易将老板的指标如期完成,孙群虚脱似地昏睡了好几天,总算恢复过来。但他发现,那些抽了老板香烟的画师再也离不开老板的香烟了。孙群在暗中打听,才知道老板在烟里下了“白粉”,那些画师将终身受其奴役。

孙群想去有关部门告发,但他听说老板很有来头,社会关系极其复杂,心寒了,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除了失败,什么也不可能得到。苦闷之下,他写下了《小心,那就是杀机》一诗:“没有出招的架势/也无杀人的表情/目光里看不出用意/只有阴森的沉默/在周身弥漫起骇人的东西/小心,那就是杀机。”随即断然离开了那块是非之地。

虽然孙群历经生活的磨难,但他体验人生甘苦的志愿始终不渝。哪怕现在在上海打工,他仍然保留着每年外出游历一段时间的习惯。

总有情丝来相随

孙群何以会创作出一本将“诗”与“侠”融为一体的诗集呢?不少评论者认为:他是一个诗迷,一个金庸武侠小说的崇拜者,一个以诗行侠的漂泊者,写出这样一本“为武侠文学拓宽了体裁,为诗歌创作拓宽了题材”的诗集也就有了基础。此话虽说不错,但笔者对他本人多次采访后,宁愿相信是一个情字迸发了他的全部灵感和激情。

高中时,孙群在外发了不少诗,在当地也就有了小小的诗名。有一位比他高一年级的女生暗恋上他。这位女生的母亲是淮剧演员,她秉承了母亲能歌善舞的基因,人又长得漂亮,在学校里是个绝对的校花。她将他所有发表的诗,谱成曲在外演唱。穷乡僻壤对这类“自由恋爱”格外地大惊小怪,风言风语传得沸沸扬扬,重重压力之下,女生羞愧难当,服毒自杀未果。孙群去医院探望她时,她含泪说,为了让舆论消失,她决定辍学回去嫁人。两个月后,她就嫁给了当地一个小学没有毕业的光棍汉。

孙群至今心里有个解不开的疙瘩,就是感到对不起这位痴心痴情的女生,于是,他悲伤万分地写道:“明知无缘与共/偏偏情又深种”;“无法回避仇深如海/爱你/又不能把你伤害。”孙群的云游行吟,是否与这段经历有关?外人不得而知,他也不愿多言。但浪迹天涯的路途中,他在太湖边遇到的一段爱情故事,却是实实在在的。有一次,他贪恋太湖山水,错了投宿,便上了一艘小渔船。打鱼的老渔翁虽然不懂之乎者也,却使得一手家传好棍法,与孙群极投缘。两人饮酒夜谈,老人兴致所至,决定将棍法授与孙群,孙群便在船上住下,跟老人学一节棍防身术。

老渔翁的孙女,是个情窦初开的处子。她慕孙之诗才,也被孙虎背熊腰、气度沉稳的侠者风范所吸引,竟暗中欲以身相许。此时的孙群岂能不知秋波暗送之意,但他不愿伤害这位单纯的女孩,便在渔家女送给他的手帕上,题了一首“念奴娇”词,请老渔翁转交,漏夜而辞;他的内心,却有一团火在久久地燃烧。

孙群现在的妻子,是他逞强“赌诗”赢来的。兰心蕙质的贺中兰姑娘,在当地也是一个才女,心高气傲的她对孙群的诗才不服气,约孙群以同一题目各写一篇,看谁先发表在级别高的刊物上。结果,孙群赢得了这场比赛,也赢得了美人的青睐。在他的创作徘徊之际,贺姑娘,这位女秀才给他输入了一口“真气”。贺姑娘提醒他:在中国,还没有人用诗歌的体裁全面表现过武侠题材,你为什么不去试一试,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呢?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孙群就此“奇拳怪招”叠出。“你打败了别人/也就被别人打败/纵然讨还了前人的血债/又怎能逃避复仇的后代”;“我能与你相随/共同利剑同挥/不思蓝天比翼/愿做侠侣一对”……孙群的武功诗情,在娇妻的激发下,终于勃发出雄性的呐喊。

走遍天涯路的孙群,今天是上海市政隧道分公司的一名宣传干事。识才爱才的领导想“招赘”,让他正式进编,孙群却“傻傻”地不愿。他依然留恋漂泊生涯。

孙群在灯红酒绿的上海滩暂时扎根,他能否在轻风暖阳里走出一条卓尔不群的路来,那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上一篇:我想离婚,不是你不好 下一篇:情感错位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