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城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时间:2022-10-09 04:43:20

四川省城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 了解四川省城市青少年伤害相关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应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城市中学生6 911名,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四川省城市中学生骑车违章、打架、自杀意念、感到绝望、到非安全场所游泳、受欺侮、计划自杀、步行过马路违章、尝试自杀的报告率分别为45.5%,33.2%,27.9%,20.2%,14.8%,14.5%,11.2%,7.0%,4.4%。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曾使用过、尝试吸烟、尝试饮酒、学习成绩和城市经济水平。结论 四川省城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现况较严重。应对青少年开展预防伤害健康教育,尽早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预防暴力干预;有吸毒、吸烟及饮酒等不良习惯的青少年群体应作为重点干预对象。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自杀;饮酒;吸烟;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2-1086-03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疾病谱发生了根本变化,伤害已取代躯体疾病成为我国青少年的首位死因。伤害不仅危及青少年的生命安全,还可引起身体缺陷和残疾,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生长发育,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为了解四川省青少年伤害相关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预防伤害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对该省城市中学生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全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抽样方案[1],选择成都、乐山和达州3个城市,分别代表四川省内城市经济水平好、中、差3类地区。在3个城市不同类型的学校中,按系统抽样的原则选取11所普通初中、9所重点初中、9所普通高中和9所重点高中,然后在这38所学校中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各个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 146份,回收有效问卷6 911份,有效率为96.7%。其中初中生3 432人(男1 764人,女1 668人),年龄(13.6±1.0)岁;高中生3 479人(男1 854人,女1 625人),年龄(16.5±1.0)岁。

1.2 方法 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少中心、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1]进行调查,调查员是经统一培训的卫生专业人员。调查以班为单位进行,答卷不计姓名,当场回收。

1.3 相关行为定义 过去30 d中,骑自行车时经常或总是有各种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为骑车违章,步行过马路时经常或总是不走人行横道为步行违章,经常受到被恶意取笑、被索取财物和被威胁等各种欺侮为受欺侮;过去1 a中,去过非安全场所游泳为到非安全场所游泳,至少1次与他人打架为打架,连续2周或更长时间感到非常伤心或绝望而停止平常活动为感到绝望;考虑过自杀为自杀意念,做过如何自杀的计划为计划自杀;曾采取措施试图自杀为尝试自杀。“尝试吸烟”指过去尝试吸烟,即使只吸一口。“尝试饮酒”指曾经喝过1杯酒。

1.4 数据处理 数据录入用EpiData 3.0,用SPSS 11.5对9种伤害相关行为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伤害相关行为报告率 城市初、高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报告率前3位均为骑车违章、打架和自杀意念。不同性别学生比较,男生骑车违章、步行过马路违章、到非安全场所游泳、受欺侮、打架的报告率高于女生,而女生自杀意念和计划自杀的报告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学生比较,初中生受欺侮、打架和尝试自杀的报告率高于高中生,而高中生感到绝望的报告率高于初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伤害相关行为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选择年级、父母亲学历、城市经济水平等11个相关因素与9种伤害相关行为进行χ2检验。由表2,3可见,曾使用过、尝试吸烟和尝试饮酒是男、女生多个伤害相关行为的危险因素,学习成绩和城市经济水平也是男、女生相关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学校是男生多个相关行为的保护因素,高中年级则是女生多个相关行为的保护因素。

2.3 伤害相关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分别以9种伤害相关行为为因变量,高中年级、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等11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二分变量(是、否)赋值为1和0,城市经济水平和学习成绩的差、中、好赋值为1,2,3。用传统逐步向后法分析,模型进入标准是概率值F≤0.05,排除标准是概率值F≥0.10。男、女生多个伤害相关行为共同的危险因素有尝试吸烟、尝试饮酒和曾使用过,共同的保护因素有学习成绩好、高中年级和核心家庭;城市经济水平和住校对男、女生多个相关行为可能是危险或保护因素;重点学校是男生多个相关行为的保护因素,对女生则可能为危险或保护因素。见表4,5。

3 讨论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自杀和淹溺[2]。调查表明,四川省城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报告率较高的是骑车违章、打架和自杀意念。学生骑车违章报告率为45.5%,与全国调查结果[3]接近;打架报告率为33.2%,约为全国5省市中学生调查结果的2倍[4];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7.9%,约为上海市中学生的2倍[5]。男生受欺侮、打架等相关行为较严重,女生在自杀方面问题较严重。男、女生相关行为有一些共同影响因素,但不完全相同。因此,学校应开展预防青少年伤害健康教育,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干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重点突出交通安全、预防暴力和自杀等内容,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具备自我防范伤害的一些基本技能。

有研究提示,伤害相关行为与年龄有关,低年级学生某些伤害相关行为的发生率较高,青少年可能在青春早期开始出现伤害相关行为[6-7]。四川省城市初中生受欺侮、打架、感到绝望和尝试自杀的报告率均高于高中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有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也表明,高中年级是男生5种伤害相关行为和女生4种相关行为的保护因素。因此,应尽早对低年级学生开展干预,着重进行预防暴力(打架、欺侮行为等)干预,预防青少年发生伤害相关行为,避免以后产生较大危害。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曾使用过是男生9种伤害相关行为和女生3种行为的最强危险因素,与对巴西青少年的调查结果[8]类似;尝试吸烟是男、女生9种相关行为的危险因素,尝试饮酒是女生7种相关行为和男生4种行为的危险因素;而学习成绩好是女生7种相关行为和男生4种行为的保护因素,核心家庭是女生3种相关行为和男生2种行为的保护因素。提示应将有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作为重点干预对象,同时大力发挥学校、教师和同伴对这些高危青少年群体的正向支持作用,开展控烟活动,进行预防教育,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主编.中国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2005.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34-36,322-334.

[2] 杨功焕,周脉耕,黄正京,等.中国人群1991~2000年伤害死亡的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3):193-198.

[3] 陈天娇,季成叶,星一,等.中国青少年骑车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4-25.

[4] 孙江平. 中国5省市中学生危险行为现状(二):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行为. 中国学校卫生,2001,22(4):292-293.

[5] 彭宁宁,罗春燕,朱蔚,等. 上海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浅析.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15(4):163-167.

[6] SARIGIANI PA,RYAN L,PETERSEN AC. Prevention of

high-risk behaviors in adolescent women. J Adol Health, 1999, 25(2):109-119.

[7] FLISHER AJ,WARD CL,LIANG H, et al. Injury-related behavior among South African high-school students at six sites. S Afr Med J, 2006, 96(9):825-830.

[8] ANTEGHINI M,FONSECA H,IRELAND M, et al. Health risk behaviors and associated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among Brazilian adolescents in Santos, Brazil. J Adolesc Health, 2001, 28(4):295-302.

(收稿日期:2008-05-21;修回日期:2008-07-07)

上一篇:地震重灾区中小学生卫生防病知识健康教育近期... 下一篇: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