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背后的辉煌

时间:2022-10-09 04:39:26

玩具背后的辉煌

资料提供:声波NWG、sg28mnsib

提到G.I.Joe(《特种部队》),恐怕很多玩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3.75寸兵人。

发展到如今,G.I.Joe已经走过近40年的历史,依旧长盛不衰。

前身,12寸的美国大兵

早在1964年,HASBRO(孩之宝)公司就推出了G.I.Joe兵人。但那时候的兵人是12寸的大比例。与现在威龙、HT等公司出的1:6的兵人一样大。关节可动,并可换装。然而遗憾的是,在当时全球没有真正意义上“可动人型”玩具的背景下,HASBRO的创造虽然“石破天惊”,却并没有获得更大轰动,市场也并没有打开。

然而,与“同门师弟”变形金刚一样,作为HASBRO的“拳头产品”,特种部队却在日后,以其独特的产品魅力,打下了一片江山。而这个系列,就是玩家们比较熟悉的“JOE VS COBRA”系列,80年代播放的动画片《特种部队》中的主要登场人物,就归于该系列发行。玩具大多以3.75英寸(即9.5公分左右)的人偶,搭配辅战车/机为主。(部分主要人物也曾出过12英寸人偶。)

漫画,开启辉煌

成功的玩具的背后,多数都有出色的动漫或影视作品作为支持。特种部队也不例外,同很多畅销作品一样,特种部队也包含了漫画以及动画两大系列,其中动画截止到91年,由于种种原因,现仍处于停止阶段,但新版的漫画及玩具系列到现在都在不断发行中。

1982年,在3.75寸人偶上市同时,HASBRO为了推广他们的玩具,联合了北美著名漫画公司Marvel Comic,推出了《G.I.Joe》连载漫画。虽然此时HASBRO曾有考虑过将其动画化的打算。但出于当时的动画制作成本过高,且HASBRO对此未有过先例,因此动画计划暂时搁置,仅制作了部分玩具广告。

令HASBRO喜出望外的是:随着广告的出现,以及推出的配套玩具款式,北美各地的G.I.Joe玩具和漫画均在短时间内便销售一空,订货量也由此激增。可见北美地区对这种系列化的玩具战士的需求量甚大。于是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平均每2到3个月,HASBRO就会有新款广告及玩具出现,孩子们对G.I.Joe的热衷,也因此继续升温。

从1982年6月,Marvel Comic出版了G.I.Joe的连载漫画,截止到1994年12月为止,美版漫画共出版了155集。两个月后的1995年,又重新绘制了特别版。其后包括年鉴性质的《YEAR BOOK》;86年5月至87年5月的《Order of Battle》等部分也相继发行。以及包括在1986年10月至1989年11月出版的,与主线情节有所区别的《Special Missions》等番外篇。甚至英国也在1987年,在原本美版漫画的基础上,推出了更多以原创剧情为主,从主角人物到故事主线都与美版大相径庭的漫画剧集《Action Force》(共发行50集)。

而提到番外篇,就不能不提一对很有趣的“组合”:G.I.Joe VS Transformers(特种部队与变形金刚) ,这对HASBRO旗下的“同门师兄弟”。或许“强强联合”的优势不言而喻吧?1987年4月,Marvel Comic出版了共5集的漫画《G.I.Joe VS Transformers》,从此打造了了一对新的组合:特种部队与变形金刚。而其实,早在G.I.Joe,漫画的第148集中,就已经出现了两队漫画中的邪恶首领:威震天与眼镜蛇指挥官的合作。(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此段情节开启了变形金刚G2时代的序幕)。直至后来,无论是之前出版变形金刚漫画而名燥一时的DreamwaveComic(梦之潮)出版的《Transformers VS G.I.Joe》;亦或特种部队漫画现在的“东家”:Devils Due Publishing(DDP),的漫画《G.I.Joe VS Transformers: The Art of War》,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他们之前依旧演绎着惊心动魄的战斗。

而提到如今的特种部队漫画,从2005年12月开始,DDP开始配合新制作的卡通,出版新的漫画系列《Sigma 6》,共6集。虽然同名的玩具由于人偶尺寸,引起诸多争议,但与之相比的卡通及漫画均被认为是成功之作。

卡通,再显神通

鉴于漫画的成功,HASBRO开始与Marvel Productions以及Sunbow Productions合作,正式推出G.I.Joe的动画系列。1983年,五集的单元动画《The M.A.S.S Device》推出;1984年又推出了另外5集的《The Revenge of Cobra》(眼镜蛇的复仇)。截止1986年,不包括最早的两个单元动画,一共制作了两季,共85集的动画系列。其中第一季55集,(包括5集的单元动画《The Pyramids of Darkness》)。(第一季的55集,加83、84年的10集,单元动画共65集的G.I.Joe动画组成了后来曾于国内播出过的《特种部队》。)

第二部的推出是在1986年,一共30集。新的角色纷纷出场,例如赫赫有名的斯拉夫特中士,眼镜蛇中扎坦的两位表亲及光头博士等等,其中包括了相当有影响力的5集单元:《Arise, Serpentor, Arise!》(蛇王诞生)。

经过了1988年的沉寂后,DIC Animation提出继续制作G.I.Joe系列动画片的计划。然而遗憾的是,这是以一个节省开支为前提,采用单一绘制画面的制作方式。举例来说:对画面中的阴影及背景画面的处理采用“一次成型”,而非象过去那样采用几道工序分别制作。 对于这样的廉价计划和制作效果,虽然很多G.I.Joe 的迷友及Marvel/Sunbow Productions的原创人员均表示反对,但最终,DIC Animation还是接手了新的《G.I.Joe》动画的制作。

1989年,配合HASBRO新的88、89玩具系列“巨蟒巡逻队”,“阿力蛇魔”,“午夜蛇魔”等一批新款眼镜蛇玩具兵种的发售,DIC Animation 推出了他们的第一部G.I.Joe动画系列,带有原创副标题的5集单元系列蜒《Operation Dragonfire》(龙火行动),眼镜蛇指挥官恢复成为蛇脸人身的“人”,重掌指挥权,而蛇王,却从G.I.JOE电视动画历史上,彻底消失了。仅以画面来看,廉价版G.I.Joe动画《龙火行动》似乎差强人意。然而,有迷友认为,除去画面效果,DIC的龙火行动,却是G.I.Joe动画中的精华部分之一。

继《龙火行动》后,接下来的1990至1991年,DIC Animation又先后推出了两季(各20集)共40集的G.I.Joe动画。于是,更多的新人出现了,他们多是来自90以及91版的HASBRO玩具战士,比如“铁甲队长”,“自由降落”,“话筒”,“开路先锋”,“灯塔”(90版),“西菲”(90版)等等。这40集的最大的特点是,剧情连贯性比以往的“单元剧”有很大的加强,然而,与连贯的剧情相比,画面的效果却每况愈下,尤其是第一季的十几集处开始,画面的效果常给人以粗制滥造的感觉(也难怪叫廉价版)。这份无奈,或许是与DIC Animation将此系列的受众对象,定位为更加低龄化的儿童有关吧?而90年DIC的第一季20集,与86年的第二部30集;《龙火行动》的5集一起,共55集动画,成为了在我国播映过的动画:《特种部队 再显神通》。

大电影,未结束的战斗

所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Marvel Productions以及Sunbow Productions制作的G.I.Joe系列没有能创造第三季动画,因为“宇宙的巨人”希曼和他那“非凡的公主”妹妹希瑞的出现,加之其动画中更加华丽的画风,使得G.I.Joe的众多拥趸转投他处。不得已,HASBRO企图以精良的动画制作及剧情上的高潮来力挽狂澜,于是,作为第三部G.I.Joe动画发端的《G.I. Joe The Movie》开始酝酿了。

1986年,《G.I. Joe The Movie》制作完成,但鉴于当年同们师弟《Transformers The Movie》(《变形金刚大电影》)出师不利,公映以来出现票房亏损。Marvel和Sunbow不敢冒然将《G.I. Joe The Movie》投放电影市场,并且针对变形金刚电影中出现的部分引起争议的情节,在特种部队电影版中,将类似的情节做了“妥善的修改”,以避免引起粉丝们的同样不满。在1987年,修改后的《G.I. Joe The Movie》电影以直接出售的方式,作为音像制品进行销售,同时被制作成5集的单元系列,在电视台播映。观众们也因此没能在影院中一睹特种部队的风采。由于《G.I. Joe The Movie》在剧情节及系列主线上,相比较之前都有了更改,观众对之的评价褒贬不一。

《G.I. Joe The Movie》以后,辉煌一时的特种部队电视动画系列宣告暂停,仅仅以新的广告动画以及玩具推出作为主打,《The Movie》也成为G.I. Joe动画系列的一个休止符。

上一篇:高清电影自助餐 下一篇:变形金刚之星:星星打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