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真实的作文

时间:2022-10-09 03:54:26

留住真实的作文

对于小学生来说,下笔就能将真情流露于笔端也不是件容易事。真情实感到底从何处而来?怎样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实感呢?

一、用笔说真话

我曾经问过学生,为什么作文中不说真话。学生的回答是:为了使作文生动,只能编一些好的情节;说了真话会得罪人,有时候就要挨家长老师的批评了。大家都知道,说真话是要付出代价的,对于学生来说,也许就要牺牲教师对他们的赏识,牺牲他们试图在作文中得到的肯定。

我布置给学生这样一篇作文,题目是《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要求同学们一定要说真话,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学生这样写道:妈妈,感谢您辛苦的工作,给我一个幸福的家,您为我的生活学习操了那么多心,您辛苦了!可是您能不能改掉大呼小叫的习惯呢?每次,我只要犯一点点小错误,您就对我劈头盖脸一顿臭骂。我真的很难过,我知道您为我好,但是能不能考虑一下我的感受,好好说呢?

看到这里,我觉得学生是会写作文的,而且能写出好作文。于是我认真地在旁边写了批注:我很欣喜你说了真话,只有写出了真实的东西,才会有真情的流露。而我们在指导作文时的要求不可谓不细,不可谓不多,但是为什么学生对写作却逐步丧失了热情,甚至畏惧写作呢?究其原因,我们忽略了写作最基本的要求:说真话。要让学生敢说、爱说,想写、爱写真话,教师就要提供一个说真话的语境,用一颗宽容、欣赏的心来看待这些文字,允许孩子说真话,鼓励孩子说真话。

二、用心感真情

1.课堂,情感体验的主阵地

记得我在教学《钱学森》这课时,考虑到钱学森这位爱国的伟大科学家,虽然同学们知道他,但毕竟离得比较遥远。为了让学生体验真实情感,在教学时,我找来了许多影像资料和语音资料,结合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带领学生走进钱学森的内心世界。特别是钱学森那感人肺腑的三句话,更是激起了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感受到了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一个赤子的爱国情怀。我趁热打铁,课后让学生完成一篇读后感。学生的感想相当深刻,十分感人。显然,一幅幅图片的感染,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交织在每个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2.生活,情感体验的源泉

我要求学生每天回家用相机拍下父母劳动的场景,再把这些图片收集起来,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学生静下心来,细细观察。那慈祥的脸、温暖的眼神、灵活的双手、忙碌的身影深深映入孩子们的心里,同时也让他们积累了写作素材。我还让学生回家和父母一起参加劳动,和父母一起体会劳动的甘苦;或是为爸爸妈妈洗一次脚,和爸爸妈妈说说自己的真心话等等。在细心的观察中,在与父母的交流中,学生奠定了情感基础,有了体验生活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放飞情感,写出真实的生活。

3.在真实体验中得到升华

有一次,我问学生,你怎样看待父母亲的唠叨,面对他们的唠叨你通常会怎么做。有一个学生说:“我最讨厌我妈妈一回家就对我唠叨个没完。我都是房门一关不理她。”班里的大部分学生也都点头表示赞同。

我相信他的话,可对父母亲而言,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长,生怕由于自己疏忽遗漏,而导致孩子学习下降。而孩子们呢,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后,总认为父母的提醒是多余的,甚至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学生提到的这些真实,是不值得去鼓励的,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父母的这种行为呢?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这个话题延续下去。我给大家讲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还搜集了几则关于感恩父母的公益广告。在随后的讨论中,我把发言权交给学生。同学们发现了父母的唠叨其实是对子女爱的表达。那一句句话语,不是烦人的噪音,而是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唤起我们内心的温暖。习作时,学生对父母的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字里行间,处处真情流露。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通过它我们可以宣泄情感,诉说情怀。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知心朋友,对它哭,对它笑,对它诉说心事。只有这样,才能开放学生的心灵,开放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作文才不会千人一面,学生的笔下才会有五花八门的素材,甚至对于同样的“风景”也会有各自独特的“再创造”。

上一篇:新广告法对电视市场的七大影响 下一篇:最值得期待的电视剧|结果都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