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为主治疗带状孢疹15例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9 02:19:19

针刺为主治疗带状孢疹15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取大椎、阳陵泉、委中、阿是穴及龙眼穴,综合运用针、灸、刺血等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西药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第3天和第七天两组间对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口服西药相比,止痛速度快,愈显率高,因而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带状疱疹;针刺疗法;刺血疗法

【中图分类号】R752【文献标识码】A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为“串腰龙”“蛇串疮”,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以皮肤出现成簇疱疹伴发剧烈的神经痛为主要特征。我院自2008年至2012年综合运用针、灸、刺血等疗法治疗15例,并与药物治疗相对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入选30例带状疱疹患者均来自山西省太谷县中医院门诊,发病部位均在躯干、四肢,均符合本病诊断、入选及排除标准,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中治疗组男9例,女6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7天;疼痛程度:重度8例,中度5例,轻度2例。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8天;疼痛程度:重度7例,中度6例,轻度2例。

1.1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常见病症诊疗常规》制定。① 皮损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②皮损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③ 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1.2纳入标准

① 在某一脊神经后根或脑神经支分布的1个或相邻皮肤区域内出现典型的疼痛和排列成束带状簇集水疱群的患者;

②一周内未以带状疱疹治疗者;

③无严重糖尿病、血液病、肿瘤以及器官移植史。

1.3 疼痛程度判断标准

按疼痛5级评分法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个月疼痛症状积分(疼痛频率、程度、对睡眠的影响三者评分相加);同时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评分标准如下,疼痛频率:无疼痛为O分,偶尔发生疼痛为1分,疼痛经常发生为2分.疼痛频繁发生为3分。疼痛持续发生为4分。疼痛程度:0分为无,1分为极轻度,2分为轻度,3分为中度,4分为重度。睡眠影响:0分为无,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4分为严重影响。

1.4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者;

②头部和会带状疱疹;

③合并严重糖尿病、血液病、肿瘤以及器官移植史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治疗方法:口服阿昔洛韦0.2 g,3次/d;消炎痛50mg口服,每日3次;维生素B120mg口服,每日3次。

2.2治疗组

取穴:大椎、曲池、阳陵泉、委中、阿是穴及龙眼穴

操作:患者适当,首先对大椎、阳陵泉、委中及阿是穴消毒后,予以针刺,得气后,行提插捻转泻法,并且对疼痛明显处选阿是穴加上1-2组电针治疗,再以阿是穴为中心,取75%的酒精棉球局部皮肤消毒,待干燥后,用采血针点刺1-3下。取龙眼穴常规消毒后,医者用右手持消毒好的三棱针点刺,挤出3-5滴血液。每日治疗1次,共治7天。

两组分别于患者初诊时、治疗第3天、第7天询问患者的临床症状,判断疼痛程度,观察疗效。

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结合《现代疼痛学》疗效标准拟定。

痊愈:局部皮肤疼痛基本消失,皮肤感觉正常,睡眠、食欲、日常生活状况正常。

显效:局部皮肤轻微疼痛,皮肤感觉正常,睡眠、食欲、日常生活状况显著改善。

有效:局部皮肤疼痛减轻,但时有加重,睡眠、食欲、日常生活状况稍有改善。

无效:皮肤疼痛未减轻,甚至加重,睡眠、食欲、日常生活状况无改善。

4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5 结果

治疗组:15例中,12例痊愈,3例明显好转,总有效率100%,痊愈率80% ;对照组:15例中,6例痊愈,5例明显好转,2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87%,痊愈率40%,经卡方检验处理,在痊愈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有效率方面也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6 结论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94.3%,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会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虽然总有效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愈显率方面有非常明显的优势,P

7 讨论

带状疱疹(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以皮肤出现成簇疱疹伴发剧烈的神经痛为主要特征,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为肝经郁热活脾经湿蕴兼感火热毒邪,导致湿热蕴结肌肤,气血凝滞,阻滞经络,蕴塞不通而发为疼痛和疱疹。我们采用针灸、刺血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寓“通”、“开”、“排”于一体,发挥调畅气机、泻热祛湿、通经活络、祛瘀消肿之功。大椎穴为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针刺用泻法可清热排毒、祛风止痛;阳陵泉既是足少阳经的合穴,又是胆腑的下合穴,针刺泻之可以疏通少阳经脉,调和气血,又能清利肝胆湿热,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穴。委中为太阳经之合穴,又名血郄,针刺泻之可以清热凉血,活血通络止痛。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善于清热解毒。龙眼穴位于手小指尺侧第2、3骨节之间,为经外奇穴,握拳与横纹尽处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能清热利湿,化瘀通络,对带状疱疹有其特异的疗效,可为治疗带状疱疹的经验穴。疱疹局部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有清热排毒、化瘀通络止痛之功。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有高度的自限性,是有潜伏VZV被激活后侵犯局部神经纤维所致,治疗上多采取外用收敛药物敷擦,内服(或静脉注射)镇痛药及维生素和抗病毒类药的治疗方案。但效果多数不够理想,尤其是止痛效果不满意,同时易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与中西药物治疗相比,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消耗资源少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彭建民.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9,40(3):6-8.

[2] 王立群.针刺治疗带状疱疹78例[J].中医研究,2008,21(5):45-46.

[3] 陈敏,钱云霞,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0):585-586志,2009,28(10):585-586.

上一篇: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短期... 下一篇:“治未病”在妇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