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

时间:2022-10-09 01:44:50

浅议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

摘要:小区规划应充分注意设置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布置上考虑居民生活要求和行为轨迹,分级设置, 满足服务半径要求。本文重点分析了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

关键词:居住小区 公共建筑 设计

Abstract: community planning should pay full attention to set the perfect facilities, decorating on consider people life requirement and behavior track, grading Settings, meet the service radius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sidential area public building design.

Key words: public architecture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小区的多功能的要求也日渐增多。有人性化的、完善的、多功能的居住区公共服务施体系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的依据

二十一世纪将是我国居住小区建设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跨跃发展的新纪元。然而居住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住房的功能和面积,人们还非常看重小区的环境建设,如商业服务设施、文化体育设施、老人与儿童活动设施、绿化、景现、 物业管理等综合指标和科技含量。如果说以前人们只是选择一种生活空间, 而现在人们不仅只限于选择一种生活空间, 还在塑造一种生活方式。其中, 公共建筑服务设施的发展完善与否, 亦成为新世纪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迫切需要人们予以密切关注。

1、对公建的卫生要求有两个层面上的内容: 一是对小区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 这是小区垃圾站的作用。二是公建本身的卫生,包括其日照、采光、通风是否良好,其产生的噪声、空气污染是否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2、公建的安全既指公建的布置是否有利于小区的安全,城市居住区内要明确划分公共活动区与私有区的领域界限;又指在使用公建的过程中是否有交通安全问题。

3、公建的便利性既是居民对它的基本要求,也是它存在的目的―――便利居民的日常生活。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它必须具有多样性和良好的可达性。而要实现公建良好的可达性就必须通过合理的布置使其服务半径尽可能小、到达路线尽可能顺畅。

4、居民的识别性、归属感是较高层次上的精神需求,是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的追求。归属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源自于人对母体的眷恋。公建在满足这个层次上的需求同样能有所作为。可以通过公建功能的多样性造成其形式的多样性来达到其可识别性,可以通过其功能集结而成的小区中心来形成有特征的环境,还可以和小区街道、绿化、广场来共同构成有生活气息的场所,从而使居民产生归属感。场所是真正供居民停留下来活动的地方, 是小区居民的室外共享起居室, 出色的场所设计必然能够提高居住小区空间的质量,增加小区空间形态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也就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当今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小区白天公共建筑的主要使用者为老人和小孩, 他们多的是闲暇时光,渴望的是相互交流,他们希望能有个地方坐下来,欣赏一下小区的景观,或者只为看一下热闹的人群。

二、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方法

1、市政公用类公共建筑

这类公共建筑是小区得以良性循环的基础设施,如垃圾站、 公共厕所、车库等。

(1)车库是个老大难问题, 现在一般有下列两种布置方式 :分散布置 、集中布置。 对于多层住宅, 可以将其底层作为自行车库进行分散布置 ,每户一间 ,也可以集中布置, 集中车库宜布置在组团的出入口 ,这样存车取车均不须走回头路了。 而对于高层住宅, 车库一般设于底下或半地下层。 有些小区采取室外集中停车的方式, 经过设计的车棚不,仅没有破坏环境, 其高技的外观还可以成为小区独特的风景线。

(2)公共厕所不宜单独设置, 宜和其它类型的公建联合设置, 如商业服务设施, 小区活动中心 。它应布置在容易找到又相对隐蔽的地方, 所以将其布置在沿街又不正面对街, 街上设置明显标志。

(3)垃圾站人人讨厌却又离不开它。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垃圾袋装化 ,在每个住宅楼前设有盖垃圾桶, 由物业管理部门统一收取,运至垃圾站。

2、商业建筑设计

相对于规模大、 档次高的都市型商业和区域型商业, 如百货中心 、大型综合超市而言, 小区商业规模小、 布局分散, 往往处于从属地位而不为人们所重视。 但是小区商业在整个城市商业分工中与居民生活最贴近,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购物提供了最直接的服务, 特别在城市扩张后的边缘地区, 新辟的住区较为密集, 而相应的配套商业还不够完善, 因此小区商业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区商业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专门分类, 其重要性也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小区商业与其他商业类型相比有其特殊的一面, 首先, 小区商业所包含的内容通常都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诸如涉及面较广的各类便利店、 药店、 音像店、 花店、 面包屋、 美容美发、 书店、 家居饰品、餐饮等等, 这些商业服务场所往往由于规模小, 所需的面积也较少。其次,为了给居民提供方便的服务小区商业要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 通常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00m 。另外社区商业作为整个房地产业的一部分, 还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 即其本身作为商品也要做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要能够顺利销售或租赁出去。 因此, 要做好小区商业就必须对其内在规律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3、邻里交往类公共建筑

这类公共建筑宜和小区中央绿地结合布置,并和商业服务设施共同构成小区公共中心 。如果把居住小区看作城市的细胞,那么小区公共中心就是这个细胞的细胞核,为整个细胞提供养分。 商业服务设施提供的是物质养分,而邻里交往类设施则提供精神养分。 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类公建己显得越来越重要。 其规模应该扩大,形式应该多样化。 小区公共中心现在已形成一种模式:商业服务设施从小区主入口开始向小区内部纵深沿街展开直至小区公共活动中心,而且是连续布置,就如动脉和心脏相连。 作为邻里交往类设施,这一类公建供居民交往所用,它们有许多名称:居民活动中心、 俱乐部、 会所、 邻里中心等 。其功能 、性质差不多,具有人情味是其规划布置的重点。

4、教育保育公共建筑

这是幼儿受保养,青少年受基础教育的场所。 属居住小区级的建筑类型有托儿所 、幼儿园和小学。 托儿所和幼儿园宜联合设置这样既可以节约住区用地也便于家长的接送。 在规划布置中,考虑到安全性和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托幼建筑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幼托宜布置在小区中心和入口位置,其服务半径应控制在三百米以内,便于家长接送。

(2)幼托前应留有一定规模的场地以供幼儿室外活动之用,使其得到更多的阳光和新鲜空气。

(3) 幼托所处的环境应保持相对安静,不能有噪声干扰 。

(4)当幼托联合设置时也应相互隔开,避免互相影响小学在规划布置时,应考虑到其本身也是一个噪声源。 若单纯从服务半径考虑,将其置于小区中心,对居民干扰就比较大。 因此,许多居住小区将小学布置在小区翼侧,这样在合理的服务半径下,就能保证小学对居民生活最小的干扰 另外小学规划布置还应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学生上学不应穿越城市道路;第二,其服务半径应控制在五百米以内,有方便的道路连接和明显的出入口;第三,学校应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第四,远离铁路 、城市干道和其他噪声源。

总之,小区规划应充分注意设置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布置上考虑居民生活要求和行为轨迹,分级设置, 满足服务半径要求。

参考文献:

[1] 何立冰.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浅析[J]. 科技风, 2010,(15)

[2] 杨新民. 试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环境创新[J]. 太原科技, 2006,(12)

[3] 焦寒冬. 浅论居住小区规划的环境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4)

[4] 姜桂萍. 浅论居住小区规划的环境设计[J]. 民营科技, 2011,(07)

上一篇:大连地铁一号线港湾广场站深基坑支护设计 下一篇:外墙外保温系统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