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直销法安利新计酬模式遭质疑

时间:2022-10-09 01:24:16

规避直销法安利新计酬模式遭质疑

在拿到中国政府颁发的直销牌照并经历过渡期后,安利直销公司正于2007年12月全面实施其酝酿许久的新计酬制度――经销商制度。

代替“高级经销商”、“杰出经销商”等阶层代名词的是更具职业化的“营销经理”、“营销总监”等称谓。

但是,新计酬制度的核心部分是销售员由“自然人”向“企业法人”的属性变化,专家表示,这也是安利规避中国直销法的核心所在。

安利新规

记者采访了解到,安利的新计酬制度规定,一个月销售额超过4800元的直销员可以申请成为安利的经销商,但是,和原来的经销商不同的是,新制度中的“经销商”需去工商部门注册个体企业,然后以企业名义与安利公司签订劳务合同。

这样,“经销商”从安利公司拿到的报酬,从某种意义上就变成两个法人之间的计酬。

而新“法人经销商”则可以以法人的身份招募自然人经销员,自然人经销员隶属于安利公司,由安利公司支付销售提成。

法人经销商的提成则基于整个团队所有直销员销售收入的总和。由于销售额越高,提成比例也越高,因此法人经销商就获得了差额奖金。

在自然人经销员变成法人经销商后,原法人经销商可以通过支付保证金或者是其他注资方式参与新法人经销商的经营。这样,新法人经销商销售获得的利润将会以分红的形式分给原法人经销商。

对直销有多年研究的资深人士刘胜认为,安利新规中累积计酬的模式并没有变化,但是却没有了“上线”“下线”这种称谓带来的麻烦,因此也避免了与传销扯上关系。

而直销管理条例中只是规定了自然人不可以多重计酬,对法人却没有规定,因此,法人经销商成为安利实施多重计酬的“合法”外衣。

记者就此联系了安利中国的相关负责人,但其并没有发表任何看法。

规避直销法

事实上,对于直销法的解读,每个企业都有其不同的方式,法人经销商只是其中的一个规避直销法的方案。

独立直销研究人王睿认为,目前直销企业在中国直销政策的解读上有三个基本点:“直销人员”、“单层次直销”和“30%”。目前拿牌并正常运作的直销公司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三方面进行的模式变异。

雅芳选择的是严格执行单层次直销,而其之前的店铺基础对于直销模式的转换也比较容易。

安利是在直销人员的自然人属性上做文章。对一般直销人员严格执行30%提成率,促进高于30%提成的自然人销售员成为独立法人经销商,超出30%部分的奖金针对法人经销商提成,有效回避《直销法》针对“自然人”直销人员的监管。

如新选择将直销人员员工化。把直销人员纳入自己的员工体系,将直销公司外部不同聘级的直销人员,纳为直销公司内部不同级别员工。由于不存在直销人员一说,自然受《直销法》限制大大减少。

仙妮蕾德则选择大力发展特许经营,暂缓其直销运作,在拿到牌照之后再综合考虑。

中国的直销法规正在被全方位规避。刘胜认为,国家出台直销法的目的是希望中国直销行业能够脱离金字塔式的多层次计酬的不良影响,尽量减少“直销变性”的可能,但是依然有很多人远离政策制定的初衷,自作聪明的解读新法,这实际上非常不利于行业的规范。

上一篇:等离子处境尴尬海信转战液晶模组 下一篇:经典楼盘 第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