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岭县中西部乡镇谷子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时间:2022-10-09 01:11:13

长岭县中西部乡镇谷子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摘要 介绍了长岭县中西部乡镇谷子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地与合理轮作、精细整地与合理施肥、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的内容,得出了这一区域谷子产量6 000 kg/hm2的技术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 谷子;高产;栽培技术;吉林长岭

中图分类号 S515.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023-02

谷子又名粟,去壳称小米,是东北地区常种的农作物之一,是粮草兼用型作物,具有耐旱、耐瘠薄、水分利用率高、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等特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谷子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吉林省长岭县中西部各乡镇是杂粮杂豆产区,近年来随着各种农业种植合作社的兴起,谷子种植面积有加大趋势,因此对于高产栽培模式的探讨和研究尤其重要。通过几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总结长岭县中西部乡镇谷子生产的基本经验,得出了这一区域谷子6 000 kg/hm2作技术模式,也可以称为谷子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长岭县中西部地区谷子产量6 000 kg/hm2的垄作栽培技术模式,适用于长岭县中西部乡镇以及条件与此相似的广大地区。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抗逆性强的品种,适合长岭西部和西北部种植的谷子品种主要有金谷2号、公谷2号、公谷70、吉农谷1号等。种子处理:一是晒种,在播种前10~15 d,选无风晴天晒种2~3 d,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晒种后用10%的盐水选种,漂顼趿#再用清水漂洗3遍后晾干。二是温水浸种,用55 ℃温水浸种10 min,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白发病菌和黑穗病菌等。三是药剂拌种,用40%敌克松或萎锈灵粉按种子重量的0.7%拌种[1]。

2 选地与合理轮作

谷子属于耐旱、怕涝、抗瘠薄植物,喜欢岗地和地势较高的地块,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除涝洼地、砂土地外均可进行种植。选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地块进行合理轮作。谷子对前茬反应敏感,对后茬常留下大量的莠子和稗草,而本身又怕重茬,因此要实行合理轮作。谷子良好的前茬是豆类、玉米、高粱、马铃薯等,实行3年以上轮作。要注意前茬作物用过化学除草剂造成的残留对谷子的影响,如使用阿特拉津、氟乐灵的地块不能种谷子。

3 精细整地与科学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采取秋季耕翻,以18~25 cm为最佳深度,翻后及时耙压保墒,达到土块疏松、无坷垃、无漏耕、细碎等目的。秋翻后及时整地,在上冻前起好垄并及时镇压;如未及时整地,待土壤化冻层为10~15 cm高时,即可耙压整地,最好做到顶浆打垄,边打垄、边镇压,做好播种的准备。整地结束后,施足底肥,谷子需要较多的氮肥和钾肥,磷肥需要量较少,苗期施较少肥料,而到了抽穗期需逐渐加大施肥量,特别是在生育期最后的30~40 d内,需肥量最大,占整个生育期的75%以上[2]。结合精细整地施腐熟的农家肥30~45 m3/hm2,采用测土配方的科学施肥法施足化肥。整地施肥工作在4月10日前结束。

4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时期:当土壤5 cm深处地温稳定达到10 ℃开始播种,长岭县谷子的适宜播期在5月上旬。播种形式:长岭县主要采用垄上开沟播种形式。

合理的种植密度能有效提高谷子的产量。中下等肥力的地块播种量、播幅、保苗密度分别为7.5 kg/hm2左右、13~17 cm、52.5万~60.0万株/hm2,上等肥力的地块播种量、保苗密度、播种深度分别为12 kg/hm2左右、105万~120万株/hm2、3~4 cm,播后镇压保墒。

5 田间管理

5.1 查田补苗

谷子出苗2~3叶时进行查田。若缺苗进行补种。3~4片叶时人工手间苗。5~6片叶时定苗,做到单株等距留苗,错株留苗。

5.2 蹲苗促壮

在谷子2~3叶时,土壤干旱时,为防芽苗,要选晴天午后,用木磙子压青1次,促进谷子早扎根,快扎根,提高幼苗抗旱和吸收水肥能力,避免“烧尖”“灌耳”。土壤水分大时不可压青[3]。

5.3 铲趟追肥

做到干铲干趟,严谨湿趟夹苗,当谷子出苗后在垄沟中深趟一犁不培土,以利提高地温,防风保苗。结合间苗、定苗进行头遍、二遍铲趟;7月初结合追肥结束三遍铲趟,拿起大垄。

按照测土配方施肥卡的要求,拔节期追施化肥,抽穗前用奇农素150 g/hm2+磷酸二氢钾1 500 g/hm2+尿素225 g/hm2加水225 kg/hm2叶面喷施。

5.4 灌水

谷子整个生育期间,要看天、看地、看庄稼,在追肥趟后和8月中旬各灌1次透水,最好是喷灌。

6 病虫草害防治

谷子的主要病害有谷子叶斑病、谷子锈病、谷子白发病、谷瘟病等。谷子叶斑病的症状:主要出现在叶片上,近椭圆形病斑,大小为2~3 cm,中部为灰褐色,边缘褐色至红褐色;到了发病后期叶斑上会出现小黑粒点,即所谓的病菌分生孢子器。防治方法:在刚刚发病时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6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进行喷洒,连续喷洒2~3次,每次的间隔时间为10 d左右[4]。谷子白发病的症状:幼苗被危害后叶片表面发黄,叶片背面出现灰白色霉状物,称为灰背;在旗叶期时如被害植株顶部3~4片叶会发黄,也会出现灰白色霉状物,称为白尖;而后叶组织坏死,只剩下叶脉,呈头发状,故称白发病;病株穗呈畸形,粒变成针状,称刺猬头。防治方法:在抽穗前及扬花后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谷子锈病主要症状:此病出现在灌浆期,即谷子抽穗后的在叶片的两面,背面更严重,出现大量病斑,呈红褐色椭圆形或圆形,可散出像铁锈一样的黄褐色粉状孢子,这是谷子锈病最典型的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叶片枯死。防治方法:当叶片发病率达到1%~5%时,即可采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对植株进行第1次喷药[5],第2次喷药时间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一般间隔时间为7~10 d。谷瘟病的症状:叶斑大部分呈梭形,中间为灰褐色或灰白,叶片两边呈深褐色;潮湿时叶背面发生灰霉状物,穗茎受害严重时变成死穗。防治方法:发病初期主要是针对叶面,在田间喷施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谷子主要虫害有钻心虫、粘虫及蚜虫等,对于钻心虫、粘虫,可在害虫达到防治指标时,用2.5%功夫乳油1 050 g/hm2、80%敌敌畏乳油1 050 g/hm2+2%阿维菌素600 g/hm2加水750 kg/hm2喷雾;用40%乐果乳油1 050 g/hm2防治蚜虫[6]。

谷子播后苗前,用50%扑灭津可湿性粉剂4.5 kg/hm2加水750 kg/hm2封闭,或在谷苗三至五叶期用50%扑灭津可湿性粉剂6 kg/hm2加50%稗草稀乳油7.5 kg/hm2加水750 kg/hm2进行茎叶触杀[2]。

7 及时收获

谷子适宜的收获期在蜡熟末期或完熟期最好。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谷粒含水量高,出米率低,导致谷子的产量和品质都下降;收获太迟,茎秆已经干枯,穗码干脆,落粒比较严重。如果再遇上下雨天会使谷子发芽,使品质下降。谷子收获后要及时晾晒,当籽粒含水量大约为14%时即可贮存。

8 经济效益分析

长岭县中西部乡镇,土壤肥力中下等,大多数是轻度盐碱地,种植玉米投入少,产量低,不是玉米的适宜产区。但种植糜谷类作物,产量良好,种植谷子比种植玉米增收7 179元/hm2(表1)。2014年这一地区农民种植谷子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个问题,关键问题是谷子的销路是否比玉米好,只要解决销路问题,种植谷子的效益还是可观的。

9 参考文献

[1] 王翠萍.浅谈谷子种植新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6):31-32.

[2] 高陆卫,李应军,史万民,等.谷子高产轻简化栽培集成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36-37.

[3] 刘秀桃,薛海龙,杨晓.黄土高原区旱作谷子高产栽培集成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3(8):214-215.

[4] 高建宏.谷子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3(18):131.

[5] 刘玉芳,李宏宪.青珍珠:黑小米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09(22):46.

[6] 王纶,王星玉,温琪汾.优质谷子品种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11):53-56.

上一篇:江西省职业院校夏季体育教学方法创新性探究 下一篇: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