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工程外墙渗漏成因与施工技术

时间:2022-10-09 12:42:27

浅议建筑工程外墙渗漏成因与施工技术

【摘 要】建筑外墙渗漏的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对建筑业关注的热点之一。外墙一旦发生渗漏,其不仅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还会使内外墙发生墙皮脱离,严重的甚至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因此,本文尝试着分析建筑外墙渗漏的常见部位及其原因,并针对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做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外墙渗漏;成因;施工技术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近来发现,反映和投诉建筑物渗漏问题的愈来愈多。建筑工程外墙渗漏,会造成建筑物内外墙皮脱落,影响建筑物的美观,降低了建筑物使用功能,甚至影响建筑物安全。因此,分析建筑物外墙常发生渗漏的部位及其原因,并针对其具体原因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避免建筑外墙发生渗漏,显得尤为重要。

2、建筑中的常见渗漏部位及原因

2.1 外墙渗漏

1.墙体的自身裂缝。(1)由于在剪力墙混凝土的浇筑过成中振捣不实,致使混凝土实体的密实度不够,从而形成渗漏通道。(2)由于采用了墙、板同时浇筑的施工工艺,没有给墙体的混凝土留出足够的沉实时间,导致墙体沉实不够出现沉实裂缝。(3)在混凝土的养护中,只注重混凝土墙的浇水养护,而对外墙面的养护不够,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会导致墙体内外温差大而产生裂缝;另外,对墙体的养护持续时间不够,致使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

2.窗框的渗漏。窗框的渗漏主要集中在窗框顶部、两侧与外墙的接口处和窗台,尤其是窗台的渗漏最为严重。目前,大多数建筑物的窗户均采用铝合金及塑钢材料,这些材料与墙体材料的材质相差较大,当室内外温差变化大时,它们的界面之间易产生缝隙导致渗漏。

3.砌体与梁底的交接处开裂。在进行墙砌填充与梁底交接时,没有准确地按照规范进行框架梁底最后一层砌块的砌筑,使砌体产生变形,从而出现成砌块竖缝及水平灰缝不饱满,导致渗漏。

4.外墙上的一些凸出设备处理不当引起的渗漏。外墙上这些凸出设备指阳台、落水管和雨篷等。由于这些设备有的没有做滴水线,或滴水线做得不标准,造成水体沿着外墙流淌;有的落水管紧接墙面安装,如果发生松动或者脱节等现象,就会导致雨水沿着外墙进行流淌,导致渗漏;有的排水坡度不够,或是落水口堵塞等,这些原因都会造成外墙渗漏。

5.外墙龟裂。在进行施工时,对抹灰层打底偏厚或者是为了保证高垂直度而使局部的打底偏厚(往往大于25mm,甚至在末端达到100mm),但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进行加强而导致裂缝;在外墙大面积的打底,而内部并没有设分格线,使基层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这些原因均可能造成基层质量不过关,直接影响了面层与结构层的结合,从而造成面层、基层空鼓、龟裂、离析、脱落等质量问题。

6.外墙施工中留下的各种孔洞处理不当引起的渗漏。外墙施工中留下的模板穿墙螺干孔、悬挑脚手架预留槽钢洞等预留洞孔,特别是剪力墙中的孔洞(用于穿拉杆),在封墙时不密实,产生缝隙。

2.2 屋面渗漏

屋面渗漏主要是结构层、屋面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渗漏。层面板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引起层面板之间的裂缝;找平层与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转角处做得不标准或者是找平层的表面质量和排水坡度达不到要求,从而产生裂缝引起渗漏。

3、建筑工程外墙渗漏的防治措施

3.1 严把材料质量关

材料质量关系着外墙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中监理人员应对外墙需用材料(水泥、砂、防水材料及外墙面砖)及构配件进行严格检查,检查其质量保证措施、材质检验合格证明等,抽样检查,以杜绝规格、质量不合格材料进场,对不合格材料有清场制度,从材料上杜绝外墙渗漏的起因。一般,要求水泥须满足外墙抹灰施工水泥的强度和等级;砂中不得含有有害物质,不得采用超细砂和掺糠砂;防水材料须取样送检,对粉剂类防水材料需严格按厂家要求控制防水材料与其他材料配比。另外,在建筑施工中应积极推广新型防水材料(如杜拉纤维、防水防渗彩色填缝料等),逐步扩大新型防水材料在防水工程中的比重。

3.2 外墙面防渗漏的措施

1.在施工时,外墙的打底要分层次,在终凝之前要特别注意防止雨淋暴晒, 做好养护。

2.安装窗体。在进行窗体安装时,框体与墙体之间的缝隙采用发泡聚苯乙烯材料进行填塞,填塞后撤掉临时用的垫块,用一些弹性材料将空隙填满。在窗框处理时,窗框周边应提位勾缝打胶,在四周留设凹槽,用嵌硅胶进行密封,窗顶做鹰嘴。在进行硅胶密封时,要保证密封材料与窗框之间的粘合牢固性,同时检查有无缺漏情况,预防窗框四周出现渗漏。

3.框架填充墙外墙砌体的施工。在砌筑施工前2d,应先将砌块进行浇水湿润,且在砌筑时,灰缝砂浆要饱满,不得出现假缝、瞎缝,砌块错缝。考虑到施工标准,在砌筑时每天的砌筑高度须满足于施工标准,不得为了追赶进度而加快砌筑高度。斜砌砖需待填充墙砌筑完毕至少间隔7d 后进行补砌,砌体按要求设置构造柱及拉结筋,防止因砌体施工质量问题造成外墙渗漏。

4.外墙上的凸出设备要严格按标准进行操作。窗台、阳台和雨篷应按照要求进行找坡找坡方向要正确,排水坡度应在2%以上,与墙面的接触部分应处理成圆弧角,防止积水。滴水线顺直,不得出现流水现象,它们的材料都要使用符合标准的。另外,在施工时尽量不要把雨落管设在柱或墙内,如果确有需要,应用镀锌钢管埋设,特别是接头要严密,并需进行灌水试验。且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雨落管完好和雨落管畅通,以避免其造成渗漏现象。

5.抹灰是外墙面防渗漏的重要方法。外墙抹灰之前,应先清理干净墙体表面的杂物、灰尘、纸屑或残存木屑,清理干净之后,并提前1天浇水湿润墙体表面(使其湿润度保持在10%-15%左右),以防止墙体表面将抹灰层中的水分吸走而产生空鼓、开裂。且如若混凝体墙面较于光滑,则应先对其进行凿毛,然后再用刷子把混凝土刷在混泥土构件上,然后再抹一层水泥浆砂。在进行外墙抹灰时应该分层进行,每层的厚度为4-6mm,在第一层晾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第二层涂抹,第二层的抹灰中为了保证它的抗裂性,可在砂浆中加入一些“聚内烯纤维”,按照各自的比例进行调和。当抹灰层总厚度不小于35mm时,严格按施工技术措施执行;外墙抹灰的接槎,应留在与墙柱、墙梁、剪力墙和楼面的接缝处错开3-5cm的部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当气温高于30℃ 和气温低于5℃时,不得进行抹灰层的施工,待每层抹灰终凝后,要洒水养护3-5d 。

6.针对外墙预留孔密封不当而引起的渗漏,在施工时应尽量减少预留孔的设置,如若需要,则应在施工完成后,清除干净预留孔内的杂物并用水浇润,然后用水泥砂浆进行密封,并做灌水试验,以确保其密封性。

3.3屋面防渗漏的措施

1.找平层作为屋面防水的基层,必须有较好的刚性和结构整体性。所以,在施工前,要对其进行浇水湿润、整理。在找平层上铺水泥砂浆时必须留置分隔缝,合理安排分隔缝的位置,在水泥砂浆铺后应做到26小时的养护。

2.在对防水层进行施工前,要对屋面和找平层进行检查,确保其整洁和排水畅通。对于卷材、涂料等不同的材料要进行标准的施工。对变形缝、落水口、檐口和一些伸出屋面的部位进行专业的处理。同时,在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女儿墙墙根位置处砼应比屋面砼多浇注10~l5 mm,保证屋面女儿墙墙根施工缝高于屋面板,而后再砌筑女儿墙墙体,这样即使施工缝处产生微小裂缝,也不会造成女儿墙墙根渗水。防水工程竣工后,要对其进行保护,严禁在上面放置重物、焊接管道等,以预防水渗漏。

参考文献:

[1]李书英.浅谈关于建筑工程中外墙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0).

[2]陈登旭.浅析建筑外墙渗漏原因及预防措施[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2(1).

[3]王玉.论住宅外墙渗漏的施工原因及对策分析[J].建筑学研究前沿:英文版,2012(7).

上一篇:论城市道桥施工中常见问题的技术处理 下一篇:某工程楼地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