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老去,它还在

时间:2022-10-09 12:26:22

那些灯那些光

“天佑”的主人曹学镇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当过兵,卖过衣服。8年前,一个宁静的夜晚,想到不可知的将来,他的思绪像风中坠落的纸鸢,下沉,下沉。没来由地。他想起童年时代自己做的―个纸灯笼。

那个纸灯笼他一直珍藏着。已经泛黄、斑驳不堪了。曹学镇落寞的少年时光全附注在这纸灯上面。它像老朋友一样,愿意聆听分享,愿意付出代价,愿意陪他慢慢长大。纸灯所负载的情愫,竟让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手工制作加上岁月酝酿,纸灯已远远超过纸灯本身,散发着穿越时空磨难的芬芳。就像老街上的那家咖啡店,小时候上学时它就在那里,老去的时候,它还在那里。它不只是喝咖啡的地方,它的身上镂刻着―个孩子成长的痕迹,快乐或者陇伤。

曹学镇隐藏心底的一根弦被拨动了,第二天,他将积压的衣服全处理了。到市场上去买回以下材料:

1 铜丝或铁丝、细竹条。

2 手揉纸、水彩纸。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绢、丝、棉布或其他散热、透气性较好的纸张。

3 防锈漆、油漆。

4 灯口、灯泡、电线、插头和开关。

5 电焊枪(或粘结金属用的特殊胶水)、剪刀、乳胶、刷子。

接着,曹学镇开始在自己家里摸索起纸灯的制作方法。几天下来,他克服如下几个

核心技术:

1 合理估算纸灯内部骨架所需的尺寸。

2 内置灯泡应根据灯具的大小选择适合的瓦数,最高不宜超过100瓦。

3 为便于散热,纸灯底部或顶部应至少有一面敞开。

4 全部完成后,通电打开纸灯,等待1―2小时使强力胶完全干透。oK!大功告成!一盏颇具个人风格的纸灯便这样诞生了。

技术要领掌握了以后就是创意。这是他的长项。比如他会在一些纸张的纹理、褶皱和纸张里添加花瓣树叶,使单纯的纸灯传递出更多的细腻与温柔,散发着草木制品独有的天然气息。

曹学镇将做好的灯挂在客厅里,细细品味和欣赏,觉得是一种至尊的享受。有父母的朋友问,灯是哪里买的,听说是他们儿子的杰作时,他们的赞美是由衷的。一旁的曹学镇听了,增添了几许自信。这种过程和结果一样。都异常灿烂。

8年

有一天,家里来了几个年轻的朋友。都市主流时尚圈的男女,看到了这些纸灯,竟像发现天外来客一样惊喜。一个个玲珑温情的纸灯,让人回忆和向往。细细看,倾注了主人情感的心血之作,也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比如温馨浪漫的怀旧,刻骨铭心的爱。

面对纸灯,总能想起一些什么。当然。这是很多人体会不到的。正如,大多数人将自行车当上班省钱的工具时,欧洲中产阶级的年轻人已将其当成健身旅游的载体。

在朋友的鼓励和怂恿下,曹学镇决定开一家纸灯店。

8年前。也就是1998年的夏天。天佑纸灯店在成都市双楠街一号开业。取名天佑。意在上苍保佑这些凝聚着智慧的手工艺品。一个人,一方小店。屋顶挂满了圆形彩色纸灯。店内灯光温暖柔和,目光所及是四处摆设的纸灯。茶几和椅子全是纯手艺品。创造的激情像喷涌的泉水、热情绽放的小花、热恋中的女孩、奔跑的小孩……人间万物的一切美好,都成了他创作的灵感源泉。纸灯的灯光朦胧柔和,仿佛溪水缓缓流淌,随意放在房间的任何一隅,都有说不尽的美妙。在灯旁,或和三五知己谈天说地。或独自一人品味茗茶,岁月往事,不禁浮起于心头。追忆似水年华,向往绚丽的明天,了却生活多少烦恼事,尚有片刻闲情在心中。家给予我们的,便也是这点最难能可贵了。

这家小店投资并不高,但几乎花完了曹学镇所有的积蓄。他的经营思路很简单,客户若喜欢样品灯,一周时间左右便可照样交付。他给更多的客户以DIY的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曹学镇,他会设计出令客户喜欢的作品。DIY纸灯概念不胫而走。

开业后,“天佑手工灯艺”店里每天都会来很多人,但大多是好奇看热闹者。大家对灯的理解还在于实用与否的层面上。人们问他最多的是灯会不会被烧毁,能不能洗……那时曹学镇回答得干脆:会烧毁。不洗。回答完就去忙自己的事情,把客户晾在一边。

他无法抛却自己身上那种偏执的文化思维让客户无条件地接受自己作品,但作为客户,挑剔是他的权利。艺术和现实之间,他无法打开一条通路。

开业的第一个月快到末梢,来了一位四川师大的女学生。她定了一款名为“星星草”的小纸灯。她是第一位客户,曹学镇只收取了30元钱的成本费。从焊接、创意、打样、制作到最后成型,一周后,女孩就收到纸灯。看着她欣欣然地离开,曹学镇发自内心的高兴。

这个月,他的总收入就是这30块钱。

第二个月,销售收入200元。

持续了半年,没有哪月能超过1000元,而店面租金就要1200元。曹学镇没法再坚持下去,于是将店面搬到了武候祠横街(租金稍便宜点)。几个月后,他在这里还是没有立住脚,又一次搬迁。连续三个店面,都没有留住这些漂亮而时尚的纸灯。最后,曹学镇才到了现在的地方:玉林北路12号。

这时,曹学镇的一个朋友,来自山西的小刘加入到纸灯事业。山西女孩对剪纸有着深刻的了解,并大都擅长这门手艺,因此,她能深刻地认同曹学镇的观念。

小刘加盟后在经营上大刀阔斧,向客户主动推荐纸灯,他们的观念在于正确引导。更何况,越来越多的都市新贵对这类手工产品情有独钟。融合着东方元素的纸灯更是一种情调与氛围。既美化了居室,又能为自己带来无穷乐趣。在“纸灯怕不怕烧”的问题上,小刘这样给客户解释:只要不超过规定瓦数,灯是能够保证安全的,而且灯架是用钢材焊接而成的,质量不会有问题。

小刘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女孩,在她的有力拉动下,来店的人很多留了下来。此后小刘负责经营,曹学镇则全心制作,分工明确了,生意也一下子好转起来,不久便在城南繁华的玉林立足。

8年时间,在命运波折中闪而过。

传递温暖

天佑纸灯的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之间。经过长期的摸索,他们将个人客户定为三类:学生、城市精英、老外。2006年以来,很多老外找到天佑,他们从不讲价。他们来自欧洲,他们的国家已经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手机、数码、电视不值钱,值钱的是人的劳动。就像意大利街头的一些老人,他们做了一生的手工皮鞋,一个月也只能卖掉两三双,但每双鞋能卖出很高的价格。人们卖的是一种手工的纯劳动价值。

东西会旧,花儿会谢,人会老去。这种劳动是永恒的,人的劳动体现出光和生命。

2006年10月,全国咖啡连锁企业咖啡地带的潘总发现了天佑纸灯,感到非常新奇。他想,如果把自己所有连锁店里的灯全部替换为纸灯,肯定比那些塑料、玻璃灯更高档。更有特色。

有此想法后。他找到了曹学镇。两个人聊了一下午,觉得非常投缘,还没有合作,就先做了朋友。随后,曹学镇签下了这个大单子。他和咖啡地带公司广告部的精英们一起,将咖啡馆的灯具刷新了。果然,咖啡馆的人气很快飙升。

这次合作除了盈利,曹学镇和他的搭档豁然开朗,将目标对准咖啡馆、酒吧、餐厅等对灯饰有特别需求的大客户。随即,他们开始扩张,招聘了一些工人、学徒,为这些客户服务。成都有很多酒吧和咖啡馆都成了天佑的客户。这时。曹学镇也想将艺术和商业完全结合起来,走连锁加盟路线,做中国手工纸灯第一品牌。

面对前来的每位加盟者,曹学镇会问:“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行业?”

当对方一开口就说为了赚钱,曹学镇在心底已经不认可这个合作者。

首先得有一种热爱的情结在里面,才能谈下去。否则,会将他8年经营起来的牌子砸掉的。对笔者说这句话的时候,曹学镇显得很严肃。

今天,他在成都拥有两家纸灯店。不过,他的梦想是让纸灯之光,温暖全世界。

上一篇:袁大爷的剃头挑子 下一篇:烹然心动美食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