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积累与应用的思考

时间:2022-10-09 11:38:19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积累与应用的思考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感召下,现在的语文教学都比较注重对语句的积累,但是学生在运用时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混淆了积累和运用是两个概念。他们认为,引导积累是老师的事情,怎样运用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了。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运用是要根据当时情况而定的,所以老师应当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善于激发学生的运用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积累与运用

素质教育走入课堂以来,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新一轮的转变,毕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经验都不是很充足,难免会处置不当,乃至出现一些偏差,语文课堂是比过去活跃了,但有时形式主义的东西过多,反而淹没了语文的本体。有的语文课还是老套路,课文掰得太零碎。

一、读是用的基础,要抓住契机,适时引导应用

在学生阅读时要让孩子充分的理解,不要死记硬背,要专一的用心去阅读,做到字字入目,不理解的阅读是不可取的。作者的喜怒哀乐就是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有把自己置身于作者的描写当中,才能真正地去理解文本,只有入情入境的去读,才能唤起自己生活中某些似曾相识的记忆。这样,在以后的习作中,才能灵活地运用。如果在读书时佐以科学方法的指导,老师作适时的点拨、引导,那么,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就会更快、更透彻。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这样的语句:“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回来。”在阅读时,我引导学生讨论:人们为什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为什么灵车远去了,人们还是不愿意离开?引导学生去想象当时的情景,自己觉得是怎样,就想像成什么样,越细致越好,好像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语句,还在自己的脑海中留下了当时的情景,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景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了。如王辉同学的爸爸要去阿联酋打工了,她在描写车站分别的情景时,就成功地运用了类似的语句,进行了这样的描写:“‘呜……’火车拉响了汽笛,要开车了,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下子抱住了爸爸,趴在他的怀里痛哭,泪水打湿了爸爸的衣衫。爸爸轻轻地拉开我的手,依依不舍地登上了列车。那从车窗里伸出来的手渐渐地远去了,我哭着、喊着爸爸,追着列车奔跑,我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呀,可是列车渐渐地远去了,终于消失在了远方,我和妈妈还是呆呆地站在那儿……”

二、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应用于写作

俗话说“十个好脑瓜不如一个烂笔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欣赏并摘录文中的精彩片断、语句,乃至单词。在小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权威的评论家,学生动笔作文时就对教师有所期待。如果能得到老师以至于同学热情洋溢的赞许,这种赞许也会成为他们写好作文的驱力。我在每天的日记抽查中,喜欢给学生写一些简炼的评语,对于他们运用的好词佳句,我总是大加赞赏,表扬他们能够活学活用,运用得恰当,并根据具体的表现以得“”来表示,如今,有的同学都得到了三颗星、四颗星乃至五颗星。我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争取六颗、七颗、八颗……可别小看这几颗星,那可成了同学们的奋斗目标。每天缴过日记,办公室门口总有几个人影晃来晃去,只要我一声令下,他们就会飞身入屋,抱了日记本就跑,接着便在教室里引起一场不小的骚动。有一次,胡奥林同学在描写雪景时,曾写道:“我走进田野,天地间一片雪白,麦子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树木披上了白袍子,电线也变成了一根根银条,啊!好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这一望无际的白色,流进我的眼里,流进我的心胸,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其中,“粉妆玉砌”引用自《第一场雪》,“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引用自《索溪峪的“野”》“流进我的眼里,流进我的心胸。”引用于《山雨》。我给他得了五颗星,他自己自然欣喜若狂,其他同学也都非常羡慕,有的在日记中写道:“我正欣赏着自己那闪闪发光的四颗星,突然有人叫了一声:‘哇!胡奥林得了五颗星!’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忙凑过去一看,果真是五颗,我刚才的激动一下子变得无影无踪了,留下的不知是忌妒,还是羡慕……但我知道他一定有过人的地方。多么希望我的五颗星能早日到来啊。”在讲评课上,我让学生们明白了,胡奥林的这则日记之所以能得到五颗星,关键是在他能活学活用,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积累的语句。接着,我们又讨论了怎样才能运用好积累的语句的方法。学生都有一种不服输的心理,他们的积极性自然不用再讲了。其实,学生的写作有着巨大的潜力,你越夸他们行,他们就越行。于是,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今天你引用了这段,明天我就会引用那句,形成了互相竞争、积极上进的良好局面。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了他们勤练笔的好习惯。现在许多学生的思想懒惰,对待作文敷衍,运用不良,干脆摘抄了事。为此,在讲评上,我让学生们明白,不论是日记还是作文,要想有出色的表现,就要通过真人真事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其实作文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善于观察,要善于抓住人物或事物特点,进行细致地描写,做到内容具体。而运用积累的语句正是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善于总结别人的写作方法,吸取他们的长处。比如,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写得活泼可爱,但不一定所有的猫都是那样,它们各有各的性格、特点,我们学习的正是老舍先生的这种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并非把他的语句大面积引用过来。优美的语句不是不可以引用,但大面积引用,写作时便很难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累与应用是齐头并进的。积累就是为了运用,如果只积累不会运用,那就如同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那实在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累,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把积累的语句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开阔思路,构建成新的联结,产生新的组合。

上一篇:运用几何画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如何处理好思维过程中的四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