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扔掉旧有的职场认识

时间:2022-10-09 11:35:35

赶快扔掉旧有的职场认识

长久以来,各地的移民怀着“只要努力工作,就能过上比父辈们更美好的生活”的坚定信念,孤注一掷地来到美国。的确,自美国成立以来,每一代美国人普遍都能比上一代挣更多的钱,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高的生活水平。期盼逐步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已成为了美国梦的一部分。

在过去的60多年里,美国人才就业市场的运作方式就像一部自动扶梯。大学毕业后,你进入IBM、通用电气公司或高盛投资公司的基层岗位工作,就像站上了扶梯最底端。之后,你会接受专业培训,得到职业发展。而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你在公司的职位也会很快攀升,为后来几批雄心勃勃的年轻毕业生腾出基层岗位来。只要表现不错,你将在“职场扶梯”上稳步上升,每升一级都会为你带来更多的权力、更高的收入,以及更好的工作保障。最后,你在65岁左右走下扶梯,让中级雇员来填补你空出来的高管职位。而你则拿着公司的养老金和政府资助的社保,迈入舒适安逸的退休生活。

当然,人们并不指望这种职业轨迹能理所当然地实现。但是,人们存在这样的共识,认为只要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工作努力,且运气不差,基本上都能一步步爬上高位。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预期十分合理。

然而,在现在的“职场扶梯”上,每层都挤满了人。罗纳德·布朗斯坦(Ronald Brownstein)在《大西洋》(Atlantic)杂志中写道,许多年轻人被困在了底层,即便是高才生也常常被大材小用,甚至面临失业。与此同时,由于退休金难以兑现,政府保障体系漏洞百出,导致六七十岁的老员工受延聘或返聘的不在少数。这么一来,中年职员就陷入了晋升遥遥无期的境地。更糟糕的是,他们还可能会被经验丰富的资深员工挤出职场。如今的局面是年轻人入职难,中年人升职难,老年人退休难。正如布朗斯坦所说:“人们不是有序地齐步向前,而是踩在别人身上。”

与传统的职业轨迹一同消逝的,还有老一代人享有的传统职业技能发展。现今,要想提高交际能力,扩大专业技术知识面,都不能再指望公司的培训了。即便是年轻雇员,如今的职场预期,也要求你一入职就能上手工作,或是很快熟悉工作流程,在几周内跟上进度。不论你是想学习一门新技术,还是想完善自己的工作技能,都得依靠自我培训和自我投资。

公司不愿意对你进行投资,部分原因是考虑到你不大可能会公司干很久——因为大多数人在一生的职业生涯里,会接触很多不同的工作。过去,雇主和雇员之间会签订长期协议,用这种终身聘用的方式,来换取雇员的终生忠诚。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基于绩效的短期合同,到期后双方均可延续或终止。正如丹·平克(Dan Pink)所说的那样,如今的职业忠诚体现在“横向”效忠于职业,而不是“纵向”忠于老板。

这些传统的职业假想之所以瓦解,至少和两个宏观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全球化和科技发展。这些概念似乎已经人尽皆知。然而,它们拥有的长期效应,却鲜有人知道。以前,很多工作技能需要人们努力学习才能掌握。现在,随着技术的革新,这些技能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其中甚至包括像证券经纪人、助理律师和放射科医生之类的高薪白领职位。

科技发展也会创造新的职业,不过,新岗位产生的速度,大都滞后于旧岗位被取代的速度。而且,与被替代的这些岗位相比,新的职位通常需要与众不同的、更高级的技能。就算很多行业没有因为技术发展而改变或对工作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但技术进步也使得全世界的人都有机会相互竞争同一个岗位。因为科技的进步使得公司很容易将工作推向海外——在这一过程中,你的薪水开始逐渐降低。贸易和技术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会很快消失。我们共同工作的劳动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所以,把你过去对职场的认识全部丢掉吧,现今的规则已经发生了改变。如果说过去是一种“预备,瞄准,射击”的模式,如今则变成了“瞄准,射击,再瞄准,再射击”。与过去不同,人们不再等到失业了或是工作不开心时才开始另谋出路,而是随时瞄准新的机会并迅速抽身。

职场上两类人群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扩大。一类人已经认识并接受了新的职场规则,并且掌握了全球经济发展所需的新技能;而另一类则死抓着旧的思维模式不放,职业技能都已经商品化了,而他们却仍抱着侥幸的依赖心理。

上一篇:是大数据出卖了你 下一篇:Linkedin入华奔着大数据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