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探析

时间:2022-10-09 09:43:11

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探析

摘要 本文针对提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可靠性,就报警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在消防工程中应提高设计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全局消防观念。

关键词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综合素质;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X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4-0182-0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施工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同时也具有很强政策性。消防报警系统承担对发生的各种火灾的有效探测,报告故障及火灾;及时的发出声光警告、接通消防广播,通知并组织人员的疏散;启动相关自动消防设施(消防风机、应急照明、防火卷帘等),保障疏散人员的安全、指示疏散方向、防止火灾蔓延;启动自动灭火设施(消火栓系统、喷洒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等),抑制火情或扑灭初期火灾。因此,消防报警系统是所有自动消防设施的中枢神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可靠运行,是有效预警、安全逃生及实施灭火的前提和保障。

根据作者多年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体会,结合沈阳市某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就如何加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管理,提高系统的运行可靠性,从人员与设计施工方面进行探讨。工程实例概况:某小区,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整个工程由A1~A7栋住宅楼、会所、商业网点、下停车库和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约8.8万m2。

1 树立消防的全局观,提高设计和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1.1树立消防的全局观

施工企业的基本施工依据是施工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和复杂,其与本专业强电设计、与建筑专业的防火分区、与暖通专业的自动灭火设施等各个专业的接口很多。例如防火分区的划分不仅直接决定消防报警控制系统的回路设置,而且决定自动灭火系统的管路划分及控制,决定送排风机的启动及电动风阀,防火阀及送、排烟口的关闭和开启的区域,常用于划分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门等都也受控于消防报警控制系统。在实际工作当中,由于设计单位的某些局限,往往到手的设计文件专业衔接不畅,阻碍施工。因此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并树立消防的全局观念,加强消防电气设计文件的施工图会审和技术完善,是自动消防可靠运行的坚实基础。特别是对空调新风管道防火阀、防排烟正压送风、事故照明、消防设备供电及电源切换、应急广播和背景音乐的切换、电梯迫降、防火分区的划分等部分设计是否满足相关消防规范要求,应进行重点设计审查。

立足消防的全局层面,整体考虑、整体把握。尤其消防电气控制回路的系统回路组织设置、干支线回路管线敷设和现场设备供电回路组织设置、干支线回路管线敷,关乎于施工前期的电气管线预埋工作,一般来说这个工作是由总承包方的电气施工人员在主体施工的同时进行施工的,而此时的消防专业施工并未开始。按照规范要求,尽量使消防电气管线暗敷在不燃烧体结构层内,并保持不小于30mm的覆盖层厚度。如若预埋管线有所遗漏,后期补救只能加设明管敷设,不仅增加施工难度而且使得整个系统的使用功能和安全系数大大降低。火灾发生时,火灾现场的线路处于一种十分危险的环境中,如何确保火灾危险环境中的线路尽量长时间地工作,需要设计人员在把握设计及施工规范的基础上细心选择线路的走向、敷设方式、敷设场所、导线或电缆的防火性能、保护管或金属线槽的耐火性能、防火措施及与其他专业管道或热源的安全间距等。由于系统中的管线量及类型繁多,有报警总线、24V电源线、消防电话线、火灾广播线、消火栓启动线、喷淋泵启动线、送风机启动线、排烟风机启动线、手动控制线等。从全局出发,合理的设置回路、确定管线敷设走向和方式对自动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减少故障出现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应从使用者的角度,对预期实现的自动消防系统配置定位、系统是否会可靠安全运行,操作、管理、调度是否方便、顺畅。是否切实有效,做出系统方面的预测评价并加以修正。

1.2 施工质量第一责任人是消防电气专业施工的技术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应具备全面的专业技术素质,应能够对事关消防联动的整体设备安装工程技术要点和联动接口方式进行全局把握。因此消防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应充分发挥本专业的技术优势,在施工进场前,协助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依据专业规范,进行对消防电气图纸的会审。特别强调的是应重点审查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包括主接线、回路划分、重要消防负荷的可靠供电保障、线路走向保护敷设,还有疏散和事故照明的设计等。同时图纸会审不应局限于消防本专业部分,应对本工程的消防设计全局会审。笔者就曾亲身经历这样的设计:某工程半地下室在暖通设计时为了节省防排烟系统的投入,仅在建施图纸门窗表备注注释为可自动开启的外窗,而在电气图纸(强、弱电)上均无与此窗户相关的供电及控制设计和说明。如果等到工程进行到后期,建设单位在需要采购这批窗户时再发现这个问题。结果不但需要修改3个相关专业的图纸,增加了建设投资,而且增加了很多明管敷设,会使整个系统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系数大大降低。由此可见,设计及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在施工过程中,协助建设单位、相关专业施工单位,依据专业规范,对事关消防联动的整体设备安装工程技术要点和联动接口方式提出细致的要求及指导意见。具体表现在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方式,电动风口、防火阀、新风机设置位置及控制要求;防排烟系统的供电及电动风阀开启顺序及强电电气连锁;楼层供电的系统主接线和一般用电负荷的切换位置及分励脱扣器的配套订货要求;事故照明回路的具体管制方式;电梯迫降控制和强制启动的甲方订货要求;电动防火门、防火卷帘在火警和确认后根据具置下降的要求。消防电气专业施工的技术负责人,对施工现场有着清晰而直观的认识,要树立消防工程的全局观,把握施工安装每一步进程的技术细节,制定周密可靠有效的联动体系,并在具体联动接线调试中实施。消防的全局观念是消防专业施工技术负责人的基本专业精神,是解决相关专业消防联动接口配合的纽带,是系统今后可靠运行的前提。

2 加强施工管理,保障自动消防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

2.1配线原则

系统配线选型正确,不应偷工减料,截面选择应复核直流电压损失。干线回路、消防设备的多线控制线及24V电源线应选用硬线,报警总线必须选用双绞线。布线时必须考虑预留备用,并按总线回路配置预留备用线。

2.2管线敷设注意事项

在自动消防电气控制系统中,繁多的相关管线都是从消防控制中心引出的,报警回路越多,被联动的设备越多,则管线量就越大。这些管线一般先沿金属管、金属线槽、弱电井敷设,再引出至各现场的联动设备,金属管线、线槽要注意沿安全区域敷设,避开潮湿及其他热源和有可能遭受损坏的不利环境,应尽量避开预计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的区域。

控制管线与强电管线保持必要的安全间距,避免干扰。金属线槽全封闭并刷防火涂料,金属管线应内外刷防火徐料两遍且注意管路的密封,是增加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效措施。

因现场条件限制无法保障强、弱电的合理间距时应使用屏蔽电缆。线路应走向清晰明确,尽量分散敷设,故障区划分明确,线路一旦发生故障的影响面降到最低。按线色或分段编号,便于系统检查维护。

3 结论

以上阐述的有关自动消防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施工布管配线及联动结点预控等技术措施,笔者在2008年某住宅小区消防施工时,进行具体贯彻运用,将近4年,系统一直稳定可靠运行,有效地保障了设备安全。其间,成功进行了几次实战报警,都因早期成功预报,利用手提灭火器解决,没有启动喷淋和气体灭火系统,达到了预期目的。仅有的几次故障,因其地下车库设置的烟感、温感装置因地下室潮湿结露导致系统短路,现己增设热风幕,维持地下室温湿度。整个工程报警联动系统配线从未出过问题,至今仍稳定运行。纵观目前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建筑,凡是出现频繁故障的原因,绝大部分由施工布线和接线不达标或管线敷设方式、场所不合理,线路长时间工作用于不利环境,造成线路疲劳,过早老化引起。消防电气外部控制线路的频繁故障导致主机回路板过载,继而引发系统故障,运行的稳定可靠性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提高设计、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消防的全局观念,做好自动消防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施工布管配线及联动结点预控等技术措施,是自动消防设施可靠运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

[2]火灾自动报警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166-2007).

[3]武玉泽,杨兴荣.论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技术发展[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4(1).

[4]盛涛,戴竟成.建筑电气火灾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探讨[J].安徽消防,2003(10).

上一篇:PLC技术在“十字路通灯控制”中的应用 下一篇:一类满足Costa非二次型条件六阶半线性微分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