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名责实与树立品牌

时间:2022-10-09 09:41:52

循名责实与树立品牌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出版社纷纷更改社名,对此,本文从“循名责实”与“树立品牌”的角度出发,用典型例证分析出版社更名的原因,总结其作用,评价其得失,供相关出版人参考。

关键词:出版社;出版分工;品牌

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与出版业的日新月异相适应,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出版社就陆续开始变更自己的名称。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出版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峰期。在转企改制、组建出版集团,由文化事业转变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树立品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出现了出版社扎堆儿更名的现象。对此,时贤关注的并不多。本文拟从出版社更名的现象说起,分析其原因,总结其作用,评价其得失,供相关出版人参考。

一、更名之缘

我国向来有循名责实的传统,凡事讲究“名正言顺”“名实相副”。作为文化传播单位,出版社的名称很好地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比如地方出版社的命名,大多冠以“人民出版社”“美术出版社”等通名,再在前面加上省区的名称,就组合成一个标准的出版社名。见了这样的社名,出版社的属地、出版范围等要素就能一目了然,这就达到了循名责实的效果。

同时,作为一个经营性的文化单位,出版社以经营图书这一特殊商品为主业,这就决定了在名实相副之外,出版社的名称还须承担起树立品牌的责任。在讲究营销的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出版社想在读者中留有好的口碑,除了出精品图书之外,取一个印象深刻的社名也非常重要。

综观新时期以来的出版社更名,自觉或不自觉地,大体上都是围绕着“循名责实”与“树立品牌”两个目标展开的。具体来讲,出版社的更名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种情况。

第一,大学出版社因学校更名而更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些大学纷纷更名,先是由“某某学院”改为“某某大学”。在世纪之交,更是迎来了大学合并、大学更名的高潮。大学出版社由大学主办,主办方更名后,所属出版社更名,也是情理中的事。比如,1987年,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其出版社也随之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年,华中理工大学等四所院校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也随之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大学更名也好,合并也罢,大学出版社随着主办单位更名,客观上是对循名责实、名实相副原则的最好注解。

第二,中央部委所属出版社因部委更名而更名

国务院下属的各部委,在几轮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因管理职能的改变,或更名,或合并,或撤销。相应地,这些部委所属出版社的名称,也随着主管主办单位的更名而做了相应的调整。这种追求名实相副的更名方法,与大学出版社的更名非常类似。比如,文化部主管、北京图书馆主办的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为与主办单位看齐,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北京图书馆更名为国家图书馆;2008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也由此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这些部委出版社的更名,是为了与部委的新名称和新职能一致,突出部委属社的特色。

第三,少儿社为树立品牌更名

就如少年儿童天真活泼、想法多多,少儿社是出版社里最活跃的一股力量,在图书选题、市场运作、树立品牌诸方面,一直走在各出版社的前列;在变更出版社名称方面,自然也不甘落后。与大学社、部委社因主管主办单位更名而被动更名不同,少儿社的更名是主动的,不为名实相副,为的是树立品牌。1979年恢复的“天津少年儿童美术出版社”,没有按照“地区”加“出版类别”的常规取名,而是采用了新的名字:新蕾出版社。用刚长出的花蕾来象征少年儿童,比起以前的天津少儿社的品牌来,自然要别致得多,达到了给人以深刻印象的目的,在树立品牌上,取得了成功,也为后来少儿社的更名树立了范例。这之后,少儿社的更名便纷纷效仿新蕾社的方法,选取能象征少儿的词语来做新社名。各地少儿社选取的“未来”“明天”“新世纪”“二十一世纪”“海燕”“海豚”“希望”“接力”“阳光”“晨光”等字眼,抓住了少年儿童含苞待放、大有可为的特点。聪明的出版人将其提炼出来,用作出版社名称,用其去树立品牌,开拓市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出版社为树立品牌,在转企改制中乘势改名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是中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也是出版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在21世纪头10年完成的出版社转企改制过程中,一些出版社为树立品牌,在转制的同时,乘势也进行了更名。这些出版社有地方社,也有中央部委主管主办的出版社。地方社方面:2007年,借改制之机,上海世纪出版社高等教育图书分社更名为格致出版社。部委社方面:借改制之机,2011年,文化部主管、故宫博物院主办的紫禁城出版社更名为故宫出版社。转制中更名的出版社,都希望借转制的契机,树立品牌,打开市场,加快发展步伐。

第五,出版集团为树立品牌而更名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组建出版集团。在为出版集团取名的过程中,除了“地区名”加“出版集团”的传统模式外,一些出版集团纷纷改用超越地域的词语作为集团名称,以此来树立品牌。这里引用一段时贤对此的精彩记述,借以说明情况:“1999年2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成立,开改名‘高大威猛’之先河;2001年9月,江苏出版集团改组成立,接着改名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可能想的是涅槃;2004年,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成立;2006年8月,辽宁的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一个北方,意思上就覆盖中国大半;2007年12月,河南的中原出版传媒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成立;2008年11月,安徽的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8年12月,湖南的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以地域命名倒也恰当,此前在那块土地上,已经诞生了中南大学;2009年8月,宁夏的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成立,齐了,有长江也有黄河;2009年12月,福建的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成立,和中南一样,地域特色;2011年1月,江西的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这叫法好像中国其他地方是外文天地一样;2011年10月,吉林的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成立……可能搞得黑龙江无地自容。”行文中虽不乏调侃,可出版集团更名的现象,被作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

归结起来,出版单位更名,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最基本的,目标是追求循名责实、名实相副,上述的前两种更名属于这类情况;第二层次是更进一步的,目标是为树立品牌,为扩大宣传效应,上述后三种更名属于这类情况。

二、更名之用

新时期以来出版社的更名,在去除地域和出版范围的限制、促进多元文化发展、推动文化创新等方面,已经发挥了积极的影响,正在产生着持久的效力。

其一,消除壁垒,转型之便

出版社更名的一个积极作用,就是通过去除社名里表示“地区”与“出版类别”的要素,为消除图书销售的地域壁垒,为出书范围的调整或扩大准备了条件。

就突破地域性色彩来说,以前文提到的少儿社与出版集团的更名最为典型。这些出版单位更名时,纷纷拿掉了标志着地域色彩的省区名称,借此来突破图书跨省销售的限制。这种销售渠道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在市场经济不发达的以前,主要是市场方面的;在今天,主要是读者心理上的。对一些读者来说,本省区出版的图书,要比对外省区的来得亲切些,感情上也更容易接受。这种心理上的芥蒂,若隐若现、时弱时强,个体一般很难觉察得到,但它却是真实存在着的,影响不可小觑。更名时去掉社名中的地区名,就能争取到这部分读者。当然,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这样的“地方保护主义”以后会越来越少。

就增加“出版类别”来说,出版社调整或增加出书范围,除要报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外,在一些出版社新改的名称中也体现出来。比如专门出版类图书的蜀蓉棋艺出版社,随着出书范围的扩大,更名为成都时代出版社;1992年,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因扩大出版范围的需要,更名为上海远东出版社等等。对此类配合图书出版范围调整或扩大的更名,从循名责实的角度来考虑,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其二,市场细分,各有专攻

出版社更名的另一个积极作用,是体现出当今社会日益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体现出文化创新的活力,而这一切,都是经由文化体制改革激发的结果。

在改革之前,出版业长期受计划经济支配,在计划思维的指导之下,为方便管理,给出版社命名时,过分追求整齐划一。除文艺社与古籍社外,地方社通行的命名方式,形成一个个简单直白、略显呆板、缺乏灵气与内涵的出版社社名。文化体制改革之后,市场成了配置出版资源的主要手段,与过去的习惯于将思维定于一尊相比,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解放,这就要求出版业提供更加细致的内容,去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文化需求与图书内容的多元化,还会反作用于出版单位,影响到出版社的名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出版社选用更加有特色有内涵的新社名,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事实上,从20世纪末开始,就陆续出现了一些不以地区与出书范围来命名的出版社。因跳出了计划经济的框框,它们的社名显得个性十足,多姿多彩。比如北京的文津出版社(取自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津阁),上海的学林出版社(取“学术界”之意),河南的文心出版社(取《文心雕龙》之意),等等。这种出版社更名方式,形式自由活泼,内涵深远悠长,与多元化的文化需求相协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文化自觉、文化创新,值得肯定。

三、得失·评价

最近出版社特别是出版集团扎堆儿更名,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是受市场经济逐步走向规范与成熟,社会价值取向与文化需求日益多元的社会环境影响所致。出版社更名并非孤立的社会现象。对出版单位集中更名的评价,还得套用上文提出来的“循名责实”与“树立品牌”两条准则。

简单地说,循名责实式的更名,是被动适应出版社主管主办单位与出书范围变更的必然结果,是对出版社名称的最基本要求。相比于原来的社名,新社名的改动并不是很大,有时只是局部的改动,且与主管主办单位的名称保持一致。这样的新社名,借助于主管主办单位更名时所做的密集式宣传,不会在读者心中造成新旧社名衔接不上的心理落差,自然而然地就被读者接受了。对此类型的更名,因为更改得中规中矩,可供讨论的余地不是很大,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树立品牌式的更名,是出版单位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与成熟的情况下,为加强营销、扩大品牌效应而主动采取的措施。这样的新社名,超出了命名学中“循名责实”的基本范畴,其命名原则,花样繁多,并无一定之规,具体如何评价,就是见仁见智了。下面仅就树立品牌式的更名谈谈自己的看法。

出版单位为树立品牌而更名,在今天这样的提倡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其主观动机再正常不过。要评判其优劣,只能看其客观效果,看其对树立品牌所起的作用。如果更名有助于提高出版单位的知名度,有助于扩大品牌影响力,有助于在读者群中形成持久的影响力,那这个更名就是值得肯定的,反之则不然。用这种功利的方法去衡量,虽然有成王败寇之嫌,却也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公允的、最能得到多数人认同的方法。

出版社的名称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却凝聚着命名者的全部智慧,既包含了出版产品的功能与特点、企业的抱负与追求,又综合了消费者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文化的取向和价值”。在选取新社名时,树立品牌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了循名责实的基本功能。如果用字一味追求时尚另类、追求与众不同,丝毫不顾及出书范围与社情社况,不考虑读者的内心感受与社会的审美观念,脱离了图书产品的实际,超越了读者的接受程度,那么不管新名字如何响亮、如何惊天动地,这种更名也是徒劳的,对树立品牌毫无作用。

过犹不及。光想着以“高、大、全”为美,不仅不能争得市场,还有可能让读者望而生畏、产生疏离感,反不如循名责实的普通社名来得自在。因此,出版社选用新社名时,当事者要心态平和,抛却好大喜功的念头,丢掉急功近利的想法,做到“平实而不平庸,别致而不怪异,响亮而不亢奋”。新社名一定要符合当前社会普遍能够接受的价值取向与审美标准,既不能过于超前,也不能徘徊止步,更不能过劲儿。

作为一个出版单位,固然可通过改用一个新潮的名字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但更名时还是要考虑周全,尤其不能频繁更名。不加慎重地更名是“漠视累积和延续性,轻易放弃了自己的文化历史和品牌价值,往往也是极度不自信的标志”。不顾实际情形而贸然更名,不仅不能树立品牌,也不会得到读者的认同。在一些资深的读者看来,出版社更名,“好像看见一个很熟悉的朋友忽然‘变脸’或‘变性’似的,有点儿不愿接受”。

对出版社来说,更名只是暂时的,只是表层的,它更应该做的,是要练好内功,做好内容为王的主业,用富有原创的、有自己特色的、编校印装质量上乘的精品图书,去赢得读者的支持,去提升品牌的持久影响力。

上一篇:排球运动对专业与非专业学生自信心影响的调查... 下一篇:网络作品提供与存储服务提供行为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