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问”的艺术

时间:2022-10-09 09:28:52

小学语文教学“问”的艺术

教育不是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受教者,就能使其拥有广博的智慧。如同只给盲人装上义眼,却无法让盲人见到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但只要方法得当,仍然能够通过教育让盲人感知到世界的绚丽,“逃”出黑暗的禁锢。怎样的方法才算“适当”?当我们回归“教育”的本源,会发现教育的本义在于“引导”和“启发”,而教学中的“设问”便是最好的启发法,先激趣生疑,再引导学生求知求解,使其自主探究未知,于穷理熟思中,感知世界。

一、紧扣主题,把脉设问

每篇课文都有一个主题,这个主题便是阅读所秉承的线索,也是教师为文章把脉设问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根据课文的框架设置不同的问题,通过问题牵引学生一步一步地融入课文中去。

譬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剪枝的学问》,课文的核心是“我”,从“我”的情感变化入手,“我”如何接触到剪枝、如何了解剪枝的妙处及功效,是全文情节推演的重要线索。教师可围绕这一线索设置问题,如开篇设问:“你想知道剪枝的学问吗?”开宗明义,用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随后切入主题:“王大伯为什么要剪掉粗壮的枝条呢?”这样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探究性,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便于学生去课文中寻找“答案”。最后,在课文结尾处,再次设问:“作者再次到王大伯的桃园时,那些又大又红的桃子给了作者怎样的启迪呢?”如此设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逐步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启发引导,弹性设问

教育的本义即在于引导和启发,而“问”是启发教学的核心手段。问何以达到启发的效果?并非学生回答出教师心目中的答案,即代表问题的成功;而是学生回答出内心的感受、感悟,才说明问得恰到好处。弹性设问的一大难点在于:感受、感悟是学生心中所想,是感性的评价,而非量化的指标。教师很难摸清每个学生的想法,尤其是在学生心思未动之前,只能凭借经验预判学生的理解程度。即使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仍然难免有成人化视角。况且,教师不是学生,不能代替学生感受、感悟。而设问正是让学生主动去阐发感受、感悟,以使教师掌握其了解的程度,检验教学设计的成效,并及时修正教案。如《江南春》一诗,下半阕较上半阕更朗朗上口,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调整设问的顺序,以吸引和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达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设问方式。

三、语言新颖,开放设问

设问的语言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他们阅读的兴趣?新颖是极其重要的元素。在提问中,教师可运用封闭式与开放式的问题,在提问的形式上再给学生错落之感,使课堂活跃起来。(1)流行用语。将流行语植入课堂教学,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代入感,提起学生的听课兴趣。如《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一课中,教师如此来形容公仪休的正直清廉:“公仪休很明白,没有免费午餐,这位管家来送礼,必是他的主人有所求。公仪休身上充满了正能量,所以在诱惑面前岿然不动。”在提问中也用到流行语,如:“各位同学,你们怎么看?”流行语不能照搬到课堂上,要经过加工和二度创作,使不违反语法的前提下,既能起到正向引导的作用,又使学生感到课堂教学不死板。(2)开放设问。开放式设问对于阅读反思也有很大帮助,启发学生从另一角度去探究作者的情感与世界。如上所提,教师设计开放式的问题:“同学们试着揣摩一下,公仪休面对自己最喜爱的鱼的诱惑时,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矛盾挣扎?如果他收下了鱼,结果会怎样?他的学生又会怎样看待他?”这些问题从课文结论的反向角度设问,促使学生从正、反两面去揣度,既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又培养了他们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的思考习惯。

四、追根溯源,阶梯设问

问既要追根溯源,依循材料的本质制订方案;又要不急不慢,阶梯性地,小火慢炖,才能体现出材料的芳香。(1)追根溯源。追根是一个问题提出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马上提出下一问题,给学生一个连贯性的思维,让学生整堂课都沉浸在教学氛围中。用问题带动学生自主探究。溯源是要回归作者的本原,窥探课文呈现出的人生真谛、世情、世理,这一点是在找出课文主旨后的思想升华。如《蚁国英雄》是一篇内蕴深刻的文章,课文的主旨是写蚂蚁的团结精神,教师做出了这样的设问:“蚁团团结一致冲出火海,展现了团结的力量,同时还体现出什么呢?”在学生的踌躇中,教师再适时给出启迪:“蚁团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在面对死亡时,给别人生的希望,是世间最伟大的付出。”学生顿时升华了理解的高度,课堂氛围也随之被感动包围了。(2)阶梯设问。在上面的课文中,教师循循善诱地进行设问:首先提问“蚁团遇到了什么?”紧接着,就地取材,运用文中出现的转折语提问:“作者见到了什么,使他发出‘万万没想到的’惊奇?”最后再引出结局:“事情的发展与结局显然是作者料想不到的,又是什么令他如此震撼?”通过这样层层递进、阶梯式提问,将课文的深层喻意循序渐进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的体会也层层加深。(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家纺城小学)

上一篇:中国青少年吸烟率上升 下一篇:耐心让“沙子”变成“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