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与“好老头”擦肩而过

时间:2022-10-09 09:25:14

很多老人晚年丧偶,感到十分孤寂,想找个老伴安享天年,这是很值得理解的。据调查,有46%的老年人赞成老年人再婚,而在对600名独身老人进一步调查中发现,愿意再婚的达到68%。然而,再婚老人的成功率却很低。据调查,天津老年人再婚离婚率高达70%,而在上海,这个比例也达到了50%。老人的再婚成功率很低,特别是许多老年女性抱怨找不到好老伴,许多老年婚介所也面临着关闭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老年人在择偶时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为此,本刊邀请了老年问题专家宋玉梅老师,请她给老年朋友支支招。

比例失调、过分挑剔成为老年人再婚障碍

据宋老师介绍,从总体上看,在所有单身老年人中,性别比例悬殊,女多男少,这种比例现状使得女性老人再婚面临更多挑战,而有些大妈在择偶时,又十分挑剔,很不现实,所以总是难以找到称心如意的老伴。宋老师列举了以下几个例子。

心理作怪让老年人择偶困难

宋老师告诉我们,以上案例的确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事,看起来也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周围类似的例子却举不胜举,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些阿姨、大妈的心理在作怪!

一、攀比心理

有些阿姨择偶时要求很苛刻。“要求工资高的,年龄小的,身体好的,相貌也要好的”;还有的要求“家里要有独立住房,通煤气、暖气,还要有冷热水管”。甚至有的还要求其子女要孝顺等等,这样一来,选择的范围大大缩小,选择对象只限于某些机关干部或老学者,可是男方要求的条件,有的大妈又不够,这样就很难找到合适的老伴了。

二、怀旧心理

有的阿姨在择偶时想找一个和原配老伴相貌差不多的。由于以前的老伴一表人才,相貌出众,所以从心理上就想找一个与原来相似的老伴,“我原来老伴相貌堂堂,我现在至少得找个比他还好的,否则别人都会笑话我的。”,有的阿姨追求级别,“我老伴以前是处长,我至少要找处级干部。”其实,您和大爷结婚时,他未必是个处长,也是经过多年奋斗才当上的。您现在一下就想找一个处长,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情呢?

三、势利心理

好多大妈找老伴就想找个靠山,总以为找地位高的,收入高的,有知识的就一定会幸福。甚至有的大妈还列出了区域表:家住××区的不要,××环以外的不要,郊区的不要等等。还有的大妈直接圈地,就要××区的,那里知识分子多,老领导、老干部多,生活平稳有保障。

要想顺利找到“好老伴”,摆正心态是关键

宋老师告诉我们,老年人要想择偶成功,关键是要摆正心态。

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条件,依照本身的情况列出期望对方的条件,不要期望值过高,不要不切实际地提要求。

其次,不要追求完美,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只要对方的主要条件符合就可以了,不要要求方方面面都符合。

再次,不要总拿现在的对象和以前的老伴比较,要知道百分之百的相像是不可能的。

专家在此建议大妈们在择偶时,要多一分理智,多一分客观和包容,惟有珍惜才不会和“好老头”错过。

案例1:一地之差,毁了一桩姻缘

王大爷和李大妈经人介绍认识,见面后都感觉不错,可李大妈发现王大爷家住在××村,就犹豫了。她想:是机关干部肯定住在市区,是高校教授就住在大学家属院,这个××村没听说有过什么大干部。于是这样一段美好姻缘便因一地之差而不了了之了。

案例2:半个手指见真心

河南某老干局的肖大爷和吴大妈,在老年婚介所认识了,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后互相满意,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大妈发现张大爷左手是四个半手指,心中十分不满,认为自己找了个残疾人,于是日渐冷淡肖大爷。后来肖大爷明白缘由十分生气,他说:“我那半根手指是在解放战争时打仗负的伤,这是我一生的骄傲。”吴大妈得知后十分后悔,又想与肖大爷和好,可肖大爷坚决不肯,他说:“我半个手指是因为战争负伤你就喜欢,如果是因为儿时玩耍造成你就嫌弃,况且这么多年了,生活中没有任何障碍,你因此对我挑三拣四,可见对我并非真心啊。”

案例3:只因职称改变命运

刘大爷是几十年前随宁波公司来京的老技工。晚年丧偶,儿女又都在外地,十分寂寞,来到婚介所征婚。起初填了一个表格时,他在职务那一栏里写的是“工人”,很长时间没有老太太愿意见面,后来,介绍人告诉他老太太嫌他素质低,没文化、没技术。刘大爷很委屈,在一位朋友的点拨下,将“工人”改成了“技工”。一时间,应婚者接踵而至,谭大爷应接不暇,同时也让他感到很多无奈。

上一篇:找好“平衡点” 下一篇:谨防性病导致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