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化是徐州食用菌发展的必然选择

时间:2022-10-09 09:08:30

论产业化是徐州食用菌发展的必然选择

【摘 要】自2005年食用菌合作社成立以来,食用菌产业一直是陈庄的一个支柱产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但调查发现陈庄的食用菌和周边其他地区相比,尤其是和山东相关企业相比,在品牌、技术和产业化程度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为了提高徐村的食用菌产业化水平,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以期对徐村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化;农业产业结构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1)发展现状。近年来,徐州泉山桃园办事处把发展食用菌生产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点项目来抓,以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发展新模式、建立新基地、带动新农户、寻求新商机为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科技服务,着力构建产、供、销一条龙生产格局,有力促进了陈庄食用菌生产的快速发展,使其规模目前在江苏排名第一。(2)陈庄种植食用菌的特点。第一,在食用菌大棚的建设上,村里统一设计,并专门划分出田地进行集中建设,规模目前在江苏排名第一。第二,在优化品种上,村里将食用菌品种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引进了平菇、鸡腿菇、猴头菇、杏鲍菇、黑木耳等十几个品种。第三,在新技术推广上,村里与高校、科研院所、市、县农业局等单位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定期为种植户举办培训班,提高食用菌的科技含量。第四,在产业化服务上,为了把规模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立了食用菌合作社。

二、陈庄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缺乏。要进行产业化,就必须进行深加工,而深加工需要一系列的机械设备,如封口机、烘干机等,据估算需要资金300多万。这个一个村无法完成的。(2)产业效益还不稳。这并不是说这个产业效益不好,主要是现在产业发展还不太成熟,表现为加工深度不够、销售网络不全,产业不太成熟。抓生产强、抓加工弱。(3)龙头企业不强,尤其是加工龙头企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徐州有不少食用菌加工企业,但大的加工龙头企业少,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更少。因此,食用菌作为一个产业的发展还很难。大部分还是农民自产自销,市场竞争力难以提高。(4)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陈庄食用菌合作社,虽然与外部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但紧密度依然不足。主要是:生产者技术不高;技术人员奇缺,尤其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同样缺技术人员,指导力不从心;综合配套技术不完善,对产业发展没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5)对产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大。客观的说各方面对食用菌产业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如粮、油料、棉花。

三、陈庄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1)切实加强市场竞争主体的培育,为产业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一,精心培养种植大户。从实际情况看,种植大户对农民的带动作用、对产业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第二,重点培育加工龙头企业。要鼓励和支持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走联合和合作之路,实施低成本扩张;发挥比较优势,加大食用菌项目的引资力度,实现强势资本与优势产业的高效对接,拉长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确立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加强食用菌协会建设。通过食用菌协会,做好技术培训、市场营销工作,把农户组织起来,让协会一头连接千家万户,一头连接国内外市场,做好食用菌营销工作。第四,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品牌建设是农产品向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利用目前现有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食用菌品牌,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提高食用菌产品的质量,打响食用菌的品牌。(2)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提高生产者技术水平。第一,定期开展菌种生产及栽培知识培训。第二,要专题开展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知识培训。第三,要组织生产大户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讨交流,不断充实完善食用菌栽培技术体系,促进技术普及率进一步提高。(3)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一是要制定一个中期的产业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任务,从菌种的研发、生产,一直到产品的加工、销售,都要有具体的内容。制定规划促发展,围绕规划抓落实。二是成立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理顺食用菌管理体制。食用菌产业分布广,涉及到千家万户,生产销售中必然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成立协调领导小组,帮助处理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制定一套优惠政策,促进产业发展。每年设立一定扶持资金,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4)加强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农产品竞争的有力手段。作为一个正在创食用菌品牌的陈庄来说,一定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如果食品安全文献问题,则陈庄食用菌产业不但不可能壮大,而且可能从食用菌产业消失。我们的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督,而我们的企业和农户要加强自律。

参 考 文 献

[1]《食用菌》.2006(6)

[2]《微生物学杂志》.2007(4)

[3]陈国良,陈惠.功效非凡的食用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2006

上一篇:浅析中小企业集群融资 下一篇:煤炭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创新融资渠道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