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阶梯电价推行后影响的分析

时间:2022-10-09 08:34:17

关于阶梯电价推行后影响的分析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实行阶梯电价可能对供电企业在计量系统、抄表管理、核算管理、运行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的措施,为实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的供电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阶梯电价;推行;影响;分析

Abstract: 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nfects of implementing the price ladder on the metering system, meter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managem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and so on for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which uses the dweller life use electric stairs electrovalence.

Key words: price ladder;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alyze

中图分类号:TM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本文初步分析了实行阶梯电价可能对供电企业营销、经营以及生产运行管理等带来的影响,并给出了管理和技术方面应对措施,可供即将实行阶梯电价的供电企业参考。由于阶梯电价在我国的试行仍然不是非常成熟,在阶梯电价具体实行过程别是执行初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因抄表差错引起的加价电费差错如何处理,如何防止用电量较大的居民用户另装电表规避加价的行为,如何利用经济杠杆引导居民适应分时阶梯电价,卡式预付费居民电力用户如何采取最优购电策略等,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并不断完善其应对措施。

1 实行阶梯电价对供电企业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大部分供电营业区域内都实行单一形式的居民电价,即按用户的实际用电量乘以单一电价进行电费结算,电价、用电量以及用电时段三者之间没有“联系”。从供电与用电的角度看,阶梯电价能否有效推行的核心问题和最终环节是居民用电的计量与电费结算的问题,这意味着实行阶梯电价将对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甚至生产运行提出新要求。对供电企业影响较大的主要方面包括计量系统、抄表管理、核算管理、电网运行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等。

1.1 对核算管理的影响

目前,各基层供电局的电费核算系统大都未考虑阶梯电价因素,因此电费核算软件也将面临改造升级问题。执行单一电价时,居民购电是“实收对应收”,无论是在营业大厅集中收费、银行代收或是采用自助缴费终端办理,电费结算简单易行,发票出具快速便捷。实行阶梯电价后,居民购电时的实收款仅能用作预存款,待结算周期结束后方能进行实际消费的电量核算电费,结算流程较单一电价时更为复杂。另外,发票出具流程也需要相应调整。

1.2 对电网运行管理的影响从更大范围和更长时间来看,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制度对于抑制居民生活用电总量有一定效果,但在一些未实行峰谷电价的地区,阶梯电价的推行将导致某一时段的用电负荷较单一电价时更为集中,而其他时段的用电负荷又大大低于往常水平,将导致负荷需求波动较单一电价时加大。

1.3 对计量系统的影响

2003年 9月 1 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物业管理条例》,条例中规定由供电企业对新建居民小区实行“一户一表”管理工作,即由供电企业供电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但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居民小区仍存在“转供电”现象,居民用电有的由物业公司提供和管理,有的由企事业单位转供,有的小区还存在合表用户。对于这些用户,供电企业必须先对其实施“一户一表”工程改造,方能满足实行阶梯电价的要求。有效、适用的电能表是推行阶梯电价的基本保障。目前,除了正在大力推广的智能电能表外,原安装的普通电能表大部分不具备电能日冻结或月冻结功能,加之原有低压集中抄表系统的抄表采集成功率不高,实行阶梯电价后供电企业需要将普通的电能表更换为具有日冻结或约定时刻冻结功能的电能表,并不断完善低压集中抄表系统的功能。

1.4 对抄表管理的影响

在目前的国家电网公司供电范围内,除预付费电能表和已经安装的智能电能表外,其余电能表以人工抄录方式为主,大都为按月或双月固定的抄表例日进行抄表,通常规定需在几日内抄表完毕。实行阶梯电价后,抄表日提前或延后,都可能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用电量的

“阶梯”界定不准,产生较大电费差额,这种“超差问题”可能会在居民缴纳电费时引发矛盾,给供电企业“优质服务”的目标带来负面影响。

1.5 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实行阶梯电价后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有可能放缓,这与供电企业“增供扩销”等经营目标存在一定矛盾。实行阶梯式电价,供电企业将面临数量众多的用户计量装置改造、电费核算软件升级等一系列工作,相关政策规定开展此类工作不得向用户收费,也无财政补贴,供电企业需要投入巨大的改造费用。此外,实施阶梯电价后供电企业直管到户,由于低压电网供电半径大损耗也大,实行阶梯电价也将会增大供电企业的经营成本。

2 供电企业的应对措施

各级供电企业应未雨绸缪,加强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积极参与阶梯电价的听证和制定工作,深入研究居民生活用电特性,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阶梯电量及电价。对于需实施“一户一表”改造工程的供电企业,应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争取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的改革工作,以下管理和技术措施可供供电企业参考。

2.1 加快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全面推进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作,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费控”建设目标。该系统所采用的智能电能表,应具有远程控制(远程抄表、远程断 /送电)、分时计量、预付费及电量冻结等功能。智能电能表的电量冻结功能,可以存储特定时刻的电量数据,比如设定存储月末零点时刻的电量数据。此外智能电能表还支持 2 套及以上阶梯电价电费计算功能,依据事先设定的阶梯电量及对应电价,智能电能表可以自动计算阶梯电价电费。

2.2 实行分时阶梯电价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设备的利用效率和降低峰谷差,供电部门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居民在电力负荷高峰时段少用电,负荷低谷时段多用电,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电力资源,提高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效果。而在实行阶梯电价的同时再实行分时电价,可以引导居民错峰用电,是有效促进用电负荷避峰,减轻电网调峰压力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方式之一。

2.3 强化制度建设

要实行好阶梯电价,供电企业需要对当前的营销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完善,特别是对尚未进行表计更换、未能实施远程集中抄表的居民用户,在抄表、电费核算管理等方面制定适应(分时)阶梯电价的规章制度,因地制宜地完善营销管理制度。例如,对于人工抄表的居民用户,由于难以准确地确定其每月的用电量,这会给实行阶梯电价带来一定影响。

2.4 改进卡式预付费的结算方式

实行阶梯电价之前,装有卡式预付费电能表的用户执行单一电价政策,即电费“实收对应收”,卡表就可以实现其电费回收的管理功能。实行阶梯电价后,由于先前安装的卡表本身不具备阶梯电价电费结算功能,该类用户在实现远程抄表之前,可由供电企业对购电方法以及售电系统进行调整,作为一种过渡性办法。

2.5 适当调整电力营销策略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影响市场营销的因素主要是价格,尽管提高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和服务质量、减少停电时间、加快报装速度都可以实现促销,但这些作用有限,选定目标市场,运用合理价格,完全可以抢得市场。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价格策略的制定要为不同的电力市场分别确定不同的定价目标,并综合考虑影响电价形成的各种因素。

3 结语

国家发改委于 2010 年 10 月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就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我国即将大范围推行居民生活用电的阶梯电价制度。“阶梯电价”全名为“阶梯式累进电价”,是指把居民生活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第1 阶梯为基础电量,用电量在第1 阶梯以内时电价较低;用电量在第 1 阶梯至第 2 阶梯之间,电价较高。依此类推,随着用电量的增长,电价实行分档累进递增。当前,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关注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如何合理确定阶梯电价的水平以及科学核定分段电量等方面,而较少关注实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制度后对供电企业的影响。本文针对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改革可能对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经营、生产运行、管理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粒子.我国居民阶梯式递增电价制度的探讨[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30(2):9-10.

[2] 俞诗建.浙江居民生活用电阶梯式电价调研[J].大众用电,2008,24(6):9-11.

[3] 朱成章.关于我国实行阶梯电价的建议和设想[J].中外能源,2010,15(5):13-17.

上一篇:浅谈高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性的现状、成因及对... 下一篇:工作投入视角下的工作倦怠干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