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探究

时间:2022-10-09 08:06:35

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探究

摘要: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许多不良倾向在大学生中蔓延。本文对高校学生在社会公德意识方面的欠缺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公德意识 表现 原因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漠视公共秩序

社会公共秩序是生产秩序、学习秩序、社会秩序、生活秩序的综合。为了确保社会能正常运作,所有社会成员不得做出逾越法律法规的行为和事情,同时还要遵循最起码的道德规范,社会的公共道德秩序,是有着清晰的守则以及规范的,也就是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公约等,比如单位有“工作守则”,学校有“学生守则”,相应的一些公共场合也有一些管理规定、守则等等。

(二)公共财产意识淡化

部分学生过于在乎自己的物品,但是对于公共物品却肆意损坏,完全是两种态度,令人咂舌。部分学生上课时在公共物品上乱涂乱画;还有些学生存在不随手关灯、关水现象;或是借书不还、随便在图书馆里的书籍上乱涂乱画,等等。为了防备大学生撕书、偷书、藏书,不少大学的图书馆员加紧巡视工作。近年来,高校中偷窃案件呈上升趋势,现金、手机、手提电脑等时有失窃,而据有关部门统计,70%以上案件属内盗,敲诈、欺骗同学钱财的事也有发生,而借钱不还更成了某些大学生的习惯。

(三)环保节约意识淡薄

环保节约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社会公德意识的表现。但是,还是有部分人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导致水土流失、资源紧缺、物种灭绝、环境污染,这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然而有些大学生对自然资源不懂节约,肆意浪费。比如,不会随手关灯、关水,随便浪费食物;自习完后不检查各电器设备是否已关闭。绝大部分大学生均了解电池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但仍有大学生随意丢弃废电池,会将废电池包裹好丢弃到废电池回收站的人少之又少。大学生具有环保知识,却没有环保意识,最终也不可能付诸行动。

(四)公共卫生意识淡化

随手乱扔垃圾,插队的现象随处可见。在校园里的教室、活动室、花园、体育场、宿舍等周围,随处可见被随便丢弃的垃圾和生活物品。还有一些学生在公共场合以及公共物品上乱涂乱画,写一些粗俗、下流的语言,而大学中情侣成双成对,亲密无间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改善工作质量,金钱原则、个人利益受到了推崇,人们的三观、道德理念以及生活模式均发生了巨变。在这样不断变迁的氛围下,部分人的思想观念出现了误差,助人为乐、帮助他人的观念开始动摇,各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开始萌芽,人们无法理性地判断社会的真与假、美与善,更有甚者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来成全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国家以及公共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人们渐渐开始变得自私自利了起来。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大学生的三观以及道德观念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由于大学生尚处于三观成熟阶段,这样的氛围很容易扭曲大学生的思想以及道德观念,导致他们无视精神文明建设,开始随波逐流,盲目追求功利,追求利益,社会道德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他们面前已无存在的意义。

(二)学校德育教育意识的缺陷

我国社会正在进行变革与整改,新思潮与新观念不断涌现,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定位自己的思想与行为模式。现行道德素质考核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缺乏行之有效的道德实践考核环节。基础教育阶段道德教育出现偏差,首先,现代应试教育,尤其是目前应试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导致学校、社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忽略了道德文化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其次,公德教育书本化、理想化、完人化的倾向太强,使所学习的知识很大程度上脱离真实的现实生活。公德教育是为教育而教育,为考试而教育,为文凭而教育,结果势必会出现所学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节,空泛的道德不能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全面育人”的方式,使得学校在帮助学生树立公民责任与社会道德意识方面出现了偏差,就算全国上下均在推行素质教育,然而真正落实到位的却少之又少。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

大学生在完善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的时候,家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家长自身行为不够规范,久而久之,子女也就养成了一身的坏习惯。目前,绝大部分大学生均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无限宠爱,导致他们事事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不会主动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社会责任感淡漠。加之重知轻德的家庭教育意识的偏差,使得城市中大部分家庭教育只看分数,只重成绩,忽略子女的道德教育,无形中产生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四)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不强

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积极向上、富于想象力、勇于创新等。此外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即不具备是非辨别能力,尚未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控能力不强,思想过于幼稚等。在青年大学生身上可以看到思维混乱与活跃、心思复杂与单纯、盲目与理性等之间的冲突。

三、结语

针对所述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表现和其成因,必须对其加以正确指导,并在大学生中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构建合理的社会公德意识,进而培育出素质全面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王莉英,仇洪江.大学生公德意识教育探析[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1999,(03).

上一篇:灵活选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生命课堂之提高小组合作实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