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模拟试题(一)

时间:2022-10-09 07:14:58

考前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是因为同一物体在月球的惯性比较小

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C.抛出去的标枪和手榴弹靠惯性向远方运动

D.运动越快的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行得越远是因为物体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2.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如图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们的竖直边长都是底边长的一半.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中有三次的落点分别是a、b、c,则( )

A.落在a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

B.落在c的小球抛出初速度最大

C.落在a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

D.无论小球抛出时初速度多大,落到两个斜面上的瞬时速度都不可能与斜面垂直

3.如图所示,杆BC的B端铰接在竖直墙上,另一端C为一滑轮.重物G上系一绳经过滑轮固定于墙上A点处,杆恰好平衡.若BC杆、滑轮、绳的质量及摩擦均不计,则将绳的A端沿墙下移再使之平衡时( )

A.绳的拉力增大,BC杆受压力增大

B.绳的拉力不变,BC杆受压力增大

C.绳的拉力不变,BC杆受压力减小

D.绳的拉力不变,BC杆受压力不变

4.右图是一理想自耦变压器的示意图,线圈绕在一个圆环形的铁芯上,P是可动的滑动触头,AB间接交流电压U,输出端接通了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Q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当开关S闭合,P处于图示位置时两灯均能发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不动将Q向右移动,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B.P不动将Q向左移动,两灯均变暗

C.Q不动将P沿逆时针转动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D.P、Q都不动,断开开关S,L1将变暗

5.图示的平行金属板M、N水平放置且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两个电荷P和Q以相同的速率分别从极板M边缘和两板中间沿水平方向进入板间电场,恰好从极板N边缘射出电场,若不考虑电荷重力和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则( )

A.两电荷的电荷量可能相等

B.两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两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相等

D.两电荷离开电场时的动能相等

6.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的第一和第三象限内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且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现有两段不同材料的导线弯成直角形和圆弧形并焊接成导线框Oab,焊接良好无接触电阻,Oa边与x轴重合,O与坐标原点重合.若导线框的半径为L,三段的电阻均为R.现使导线框绕垂直于xOy平面过原点的转轴以角速度ω逆时针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且aOba方向的电流为正方向,则线框内感应电流I和Oa两点间的电势差UOa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应是下图中的( )

7.如图所示的闭合回路由两部分组成,右侧是电阻为r的圆形导线,置于竖直方向均匀变化的磁场B1中,左侧是光滑的倾角为θ的平行导轨,宽度为d且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2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导轨左侧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现有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恰静止在导轨上,则( )

A.圆形线圈中的磁场必须向上增强

B.导体棒ab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mgcosθ

C.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mgsinθB2d

D.圆形导线中的电热功率为m2g2sin2θB22d2(r+R)

8.如图所示,天文学家观测到某行星和地球在同一轨道平面内绕太阳做同向匀速圆周运动,且行星的轨道半径比地球的轨道半径小.已知地球的运转周期为T,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做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已知该行星的最大视角为θ,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是地球上的天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期.则行星绕太阳转动的角速度ω1与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角速度ω2的比值ω1[DK]∶ω2为( )

A.tan3θ [WB]B.cos3θ

C.1sin3θD.1tan3θ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表达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必考题(4小题,共47分)

9.(6分)某学习小组利用自行车的运动探究阻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人骑自行车在平直的路面上运动,当停止蹬车后自行车在阻力作用下速度会逐渐减小至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阻力做功使自行车的速度发生变化,设自行车无动力后受到的阻力恒为f.

①在实验中使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获得某一速度后停止蹬车,需要测出人停止蹬车后自行车向前滑行的距离S,为计算自行车的初速度v,还需测量[CD#4](填写物理量的名称及符号).

②改变人停止蹬车时自行车的速度,重复实验得到多组测量值,以阻力对自行车做功的大小为纵坐标,自行车初速度为横坐标作Wv曲线,分析曲线可得阻力做的功与自行车速度变化的定性关系.实验中作出Wv图象如下图所示,则符合实际情况的是[CD#4].

10.(10分)用下列器材组装成一个电路,既能测量出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又能同时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A.电压表V1(量程6V、内阻很大)

B.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很大)

C.电流表A(量程3A、内阻很小)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4A)

E.小灯泡(2A、5W)

F.电池组(电动势E、内阻r)

G.开关一只,导线若干

①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后发现:若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则电压表V2的示数减小.请将实验电路图在虚线方框中补充完整.

②每次操作后,同时记录电流表A、电压表V1和电压表V2的示数,组成两个坐标点(I1,U1)、(I2,U2),标到UI坐标中,经多次测量,最后描绘出两条图线如上图所示,由此可知电池组的电动势E=[CD#4]V,内阻r=[CD#4]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在UI坐标中两条图线在P点相交,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应为[CD#4]Ω.

11.(14分)如图所示,在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5.0kg的磨石A对地面和斜壁进行打磨,已知A与地面、斜壁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取g=10m/s2,且已知sin 37°=0.6,cos37°=0.8)

①当A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37°斜向下的推力F1=50N打磨地面时,A恰好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求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②若用A对倾角θ=37°的斜壁进行打磨,求对A施加竖直向上推力F2=60 N时A从静止开始沿斜壁向上运动2m(斜壁长>2m)时速度的大小?

12.(18分)在如图所示的竖直圆形磁场区域内同时存在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和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时,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v0从A点沿直径AO方向射入,恰以不变的速率沿圆弧运动到C点,若不加电场和磁场时恰落在磁场区域的最低点D,已知∠COD=30°.

①求所加匀强磁场B和匀强电场E1的大小和方向;

②若撤去匀强磁场,换用匀强电场E2,粒子以相同的初速从A点沿直径AO方向射入也能落在C点,试求匀强电场E2的大小和方向.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4](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

B.密闭容器中某种蒸汽已达饱和,现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待稳定时蒸汽的压强一定会减小

C.从热库吸收的热量全部变成功是可能的

D.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的CO2增加了大气中CO2的含量,因此会产生温室效应

E.知道气体的质量和体积,若再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估算出分子间距

(2)(9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时的VT图象如下图所示,已知A状态时的压强是1.5×105Pa,试根据图线提供的信息求出A状态下的温度并在PT图中画出物态变化过程.

1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处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幅一定为A,周期一定为T

B.波传过P点后,P质点仍在原处做热运动,并不随波迁徙

C.P质点运动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P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

[LL]

E.若P点与波源距离S=v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位移相同

(2)(9分)如图所示,ABC为等腰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C=90°,一束激光a沿平行于AB边射入棱镜,经一次折射后射到BC边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求该棱镜的折射率n.

15.【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原子发生β衰变是原子失去了一个外层电子

B.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则反映了光的波动性

C.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

D.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光谱,可以利用它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

E.考夫曼在1897年测量阴极射线的e/m比汤姆孙更精确,但由于他不承认阴极射线是粒子的假设,与电子的发现失之交臂

(2)(9分)如图所示,A、B两木块靠在一起放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B的质量分别为mA=2.0kg、mB=1.5kg.一个质量为mC=0.5kg的小铁块C以v0=8m/s的速度滑到木块A上,离开木块A后最终与木块B一起匀速运动.若木块A在铁块C滑离后的速度为vA=0.8m/s,铁块C与木块A、B间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取g=10m/s2,求铁块C在滑离A时的速度和木块B的最小长度.

上一篇:阅读教学呼唤探究性学习 下一篇: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