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时间:2022-10-09 04:19:22

5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摘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病之一,也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发作时,眼压急剧升高,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失明,如不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可导致不可逆性失明。手术治疗青光眼是当前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措施,有小梁切除术,及Schlemm管切开术等。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们对56例青光眼手术患者给予针对性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1-0152-01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病之一,也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发作时,眼压急剧升高,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失明,如不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可导致不可逆性失明。手术治疗青光眼是当前治疗青光眼的有效措施,有小梁切除术,及Schlemm管切开术等[1]。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们对56例青光眼手术患者给予针对性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56例,男15例,女41例;年龄56岁~86岁。小梁切除术48例,Schlemm管切开术8例。本组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脱盲率100%,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2 围手术期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笔者认为及其重要。因青光眼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多数患者有恐惧、紧张心理,忧虑、孤独心理和失望、忧郁心理。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前提,护士与患者家属的默契配合是实施护理的基础,正确掌握患者心理特点是心理护理的关键,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本病,积极配合治疗。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手术效果,举例典型病例,增加患者信心,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2.1.2 术前准备。有高血压者,应适当控制。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眼科冬眠1号,可降低血压,使病人在入睡状态下手术。术前3天抗生素眼水点眼,冲洗泪道。术前常规房角镜检查。

2.2 术后护理。

2.2.1 生活护理。仰卧或向健侧卧位。老年患者多身体虚弱、抗病能力差,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半流质饮食。适量应用通便剂,避免便秘。

2.2.2 心理护理。手术后由于术眼纱布遮盖、担心预后情况,同样会出现焦虑、失眠等不良情绪,因此术后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护士要主动与病人交流、进行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的消极情绪,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接受并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2.3 眼部护理。每天换药,并作裂隙灯检查。常规局部消毒抗生素及0.1%地塞米松眼液,为了使瞳孔处在活动状态,用复方托品酰胺点眼。注意观察结膜囊是否有异常分泌物,有无充血,滤过泡是否完整等。

2.2.4 出院指导。告诉患者循序渐进活动锻炼,一周内不要洗澡,不要揉眼,千万避免眼外伤,根据病情逐渐减药,医护人员要定期随访。有眼痛、眼红、眼胀、视力下降等症状及时联系医护人员或复诊。

3 小结

青光眼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复杂的眼病,它是以眼压增高而引起视神经器质性损害和典型视野缺损为主要体征的眼综合征,其病因尚无明确定论。但我们认为只要是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精心护理,定期随访,仍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效房,廖树森。新编临床眼科学。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43

上一篇: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观察护理 下一篇:186例小儿腹泻的高危因数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