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D和TRIZ的集成现状研究

时间:2022-10-09 04:19:03

QFD和TRIZ的集成现状研究

摘 要:对QFD(质量功能配置)的起源、概念、模式及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起源、概念、内容及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分析QFD和TRIZ集成的研究现状,提出这两种方法的集成对于企业取得市场主动权,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QFD;TRIZ;集成

产品创新已成为企业取得市场主动权的决定性手段。如何科学合理地综合运用创新理论与方法提升创新能力成为诸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产品创新理论与方法种类繁多、各有侧重,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当属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俄文Teoriya Resheniya lzobreatateiskikh Zadatch首字母缩写,TRIZ)、质量功能配置(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等。

一、QFD研究

1.起源:质量功能配置(QFD)这一概念是由日本学者Yoji Akao于1966年首次提出,它作为一种产品设计方法于1972年在日本三菱重工的神户造船厂成功地应用于船舶设计与制造中。80年代中期,QFD技术传入美国、欧洲,迅速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和应用。

2.概念:质量功能配置(QFD)是一种面向顾客需求的产品开发设计方法,将顾客需求信息转换为产品开发各阶段的技术目标和作业控制规程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产品从可行性分析到投产,使企业在最短的时间、用最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3.模式:以综合的QFD模式、ASl模型和GOAL/QPC模型为代表。美国学者J.R.Hause等人于1988年提出的质量屋是ASI分解模型的基础和工具。GOAL/QPC的创立者KingBob从系统、组织的角度对QFD作了阐述。

4.研究现状:80年代,我国质量管理专家刘源张率我国质量管理实习团赴日本小松制作所学习全面质量管理, 回国后他们撰写了关于质量管理的学习报告。到目前为止, 我国对 QFD 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陕西科技大学的胡志刚教授对基于质量屋(HOQ)的缝纫机产品改良设计进行了决策研究;刘鸿恩等人对质量功能展开QFD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综述研究;王丽娟对基于QFD的概念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

二、TRIZ研究

1.来源:TRIZ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由前苏联专家GS.Alshuler等人于1946年提出的一套全新的创新设计理论,并建立了分析工具。20世纪90年代,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一批研究TRIZ理论的科学家移居美国。他们将TRIZ理论带到了西方,并迅速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

2.概念:TRIZ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其核心是技术进化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工具主要有矛盾矩阵、冲突解决原理、发明原理、物场分析、标准解、效应等。

3.内容:包括有产品进化理论(产品技术成熟度、产品进化模式、进化定律和进化路线等内容)、分析问题的工具(产品功能分析、理想解分析、资源分析及矛盾冲突分析)、冲突的解决原理(发明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冲突,用39个工程参数和40条发明原理解决冲突并进行设计创新)、物质―场分析(运用76个标准解将待定的标准解变成特点解)、效应原理、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4.研究现状:我国学者对TRIZ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天津大学牛占文教授于1999年在《中国机械工程》杂志发表了介绍性的文章《发明创造的科学方法论――TRIZ》,此后TRIZ逐步引起了我国部分学者的关注:郑称德的文献介绍了TRIZ的产生和现代TRIZ的发展;林岳、段海波的文献初步探讨了基于TRIZ的计算机辅助设计问题;植润华等人探讨了TRIZ的过程、工具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

三、QFD和TRIZ集成现状分析

目前,世界各国学者对多种方法的集成进行了分析研究:John Terninko博士分析QFD、TRIZ和田口法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将QFD与TRIZ的理想解相结合;Yamashina Lee先后集成了QFD和TRIZ,并利用质量屋将顾客的需求映射到质量特性改善中,运用TRIZ理论的不同工具将零部件质量特性进行改善;马怀宇等提出了基于TRIZ、QFD、FA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华中生提出改进后的QFD、TRIZ集成方法;穆建华从信息和应用集成对QFD和TRIZ的理论集成进行研究; 管虹翔为提升QFD对问题表述的准确度,并与 TRIZ 结合提出了基于相关QFD的技术评价、需求评价、质量屋群评价方法以及产品设计模型,提高了产品的开发速度;王浩伦针对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下的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指出了在QFD和TRIZ基础上的产品创新流程……

四、结语

QFD以质量屋为载体,明确用户的真正需求。但QFD只能发现问题,明确“做什么”,至于“怎么做”却没有答案。而TRIZ理论的核心恰恰是运用各种不同的工具、算法,去解决矛盾冲突。所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将更有助于产品创新。因此,QFD和TRIZ的集成已成为设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科学合理地综合运用该创新理论与方法提升创新能力,使企业取得市场主动权,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檀润华.创新设计-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穆建华.QFD和TRZI的集成及应用研究[D].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2006.

作者简介:樊佳爽(1989-9-),女,山西太原人,陕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工业设计研究。

胡志刚,(1977-),男,浙江缙云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人体工学与工业设计研究。

上一篇:浅谈现代农业企业市场调研 下一篇:从同课异构角度分析有效的高中英语读写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