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2-10-09 04:10:06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伴随我国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纵观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虽然在教学理念以及方式上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数学课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主要阐述国内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究相应应对策略,以期为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当前在国内都在倡导和实行新课程改革,而且初中数学教师也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教学理念用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且希望学生可以在数学课堂上以一种轻松的状态高效、深刻地学习数学。但是若对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进行深刻反思,并密切联系课改的精神和要求,则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当前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或者面临的问题较多,这些问题不仅仅是初中数学教师的实际教学造成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学生自身的一些特点造成的。学生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学上难以克服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教与学是一个互动模式,只有认清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水平。

1.1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部分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时很难找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自己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较弱,以至于不知道自己掌握了什么,如何根据教材中的叙述回答有关问题,不知道问题所在。同时,不会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学习比较被动,自主性、自觉性差。其次,学生对一些概念、定理的理解和认识比较薄弱,主动性探究意识差。例如在辨别轴对称和对称轴时,学生没有主动去探究这对概念,只是在老师的讲解下被动地接受。如此一来,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文字,而实际却存在很大问题,比如不能区分这对概念各自所描述的对象。此外,诸如学生采用题海战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非通过自主探究的途径来强化,以及当前一些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使用较少等也成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瓶颈。

1.2教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认识不足,未能真正地落实课改的要求和精神。这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而且传统,致使教师的数学教学方法陈旧而且单一,重教而轻学,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圆的时候,老师告诉学生"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而非带着学生一起探究这个结论。其次,新课程改革要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来进行对知识的学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却把握不好。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课堂表面活跃,但不能排除一些充当"南郭先生"的学生。而且怎样将情境、相关背景等进行详略得当地铺设、援引来辅助具体教学才算恰到好处等问题也让许多教师难以把握。此外,初中数学教师对教材的加工和处理尚存不足。新教材向教师提出了很多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吃透"教材,重新组合或设计好每节内容。这些教材内容安排上新意不断,教师只有在教材提供的这些空间中发挥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真正活用教材,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2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应对方法

2.1带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知识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动手探究学习知识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克服学生自身对于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此外,这样的方式还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详略点的认识和体会,并且深度理解这些探究所获得的知识。这也是教师认真、准确贯彻和落实新课改的要求的基本教学手段。这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具有更加科学、合理、实际的意义。在共同动手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制作三角形卡片,并通过裁剪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通过实物模型来深刻理解三视图等。

2.2教师要活用并且开发教材

如前所述,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材使用模式,使用教材并不是从头到尾,单纯地把教材对学生进行解。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应先对教材进行加工而不是拿来就直接用。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融入自己的数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设计出符合学生需要并且内容丰富的课来。这对老师的驾驭教材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而且对教师的备课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简言之,为了克服学生自身的一些关于初中数学学习的问题,并用课改的理念从事教学,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标准,充分并且合理地活用教材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需要对其进行创新性的开发利用。

2.3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与学是两个重要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的合作者,是一起探究知识的伙伴。这就要求教师要摒弃传统的老师地位,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与学生一起探究,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并与学生共同探讨,而非一味严肃地在讲台上给学生"讲"知识。这能加深师生情谊,使学生愿意与老师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总之,只有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地反思和思考,并及时发现自己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立即适时地做出调整,找到解决途径,才能让学生爱上学数学,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并且学生的学习过程轻松愉快,教师的教学工作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群英.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浅议[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9,(11).

[2]赵光千.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初中数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刘午健.在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的教学[J].中国校园文学:教育教学研究,2012.

[4]杨庆宇.中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工程检测技术课程创新教学方法研究 下一篇:利用身边资源进行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