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安排时间是高考作文的第一要诀

时间:2022-10-09 03:58:30

科学安排时间是高考作文的第一要诀

高考是一种竞争,作文是其核心阵地。从三十多年的高考作文分析可见:

一是高考作文对考生作文能力的考查是全面的。尽管从某一年或某几年的高考来看,高考作文对考生作文能力的考查是有所侧重,如连续几年考议论文,但从整体上看,记叙、议论、说明等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都是高考作文所要考查的。从作文的类型上看,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作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写作能力训练,不能因为某种文体考查得多或少而有所偏爱,更不能企图猜题、押题。

二是高考作文试题作文要求的束缚越来越小,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大。1978年、1979年的作文试题束缚力最大,考生几乎没有任何发挥的余地,几乎不能在作文中表达一点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1999年的作文试题束缚力就很小了,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考生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围绕中心做出大胆的想象,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可以不受文体(只有诗歌除外)的限制;而2000年之后则更淡化了审题,淡化了文体,连诗歌除外的限制也解除了,因而更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的潜能,张扬他们的个性,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就提醒我们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既要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化的写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又要尽量减少束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高考作文要掌握的东西很多,但高考作文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科学安排作文的时间。

可以说,凡事都应有时间意识和速度观念。两军对垒,兵贵神速,时间就是胜利;经商贸易,信息飞传,时间就是效益;医护急救,分秒必争,时间就是生命……而高考作文,急就成篇,时间就是成绩。近几年高考语文测试,坚持以准确、迅速地运用语文知识、技能,解决语言的理解与表达的有关问题为标准,检测考生的语文水平。一份语文试卷,卷面字数约在六千字左右,答题书写(含作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这就是说,考生在150分钟内完卷相当于要读懂千字文六七篇,还要写好作文,这确实是能力与速度的考试。根据多年高考的实际,留给学生写作的时间一般只有60分钟左右,可平时大多数同学一篇文章90分钟还写不完。平时与应试时间的反差是明显的。严竣的事实告诉我们,高考作文的时间短,每位考生一定要科学地安排有限的时间。

(一)全面考虑,正确分配

高考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这是常数;而考试内容所用的时间得靠考生自己支配,因此它又是变数。如何根据时间常数支配好所需的时间,这是科学安排时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总的说,应根据试题的难易,考生知识能力的实际水平,试题的分数以及各部分的题数,全面考虑,正确支配个体内容的考试时间。以这几年的高考作文为例,我认为安排60分钟左右的时间是比较科学的。总体安排好后,还应对写作的过程进行时间安排。写作过程一般分为三大阶段:准备阶段(包含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编拟写作提纲),动笔行文阶段和检查修改阶段。各阶段用多少时间为宜呢?这应由作文题数、难易程度和考生实际状况综合思考确定。如果写作时间总量是60分钟,一般说构思阶段应控制在10分钟内,行文阶段宜用40分钟,修改阶段宜保证10分钟。

(二)善于“聚焦”,明智决断

当阳光均匀地撒在纸面上时,若拿起一枚放大镜,调节一下距离和角度,我们就会在纸面上得到一个特别耀眼的亮点,这就是“焦点”。高考作文要科学分配时间,也应学会“聚焦”,运用“聚焦”。

如1983年高考作文题是看图作文,画面上是“某君挖井”。他东掘一个坑,西掏一个洞,虽然潺潺的水源在他脚下,却始终没有挖成一口井。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太多的开始和太多的放弃,却没有牢牢地把握一个开始,深深地挖掘下去。

不少考生,高考作文时也往往这样,见到作文题,脑子里出现了许多种构思,许多种设想,许多种开头和结尾,可是,每当他捕捉住一种构思、一种设想、一种开头和结尾,想着、想着,忽然觉得另外的一种构思、一种设想、一种开头和结尾也许更新颖、更别致。于是,重新开始,想到一半,又冒出一个灵感来,觉得照此写下去更好,于是再重新开始。在如此天马行空了一阵之后,忽觉时间所剩无几,而胸中虽有“竹笋”一丛,却无“成竹”一根,于是心慌意乱,仓促间,只好匆匆下笔。此时根本谈不上精心地全盘构思,细致地整体布局,只是信马由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简直是在拼命地“与时间赛跑”。

因此,即使你所选的是最佳的角度,最好的写法,此时也未必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更何况,在兜了一大圈之后,常常会回到最初的出发点上去,可悲的是急急忙忙挑花了眼,反而不如先前了。这是在浪费时间,高考作文哪容如此挥霍时间!

明智的考生,应该早点做出决断,择定一种构思、一种设想,或一个开头,一个结尾――可能未必尽善尽美,但自己却有感受,有材料、有办法,一句话,它是有把握写好的,是可行的。定下来后,就把大多数动笔前的时间“聚焦”在它的中央,以它为基础,或横向、或纵向加以思考,尽可能把它完善起来。这样,这条思路可能较平凡、较普遍,但由于时间充裕,考虑周全,仍可以写出一篇好文章。如2002年高考作文,外圈是“选择”,内圈是“心灵的”。选择是普遍存在并经常进行的,考生的作文进入话题的外圈并不难,各色各样的材料都可以写,但不是所有的选择都是属于“心灵”方面的。如果考生抓住“心灵”方面的选择,那就能进入话题的内圈,写出符合题意的好作文来。

总之,高考作文的时间贵于黄金,我们只有科学安排好时间,才能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地完成作文。

作者单位:福建安溪一中。

上一篇:爱心耐心和鼓励让他迷途知返 下一篇:小明为什么会得“O”形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