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院校开展青年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分析

时间:2022-10-09 02:29:33

在高等院校开展青年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分析

摘 要:本文通过讨论在高等院校开展青年教师培训的重要性,提出了主要做好课程内容的培训、课件制作的培训、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等内容,通过校内校外多种形式的培训,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青年教师 培训

一、在高等院校开展对青年教师培训的重要性

青年教师教学任务重,而能够上好每一堂课,是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青年教师往往从校门到校门,缺乏讲课实践,所以必须搞好青年教师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讲课技巧。

1.从外界环境来看,现代社会信息量极大,这固然为教师提供了很多资源,但另一方面也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师说》中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在古代社会,知识的来源渠道比较匮乏,师者往往能做到闻道在先。但到了现代社会,可利用的资源极其丰富,网络上有大量的信息,知识的可获得性半径大大扩展,学生未必把课堂作为其知识来源的重要途经。而且教师拥有的资源、看到的案例,学生也能同时得到,教师很难再具有闻道在先的优势。所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如何把这些资源合理的设计到课堂当中,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

2.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的知识面大大扩展,学生对课堂的要求很多,而且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一旦课程设计的不够合理,教师讲课过程中出现死板硬套,读书,或者案例不新颖,讲课不深刻的情况,学生就会出现逃课或“身在曹营心在汉”等现象。因此这便要求搞好教师培训,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保证高水平的上好每一节课,对得起学生的期望。

3.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多数教师是从“学生”角色立即转化为“教师”角色,从校门到校门,这固然能更亲近的跟学生沟通,但在教学技术和手法上的运用上可能会有所欠缺。教师本人学的好,不代表能够讲得好,自己学好,跟讲好并不是一回事。往往下了很大功夫,学生的反映并不如人意。俗话说“茶壶里的饺子,有馅倒不出”,就是这个意思。讲课是有许多方法的,如启发式教学、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等等,前期应用起来很难做到得心应手,这些方法需要言传身教,在锻炼中成长。而且很多青年教师并非师范类毕业,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课程教育,那么这些教学方法欠缺的问题就会更突出。所以更应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补上这一课,从而提高高等院校教师队伍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二、培训内容的多样性

1.教学内容的培训。讲好一门课,需要有厚重的知识做基础,单靠自身的力量肯定需要漫长时间的积累,通过培训,可以快速获取经典案例,提高课堂有效性以及趣味性。很多教师也明白在上课过程中要创设情境,但情境并不是信手捏来的,一方面这个情境是学生能接受的,另一方面这个情境也要恰当好处的引出问题,说明问题。所以这需要教师大量的收集资料、数据、创设情境,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如果没有时间积累,很难在短时间内组织好恰当的情境设置。通过培训,恰恰可以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果。

2.教学技术手段的培训,尤其是ppt课件的制作。对于年轻教师,做出ppt课件不难,但做好ppt还真是有难度。如果说纪录片《穹顶之下》是一次生动的讲课的话,可以看到需要有多种教学技术手段的支撑,有视频、动画、音乐、链接、图片,影视的剪接,视频的制作等等。课件制作得很漂亮的话,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清楚的表达观点,让学生更容易明白,课堂效果更佳,达到有效教学目的。因此对于ppt课件的制作有一定的要求,每张图片都要和上课主题紧密相关,用图片来吸引学生,又不能喧宾夺主。视频要能说明问题,又不能时间过长。这要求教师要把功夫用在平时,注意积累素材,留心学习,虚心请教。既要发挥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易于接受;信息量大、教学效率提高等优点,又要特别注意避免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如ppt变成教材或讲义的复印件;动画或视频文件过多,分散注意力 ;教师变成播音员或解说员等。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通过培训,也是一场人生观教育。教师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责任意识,不能抱有“讲完课就没事了,讲好讲不好都没关系”这样的消极思想。通过一些培训,大师对学术精益求精,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同时又能对学生又有一颗慈爱之心,仁爱之心,对学生宽容,能跟学生交朋友,想学生所想,所有这些对青年教师会有启发,也会让青年教师认识到自己工作的神圣性,有更好的职业认同。现代社会普遍都有功利之心,普遍都有浮躁之气,学生也不免受到影响,凡事都考虑“我学了这个有什么用”。其实知识博大精深,奥妙就在于学会了、学精了,学什么都是有用的,就怕学不好、学不精。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讲授课程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在传授世界观、人生观。如果教师能认认真真讲课,对待课程认真劲也会感染学生,教导学生认真对待课程,将来认真对待工作,认真对待人生。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1.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的观摩课,通过观摩课,快速提高学习讲课水平。同时搞好课程团队建设,集体备课,分享每位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实现“传帮带”。另外适当运用一些评比,如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等,通过比赛的外在压力,敦促青年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利用好校外的资源,尽可能多参加一些网络培训,暑期培训等。比如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高校教师培训机构----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提供的培训课程,有网络培训、在线培训、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势,收录了多个专业的多门课程,有多位名师直接传授讲课经验,提示课堂讲课方法技巧。接受培训的教师一定会受益匪浅,尤其在某些高校的个别课程只有一两个老师在讲,本校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开展这种形式的培训尤为重要。

通过开展校内校外的多种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讲课技巧,提高教学水平,帮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教师角色,搞好教学工作。

四、参考文献

[1] 蔡环宇 饶华. 高校教师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教文汇,2012年第7期:5-6

[2] 吕春燕. 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培训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65期:59-61

[3] 张荔. 高校教师培训探析[J]. 价值工程,2010年第19期:183

[4] 董晓巍 王红丽. 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培训的思考 [J]. 沈阳干部学刊,2008年第2期:53-55

上一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大学生友谊关系网络探讨 下一篇:传统高校图书馆办公室工作规模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