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温病条辨》辛凉三方之精义

时间:2022-10-09 01:44:51

叶天士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病条辨》:“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温热之邪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先病始于太阴肺经,故治肺乃为首。肺主皮毛司呼吸,为气之主。其病则为卫分表证,或为肺经本脏病。临床上的表现,往往有以卫分表证为主,或以肺气不宣为主,或以肺热津伤为主等不同类型。温病初起,邪犯肺卫,肺是初起阶段的病变重心,这时温热之邪最易逆传心包,根据这一特点,吴鞠通确立病位在上焦心肺当用轻清之品,以宣肺达邪,透热外出的治疗措施,并将其概括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据此他在《温病条辨》上焦篇中以辛凉平剂银翘散,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重剂白虎汤,3方治之。他破旧俗,立新说,对温病学的认识和推动温病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温病条辨》是中医学论治外感温热病的经典著作,现就书中辛凉平,轻,重三剂的运用浅谈心得,望同道指证。

辛凉平剂银翘散

《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条:“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但恶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吴鞠通创制银翘散的理论依据有3点,一是遵叶天士之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吴鞠通遵叶天士治表的学术思想,治温邪在表之时用辛凉轻清之剂,轻以去实。故吴鞠通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叶天士云:“在卫汗之可也”。故吴氏在清热解毒之中又取用轻清之品以清宣肺卫之邪。二是遵《内经》之训,《素问・至真要大论篇》:“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凉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吴鞠通遵经制方用辛凉之法,但他进行了改动,因甘寒,咸寒均可养阴生津清热,咸寒走下,不利清上焦之风热,故采用甘寒来治上焦之风热。三是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用东垣清心凉膈散之辛凉苦甘,病初起,则去清里之黄芩加银花之辛凉;荆芥穗芳香,散热解毒;牛蒡子辛平润肺,清热散洁,除风利咽,诸药皆入手太阴肺经,相伍则清肃上焦,不犯中,下,诚有“轻可去实”之能,妙合于叶天士“在表初用辛凉轻剂”之旨。

上一篇:闪罐及走罐法配合针刺疗法治疗失治性面瘫 下一篇:知柏地黄汤治疗血精症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