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定金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体会

时间:2022-10-09 01:11:12

自拟定金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体会

[摘要]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临床采用中西医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均不太理想。笔者自拟定金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较好。

[关键词] 定金汤;慢性支气管炎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a)-087-01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尤其是在我国西北地区多见。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定金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门诊。治疗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18~62岁,平均40岁。对照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36~64岁,平均50岁。

1.2 诊断标准

病例选择均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咳嗽的标准。如下: ① 咳嗽有声,或伴咽痒咳痰。② 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③ 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④ 急性期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⑤ 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音。⑥ 肺部 X 线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口服增效气管炎片(陕西宝鸡秦岭国药厂生产),4片/d,3次/d。

1.3.2 治疗组口服自拟定金汤,其组成:麻黄10 g、杏仁10 g、地龙15 g、半夏15 g、苏子15 g、白果9 g、五味子10 g、鱼腥草20 g、茯苓9 g。1剂/d,水煎,分两次服用。

本方不论寒热虚实均可应用,但临诊时需灵活化裁。如咳重者加前胡;偏热者加黄芩、川贝;咽痒易咳者加射干、蝉蜕;咳痰难出者加海浮石;脾虚湿胜者加薏苡仁、苍术;纳差者加焦三仙;偏寒者加干姜、细辛;下元虚者加山萸肉、胡桃肉。

以上两组均以12 d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咳嗽疗效评定标准[1]。①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内伤咳嗽在两周以上未发作。②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③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

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3 治疗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28例,占87.50%;好转2例,占6.25%;未愈2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8例,占30.76%;好转11例,占42.30%;未愈7例,占26.92%;总有效率73.06%。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 典型病例

某患者,男,47岁,工人。患慢性支气管炎20余年。常因外感或遇寒冷诱发,冬季尤甚,不能正常工作。来诊时咳嗽、咳痰清稀、气短、心悸胸闷、气喘,几年前发病时服氨茶碱片或舒喘灵能暂时缓解,近年来服上药无效。诊见面色白、口唇发绀、舌质淡略紫、舌苔白滑、脉沉弱;X线片示慢支并肺气肿。双肺可闻及干性音。脉症合参辨证为肺络寒侵,清肃失司。用定金汤加细辛、干姜,服5剂后咳嗽、气喘、胸闷、心悸、气短等诸症缓解,口唇发绀消失;继用上方加减共15剂,诸症基本消失,自行停药,上班工作。

4 体会

慢性支气管炎是内科常见病,是由感染、非感染因素引起的[2]。慢性支气管炎其发病原因与反复感染和某些理化因素如寒冷、烟雾、灰尘长期刺激,以及某些刺激性气体、免疫球蛋白的缺乏有关,造成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3]。清沈金鏊《尊生书》中说“咳之为病,有新久虚实之殊。”故从其病程及临床表现看,慢性支气管炎多为久咳之虚证。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定金汤汲取了中医精化之临床经验方,方中麻黄、杏仁相配使得肺气一宣一降,一上一下,相得益彰,气机疏畅;苏子、半夏降气,祛痰止咳;白果、五味子配伍既能敛肺气、止咳嗽,而且还能补肾纳气,治肺肾两虚之咳喘;白果配麻黄,二者一散一敛,开肺散邪而不致耗伤肺气,敛肺止咳喘而无留邪之弊;鱼腥草配地龙以助地龙清热息风、止咳喘之力;茯苓则利水渗湿、健脾,从而达到祛痰湿而利气机调畅的效果。全方以肺、脾、肾三脏而立,故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较好。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

[2]崔倩.益气养阴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4):91-92.

[3]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09-711.

(收稿日期:2007-07-01)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探讨 下一篇:养血清肝培脾安神法治疗产后郁病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