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下一个信托地雷

时间:2022-10-08 11:32:13

谁是下一个信托地雷

由周吉高等人撰写的一份信托业研究指出,房地产信托业存在以下乱象:

乱象一 法律关系混乱,导致信托公司是否享有

抵押权存在巨大争议

乱象二 信托公司利用受托人地位谋取不当利益

乱象三 信托公司可能将部分信托财产

(信托收益)占为己有

乱象四 为了办理抵押登记及强制执行公证,

虚构信托贷款合同关系

乱象五 通过《信托贷款合同》掩盖计取罚息、

复利、违约金4000余万元之非法目的

乱象六 信息披露制度形同虚设

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哪里有?信托这里就有。

近几年信托业的雄起,堪称理财圈的一大“怪事”:明明是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但投资人却可以享受低风险,这在理论上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但当下确实存在,并且十分火爆。

包裹在信托中的种种风险和问题,虽然目前还不构成“毒丸”,但却可能随时爆发。

房地产信托:

拍卖抵押品要多久?

信托产品的表述往往比较专业,不少投资人并没有搞清楚信托的风险在哪里,下面我们以房地产信托发生的事故为例来解释。

2009年开始,房地产信托着实红火了一阵子,这些两年前疯狂生长的信托产品,直到今天风险才初露端倪。

“中信-舒斯贝尔特定资产收益权投资集合信托计划”是中信信托在2010年发行的房地产信托,预期收益率9%~13%,发行规模7.1亿元,期限2.5年,在2013年年初到期。但能否全额兑付,还要取决于它的拍卖结果。之所以要拍卖,是由于宏观调控以及管理不善,舒斯贝尔这一项目销售并不成功,没有钱还,就只能拍卖了。

这是一款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信托,在2010年,融资方资金紧张时,通过抵押融资方的土地使用权融资,以便完成旗下两处海景楼盘的建造。当销售状况不佳时,融资的房地产开发商无法完成对投资者的兑付,只好选择拍卖抵押物。

房地产信托最红火的时候,也是房地产企业最缺钱的时候,房企的融资成本在20%左右。而在兑付期集中到来之时,房地产市场并没有明显起色。

2012年下半年,信托公司与房地产企业对簿公堂、提前清算的案例,比比皆是。

恼人的还有在兑付之前,项目方的管理报告中总是“捷报频传”,稍有问题,管理报告就开始中断。投资者在这边一头雾水,不知道项目进展得如何了,然后可能就突然来一个“项目方资金出现问题”,可能需要走其他的程序来兑付投资者的本金收益。随后就开始进入冗长的司法程序介入,房企项目方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走这一步的。

更令投资者担心的是信托公司和项目方为了避免走上这最后一步,欲盖弥彰,降价促销、以新换旧等,最后“兜不住”的时候才想办法解决问题。

信托公司在其中也是“有苦难言”,他们肯定希望找到好项目——风险低收益高的产品,但是他们同样有发产品的压力。

当每家信托公司的若干业务部一起都在市场上各处寻找产品时,一家融资企业可能遭遇很多信托公司的人同时来约谈,“争抢项目”也不足为奇。这时候房地产商和信托公司之间已经不再是谈判,而是选择能给自己最优惠条件的信托公司。

达成合作之后,资金给了房地产商,信托公司很难保证随时对项目进行监管。毕竟一家大型信托公司也只有上千人,去掉五六百人的销售队伍、二三百人的后台管理(行政、财务、法务等),很难有人手对每个项目随时盘查。

资金池信托:

你接了哪一棒?

信托融资方拿到钱之后,一般会投资到自己所承诺的项目中去,但是市场上也会有融资方拿到钱后,没有按照承诺投资,违规操作挪作他用,只要最后能兑付本金利息便可。

市场上流行的还有“资金池”类信托产品——资金投资到多个项目中,期限上也各种错配。投资者没办法查明自己购买产品的管理情况,只知道时间期限和收益率。这样的交易结构最早见于银行理财产品,目前很多信托产品也在采用。

2012年10月,“资金池”类业务被监管机构窗口指导后,新的资金池信托产品发行受到限制,但是没有叫停。

信托公司也不会停止此类产品的发售,因为“资金池”类信托对信托公司来说实在好处多多。信托机构的默认规则是:“资质差、有兑付风险的产品放进资金池。”当一款资金池信托出现问题时,信托公司可以发行另外一款产品融资进行补救。

可是,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遇到无人接棒,或者遭遇大规模赎回时该怎么办?

TIPS

购买信托注意要点

细看信托合同。

信托合同经过了信托公司的各种包装后,你想在信托合同中挖掘出有问题的信息几乎不太可能。但是你仍然可以通过信托合同来初步判断产品靠不靠谱。在合同中,产品质押率、融资方背景和项目的资产负债表是你一定要看的地方。你要选择融资方旗下产业多,可以保证有还款来源的;选择项目资产负债率低的产品,此外还要注意资产中是现金还是固定资产等,他们的变现能力如何。最后还要在信托产品说明书中,查看抵押物的具体情况,如果是固定资产,查看抵押地块的标号,对比周围地块的容积率和价格,了解地块周围的配套情况。

不要绝对相信信托经理。

买基金要看基金经理,但是信托经理的工作和基金经理的工作内容大不同,信托经理的工作是寻找项目,确定项目方资质,设计信托合同,包装项目,最后交给公司打包出售,随后要持续跟踪项目的资金流向、进展情况等。在这一过程中,信托经理更像一个全程的产品选择和设计人员,在信托经理的绩效考评上,并没有过于严苛的条款要求信托经理为信托产品的兑付承担责任。而在项目选择上,信托经理只有初期筛选和提交资料的权限,产品做与不做,还要信托公司的管理层决定。

2012十大信托风险事件

事件一 吉林信托骗贷案

事件二 中诚30亿矿产信托危局

事件三 中信信托三峡全通项目面临兑付危机

事件四 地产信托抵押资产首现拍卖

事件五 华鑫信托应付利息违约

事件六 三无企业获国投信托2亿贷款

事件七 中融信托深陷鄂尔多斯地产泡沫

事件八 中信信托矿产类PE产品53%年收益或画饼充饥

事件九 四川信托项目被第三方私拆销售

事件十 山东信托信证合作集资疑云

(据新浪网整理)

上一篇:“零存货”模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及完善 下一篇:中日农产品流通领域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