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砺见功底 激励出智慧

时间:2022-10-08 09:57:50

磨砺见功底 激励出智慧

摘要:在区初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技能比赛中,发现了参赛教师存在的学科知识、实验技能、板书写画、课堂调控、教学语言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从教学反思的角度客观描述了参赛教师的感想和体会;并提出了中肯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基本功技能;比赛;问题;剖析;反思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1-005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1.023

为促进初三化学教学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和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苏州市高新区教研室于2012年3月至5月举办了初中化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比赛分两轮进行:第一轮比赛全区35周岁及以下20名青年化学教师全员参加,比赛项目包括理论笔试和实验技能及粉笔字比赛,选出10名教师参加第二轮比赛;第二轮比赛项目包括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模拟课堂教学(含板书设计)和即兴演讲。笔者就这两轮比赛中发现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问题剖析

1.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滞后

理论笔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其中教育理论占40分;化学学科知识占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具体内容包括化学教育教学理论、教育部颁布的《义务制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化学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化学题解及分析(初中内容为主)等,其成绩数据统计分析如下:

从考试成绩和试题内容来看:有关中考层面的得分率超过0.8以上,可见这类知识对于青年教师的印象和影响是深刻和持久的。但教育理论试题的得分率不足0.5,对于《义务制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完成8个基础的学生实验”,一位老师只能答出2项。化学专业知识均分尽管不低,但考核高中内容相关的试题错误率却较高,有两道题目错误率甚至高达90%以上。从理论笔试的考查可见,我区大多数参赛初中化学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片面性,亟待更新教育理念和加强学科素养的提升。

这是由于某些参赛教师一毕业就执教初中化学,几年来他们的教育教学知识面涉猎窄、盯紧学习困难生的任务重,无暇拓宽知识面;另外他们中的一些人缺乏加强业务学习、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理念,导致其专业知识中心和重点只能与所教年级“相提并论”。同时,由于某些“事业有成”的年轻教师自恃生源学力较强,学校中考成绩优越,反而沾沾自喜,自以为是。从我区东西部地区的差异也能看出,由于区域或学校的差异、学生群体的差异等形成了教师专业知识、教学理念以及自身业务素养的差异。

2.实验技能的缺失

此次实验技能比赛的题目是2011年苏州中考实验考查操作题“粗盐的提纯”,除了刚被招考录用的两个新教师外,其他参赛的教师理应一招一式有条不紊,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漏洞”与“缺陷”此起彼伏,具体表现如下:

(1)在固体的称量操作中:

①天平未调零就称量、调零前竟不知要拿开橡皮圈;

②移动游码不用镊子用手移;

③称量完毕镊子未放回砝码盒,游码未归零;

④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的数据记录为1.88g;

⑤称量结束前,没垫放好天平托盘底座的衬圈。

(2)在液体的取用时,未根据粗盐的质量估算水的量,直接加了半烧杯水,导致实验失败。

(3)搅拌时,玻璃棒碰击烧杯内壁的声音太响。

(4)在过滤操作中:

①不会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内壁;

②漏斗下端管口尖嘴未贴紧烧杯壁,导致液滴滴溅;

③玻璃棒下端整体顺靠三层滤纸引流;

④未对烧杯、玻璃棒洗涤。

(5)在蒸发操作中:

①蒸发皿与酒精灯上下相对位置安放过高或过低;

②未掌握好撤火时机,导致固体飞溅。

(6)实验结束前,没整理好仪器和试剂瓶,没擦净桌面。

(7)在精盐的称量及品质、产率问题上:

①析出物中含水太多,收率偏高;

②因用水较多,未完成蒸发结晶,没有析出晶体;

③在有限的时间内,有的只蒸发到溶液的1/5,仅析出少量晶体。

这次比赛反映出平时的实验教学中“纸上谈兵”的情况不在少数,教师的实验技能亟待加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这些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是依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形成的,因此教师规范、熟练的操作示范,严谨细致的科学探究精神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增进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至关重要。

3.板书功能的弱化

对于化学教学的板书要求而言,除了要注意粉笔字字体、大小和布局问题外,还要注意化学符号的规范化和板书内容的科学性问题。

这次的基本功比赛对板书的考查分两项:一是在第一轮粉笔字比赛中给出板书内容如化学用语、几点文字表述和实验装置图等。在这轮比赛中大部分教师书写比较规范,字体大小、布局较为合理,但在画实验装置图时出现了试管口朝向和倾斜程度、各仪器的比例协调性以及酒精灯中酒精容量等随意性和违背实际情形的差错。

另一项是在二轮比赛中模拟课堂教学环节展示的板书设计比赛,更能显示教师板书设计及粉笔字书写的基本功。实际比赛中大部分教师忽视了板书设计,或字迹潦草稚嫩、或笔触清淡;板书内容无条理、无层次,有的干脆没有板书,很少看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板书设计,大多是照本宣科,缺乏创意。

在现代多媒体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板书功能有弱化倾向。板书作为师生间交流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手段,在体现教师逻辑思维、反馈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板书设计,可称得上课堂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能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启发。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板书,力争从板书内容、布白上下功夫,力求内容精炼、字迹工整,布局新颖、有创意。

4.把握教材能力的欠缺

上一篇:立足原理 比较异同 突破迁移 下一篇:基于“关键教学事件”的课堂教学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