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职院校经济活动风险控制

时间:2022-10-08 09:40:22

浅议高职院校经济活动风险控制

摘 要:预算编审环节风险控制是提升高职院校预算编制水平,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的重要措施。目前高职院校预算编制存在粗放、程序简单、预算约束弱化、编制内容不完整、缺乏绩效评价等问题。为此,高职院校应疏理及明确预算编审环节业务流程,分析确定预算编审环节风险点,提出预算编审环节风险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预算编审;风险控制;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30-0120-02

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于2014年1月1日开始实行。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两者进一步规范了高职院校的财政预算制度。预算管理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对高职院校的资源分配和长远发展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因此,高职院校作为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内的基层预算单位需要转变观念,对学校预算编审环节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法的要求,减少风险,使预算执行、预算控制、预算评价更加科学。

1 高职院校预算编审环节主要问题表现

1.1 预算编审粗线条

预算编审没细化到二级单位,与具体工作资金需求脱节;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资金来源没有保障;没有考虑资金使用全过程管理,不能从总体上把握资金使用情况。如:高职院校管理层在对各部门所制定的经费支出预算进行审批的过程中缺乏全局的观念,没有综合考虑所有收入的具体情况和支出项目的轻重之分,凡是下属部门上报的预算只要能执行的,都纳入预算并拨付经费,给财务部门预算编制造成了困难。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分不清项目主次,造成预算经费浪费在许多并不重要的环节上。

1.2 预算编审过程无秩序

没有设置相应归口部门进行业务预算的审核或预算编制全过程。高职院校管理层对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预算编制就是财务部门的工作,预算编制过程缺乏其他部门的参与,决策层面只对财务部门提交的具体预算编制结果进行审定。预算中应由归口部门汇总编报职责没有落实。

1.3 预算约束严重弱化[1]

预算的刚性不强,追加预算随时反复,不利加强预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没有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

1.4 收支内容编制不完整

预算编制没有将多来源的资金全部纳入,无法达到原定预算计划,影响相应支出预算计划的完成。如:收入来源只计部门预算经费拨款(补助)收入和非税收入,未计入其他收入、经营收入、专项收入,而相应支出全部列支,造成收入核算不客观,收入支出不匹配。

1.5 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不到位

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立预算执行协调、实时跟踪、绩效分析与评价制度,或者虽有制度但不完善或执行不到位,只在年度预决算编制阶段对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性的粗略或定性分析,评价结果不够具体和真实准确,不能客观全面反映预算绩效。

2 高职院校预算编审环节风险控制对策

内部控制的起源通常与独立经济师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当初作为一种审计方法的内部控制源于“内部牵制”。[2]一般来讲,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的组成及建立的基本流程如下:

第一步,梳理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

第二步,明确经济活动的业务环节;

第三步,分析经济活动的风险;

第四步,确定经济活动的风险点;

第五步,选择经济活动风险应对策略。

据此,高职院校应“建立严格的预算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与监督”,[3]做好预算编审环节业务流程、风险点及应对措施的设计。

2.1 疏理及明确高职院校预算编审环节业务流程

节点1.预算管理岗。财务部门根据主管财政机关和上级部门预算要求,部署全校各个业务部门的预算编报工作。

节点2.归口部门。业务部门预算涉及归口管理的,由相应归口部门统一组织预算编制或预算审核工作。

节点3.业务部门。各业务部门按照预算编报要求,根据下一年度的实际情况,提出预算建议数,并提交申报基础数据材料,报送财务部门,其中需要归口部门统一管理的上报归口部门。

节点4.归口部门。归口部门对业务部门上报的预算建议数进行审核和汇总后报财务部门。

节点5.预算管理岗。财务部门对各业务部门和归口部门提交的预算建议数及申报材料进行预审,汇总形成预算学校预算建议草案。

节点6.财务负责人。主持预算管理日常工作,审核年度预算草案,提出预算调整方案和具体预算执行申请方案;对预算单位预算建议数进行审核,确保无误后上报学校领导审议。

节点7.学校领导。学校领导以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方式审定财务部门预算建议数。

节点8.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提交的预算建议数,依据财政和上级主管部门资金安排,及时下达高职院校预算控制数。

2.2 分析及确定高职院校预算编审环节风险点

高职院校预算编制主要风险点有:

①预算编制是否依据以前年度学校收支的实际情况,真实反映学校本年度全部业务收支计划;

②是否存在学校为了足额甚至超额获取财政资金而虚增预算;

③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重大项目,例如基本建设和校园信息化项目,是否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进行专业性事前立项评审。

2.3 高职院校预算编审环节风险应对策略

2.3.1 明确总体要求

①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各内设部门根据学校的年度总体工作布置制定部门工作计划。

②明确预算编审主体。主体为归口统筹部门、财务部门、学校预算决策机构。

上一篇:历史复习课“质疑、深化”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应... 下一篇:加强外破管理,确保高压线路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