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探析

时间:2022-10-08 09:32:09

对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探析

摘要:采油工程是整个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水驱开发、油田的经济开采以及三次采油三个角度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该五个方面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一定的展望与思考,以期为提高采油的效率、增加油田的经济效益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采油工程 技术发展 发展方向

一、水驱开发

1.水驱开发进行采油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限流法完井技术与新的采油环境不相适应作为针对表内和表外薄差储层而开发的一种高效的完井技术,限流法完井技术一直得到广泛的采用。但是,随着储油层的岩体性质发生变化,薄油层的数量增加多以及油田隔层变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限流法完井技术不再适应这种新的采油环境。

1.2 测调工艺测试水平较低

当前采用得较多的测调工艺测试方法主要包括直读式测调联动工艺以及存储式自动调节工艺两中方法。这两中测调工艺的采用使得大大的提高了单井的测试效率,使得测试时间缩短到了1.5d,对于注水井测调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这两种测调测试工艺在测试过程中都需要进行人工的干预,只能够逐层进行测试,这极容易受到层间矛盾的影响。同时,这两种测试工艺由于受到测试工艺的限制,还存在着工作极限,导致有时不能够达到测调的目的。

1.3 低效的无效注水使得采油工艺挖潜与控水的难度加大

这种问题在厚油层的开采过程中表现得尤为严重,无效的注水循环使得剩余油大量的集中于整个油层的顶部,而且还存在着低效循环的现象,导致采油工艺的挖潜和控水的难度加大。当前的采油工艺措施的缺陷主要是有效期过短、采油成本较高。同时,作为挖潜厚油层的一种高效手段,深度调剖技术存在着各种缺陷,诸如调剖剂的成本过高、成胶速度过快、封堵半径过小以及形成的胶体的稳定性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等。这些缺陷都极大的限制了深度调剖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2.采用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

2.1 开发新的厚油层采油技术

首先,通过开发高效的低成本深度调剖剂,将成胶时间控制在30d以内,而且将成本控制在80/m3以下。其次,对开采环节进行细分,将相关的单项采油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积极挖掘油水井分层注采配合使用的技术。这样,不但可以直接从水井中获得精确的单层压力值和流量值,同时还可以从油井中获取各层产液、含水量、流量和压力等技术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研究,得到井的整体数据,这对于水驱开发的效果及油藏的分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实现对油水井快速、动态的调整。

2.2薄差储层细分挖潜技术

表层内部薄差油层与表层外部储层之中所包含的小层数多、油层厚度较小、隔层较薄而且呈纵向零散分布的特点。

基于上述原因,为了能有效的提高小油层的出液比例,应该针对新井广泛采用细分控制压裂的采油技术,在对采油地质环境进行精细研究之后,通过对地质和采油工艺进行适当的控制,能极大的提高小油层的压开率和单井的产液能力。对于老井而言,主要应开展对限流法压裂采油方式的二次改造,对相关工艺与技术进行攻关,对限流压裂井的压开、动用测绘高难度进行细致的分析,之后形成一套重复限流细分控制压裂的工艺的标准和规范,提高出液效率。

二、三次采油

1.三次采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油品聚合物的驱替对象已开始向二、三类油层的开发转向。同时,平面与纵向上的非均质性表现得更加严重,油的物理性质变差,油层的厚度变薄,导致油层的配注量差异出现明显变化,有的油井甚至出现了对3种分子量需要同时注入的需求,这极大的提高了分层分质注聚工艺的技术水平与指标。

1.2采用强碱三元复合驱采的方式使得油井结垢明显,这样使得机采井的检泵周期远远短于水驱和聚驱的采油方式,部分生产井的检泵周期不到50d。这大大降低了其工作效率,极大的增加了采油成本。

2.三次采油工程的技术发展方向

2.1 采用分层注入工艺技术

在三次采油工程中,采用分层注入的技术和方式能有效的缓解聚驱二、三类油层的层间矛盾。该技术正逐步向纵向及平面分质注入的方向发展。尤其是随着聚合物驱单管多层分质分压注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推广,三元复合驱分层注入以及聚合物三元复合驱平面分质注入技术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在聚驱与三元驱分注技术在采油井中的应用范围的不断增加,电动测调工艺技术也开始着手研究及应用,这对于有效的提高聚驱和三元驱注技术在油井中的调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三、油田的经济开采

1.油田的经济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于油田而言,其开发居于其自身的特点,诸如田产量的递减速度相对较快,单井的产油能力较低,且采用的措施达到的效果不够明显,对单井进行压裂改造之后小层的压开率依然较低。

1.2对于油田的没有探明的动用储量而言,主要表现出特低渗透难采的特征,而且采用注水措施时依然难以建立起有效的驱动体系,难以有效的动用储油层,经济开发方式难以实现。

1.3低渗透油田表现出储层物性能较差、油层过薄等特点,对于水平油井而言,一般只需要经过压裂投产之后才能进行工业生产。

2.油田的经济开采的技术发展方向

2.1新型压裂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在油田的经济开采过程中,针对储油层的地质特点,可以采用对垂直缝薄层进行细分的控制压裂技术,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储油层的动用效率以及单井的小层压开率。同时,可以基于储层微观伤害的机理之上,开发并研究出无伤害或者低伤害的压裂技术。再者,对油井的压裂液和储层间的岩体、人工裂缝以及砂体的分布、导流能力和地层的渗透率等进行分析,人为的提高人工裂缝的效率。

2.2 开发与水平井相配套的工艺和技术

对于油田的经济开采,应该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开发契合实际的压裂技术。例如可以开发并形成与水平井相配套的扶杨油层分段压裂技术,使得在低效区、底水油藏以及复杂断块等油层的探索中形成一种新的水平井整体压裂模式。同时,还应该对水平井完井、堵水和控水以及分段注水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使得其与水平井形成配套,实现油田的规模化开采。

四、结语

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要对油藏进行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对分层注采、防砂以及堵水等工艺进行细分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的采油模式,这将是将来油田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任闽燕,等.胜利油田采油工程技术新进展[J].石油钻采工艺,2009,31(z1).

[2] 刘 合.大庆油田采油工程面临的难题和技术发展方向[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9,28(5).

上一篇:过氧化氢生产工艺的几点技改经验 下一篇:水性聚氨酯涂料合成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