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那些事儿

时间:2022-10-08 08:29:10

看病那些事儿

父亲患有眼疾到县医院检查,主治大夫是二十年前在我们乡卫生院工作的孟叔叔。故人重逢,分外高兴。孟叔叔握着父亲的手,问长问短。

从我记事起,孟叔叔就在乡卫生院工作。那时我体质羸弱,经常长火疖子,父亲就带我去找孟叔叔。孟叔叔是个和蔼可亲的人,但在我眼里,他比童话故事里的巫婆还可怕。火疖子需要动手术,不等孟叔叔手中的手术刀挨近我的身体,我就发出杀猪宰羊般的叫声,又哭又骂。孟叔叔调侃道:“这姑娘泼辣,将来长大了肯定不简单!”

我与孟叔叔有解不开的缘分。小孩子的身体发病是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有时是早晨,卫生院还没开门;有时是中午,大夫午休的时间;有时是晚上,甚至深更半夜,我突发感冒发烧,父亲带着我,敲开孟叔叔的家门……

孟叔叔不但是医生,还是护士,除了接待门诊的病人,还要经常出诊。家里有老人或婴儿来不了医院的,孟叔叔就上门看病、打针输液。

我读初中的时候,身体渐渐变得结实起来。孟叔叔和爱人因工作调动离开乡卫生院,又来了一位赵叔叔。赵叔叔没什么架子,每次见他,办公桌上总摊开一本医学类的书籍。我在外地读大学的时候,有年春天,脖子上患毛囊炎,吃了很多药都不管事,严重影响我的生活和学习。我写信告诉家里,父亲找到赵叔叔,按赵叔叔开的药方买了药,邮寄给我,我吃了几付就痊愈了。

赵叔叔开的处方,药都不贵,也就三到五元。有人说他开的药太便宜,治不了病;也有人看了很多大医院,花了很多钱都看不好的病,到赵叔叔这儿几块钱就祛根了。开药和薪金是挂钩的,赵叔叔不会不知道,开贵一些的药,他拿的奖金就多。可赵叔叔说,来看病的都是农民,不容易,哪能昧着良心赚乡亲们的钱。

母亲不识字,到乡卫生院看病时,取了药,通常会折回门诊,问大夫每一种药的吃法。有的大夫不耐烦:“你这人,包装上都写了,怎么还来问?”母亲尴尬地说:“对不起,我不认字。”而赵叔叔从来不厌烦,他每次都耐心地给母亲讲解一遍。次数多了,母亲问赵叔叔:“碰到我这样的病人,是不是太麻烦?”赵叔叔笑笑:“这有什么麻烦的,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来问我。”

参加工作后,身居大城市,我多么怀念家乡那些把病人当家人的医生啊!

上一篇:微笑与问候 下一篇:扯下标签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