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坏习惯会给疾病埋下祸根

时间:2022-10-08 08:24:00

有些病是小时候埋下的祸根,如个头矮、肠胃不好,适应能力差……当我们身上有类似“毛病”却怎么也找不到“病因”时,或许需要好好回忆一番了,因为这些问题多半与儿时养成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下面,让各领域专家为您解读,哪些祸害健康的小习惯,是小时候埋下的病根。

爱任性,血压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李建明教授):长大后的性格问题多半是家庭教育不当造成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会使其很难适应社会。建议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的任,让他多和同龄人在一起,帮助孩子慢慢学会妥协和谦让,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发现,遇挫和受压会促进体内应激激素皮质醇分泌,长此以往,会导致体重增加、血压升高。

老吃凉,消化差

(首都儿科研究所儿保科副主任医师李海鹰):孩子的胃肠道很娇弱,冷热适应能力差,过多进食冷饮或水果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时间久了容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建议家长少给孩子吃冷饮,即使是冰箱里的水果和酸奶,也要取出后放一个小时,等凉气散后再给孩子食用。

睡不够,个头矮

(武汉同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罗小平):睡眠是影响身高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幼儿时期,因为促进人体长高的生长激素会在入睡约两个小时后达到高峰,此时是长个的黄金时间。建议3~6岁儿童每天睡10~12小时。

吃饭快,代谢乱

(广西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力平):吃饭过快,会使大脑还来不及提醒胃肠接收食物,胃就一下子被塞满,不仅易导致肥胖,还会带来消化代谢功能紊乱等疾病。为此,吃饭时别催孩子,别让孩子比谁吃得快,要纠正他们吃饭不专心的行为。可以根据孩子的饭量规定一个较合适的用餐时间,帮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吃零食,慢性胃炎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陶琳):很多孩子爱吃零食,但零食热量较高,能够让孩子产生饱腹感,该吃饭的时候不想吃,饭后饿了又拿零食充饥。长此以往,三餐的生物钟被打乱,长大后的慢性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概率大大增加。孩子要吃零食最好选麦片、水果、酸奶等健康食品,吃零食最好固定在两餐之间,即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不要影响正常的三餐。

上一篇:饭桌上喋喋不休影响孩子食欲 下一篇:核电站供方资格评价管理策略研究